基于语料库的格助词「が」过剩使用的误用分析以中国高级日语学习者为对象关键词:语料库格助词が误用分析引言「が」是格助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用法最广泛的一个词。关于格助词「が」的研究已有很多,有单纯关于用法的研究(松下大三郎[[[]松下大三郎.『改撰標準日本文法』[M].纪元社,1928.]],1928;石舟[[[]石舟.浅析格助词「ヲ」[J].东北亚外语研究,1998(4):2-5.]],1997;徐曙[[[]徐曙.日语语法讲座与测试[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2010),也有通过对比其他助词与格助词「が」的用法、列举实例、总结归纳格助词「が」在用法上与其他助词的不同。此外,也有很多学者讨论了格助词「が」误用(张麟声[[[]張麟声.日本語教育のための誤用分析:中国語話者の母語干渉20例[M].スリーエーネットワーク,2001.]],2001;杉村泰[[[]杉村,泰,SUGIMURA,Yasushi.コーパスから見た中国人日本語学習者の格助詞に関する問題点について[J].言語文化研究叢書:language\s\scultureResearch,2010.]],2010;于康[[[]于康.日语偏误研究的课题与研究方法[A].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大学日语教育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2016)。关于误用的先行研究多以分析个别误用例研究格助词「が」与其他助词混用为主,或是以会话语---本文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料库为基础研究研究格助词「が」与其他助词混用等。然而,关于高级日语学习者[[[]张建华,朱晔.中高级日语学习者“テイル”习得的纵向研究——以学习者语料库的使用实态调查为中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35(4):71-74.]]格助词「が」误用方面的研究为数不多,基于书面语语料库研究格助词「が」过剩使用的少之又少。因此笔者尝试以书面语语料库为载体,结合对中国高级日语学习者格助词「が」过剩使用进行误用研究。1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1.1研究资料本研究所用数据于《日语学习者书面语语料库》(上海交通大学张建华)。该语料库是国内高校日语专业学生的作文语料库,收录了上海交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等5所高校319名学生的1826篇作文,涵盖了第3学期至第8学期不同学习阶段,字数共计为1127709字。本研究在该语料库中,抽取了第5学期至第7学期644篇作文,作为研究中国高级日语学习者格助词「が」过剩使用的研究资料。1.2研究方法所谓的误用分析,广义地说是一门分析学习外语的人在使用该外语时所犯错误原因的学问。张麟声(2001)[5]本研究以日本語記述文法研究会(2009)[[[]日本語記述文法研究会.現代日本語文法2[M].くろしお出版,2009.]]中格助词「が」的用法为基准,通过分析语料库中收集的语料,找出中国高级日语学习者格助词「が」过剩使用的原因,最后,针对所得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使学习者能够尽量规避这方面的错误。2调查结果与误用分析2.1调查结果通过考察《日语学习者书面语语料库》中第5-7学期的作文发现,有1505篇作文出现了「が」的误用,约占作文总数的82.4%。其中格助词「が」的误用有---本文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1143篇(其中出现「不应该使用而使用」的有903篇,约占格助词「が」误用的79%,「应该使用而未使用」的有542篇,约占格助词「が」误用的47.4%)。本研究着重调查研究格助词「が」过剩使用的原因。通过调查,因格助词「が」用法掌握不足导致的过剩使用占了多数,且均表现在“主体”这一用法上。具体为“心理活动的主体”“存在的主体”这两种频率最高,其次是“心理状态的主体”“能力的主体”这两种用法。2.2误用分析本研究以日本語記述文法研究会(2009)[10]中格助词「が」的用法为依据,结合书中其他相关知识对误用例进行原因分析。(1)“心里活动的主体”这一用法是“主体”用法中导致过剩使用频率较高的用法之一。这种类型错在把“表具体数量的名词”的「いくら」作为“心理活动的主体”。a...,a68オツベルと象いくら[が,,Js1_W1][ほしがる,ほしがったら,Js2_W2][,満足する,Ds7_W2]?この小説を読んで、...「ほしがる」的主体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