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木结构古建筑抗震性能研究综述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抗震性能研究综述干周璐前言我国是一个地震区广为分布的国家,20世纪以来几次大的地震灾害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损失。分析历次的破坏性地震,可以发现多层砖混房屋遭到破坏的程度普遍比较严重,而我国木结构古建筑都保存较好。木结构古建筑主要是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体系,该体系用木材作为主体建筑材料,以柱、梁为承重骨架,用其他材料作为围护物,并且根据不同地域、不同气候特征、不同的地质特点采取不同的木构架结构形式,从而形成了柔性的框架体系以抵抗地震造成的破坏。这种结构体系使得我国传统的木构架结构体系的建筑达到在经历一场场大的地震灾害后,主体结构仍保持原来的形态而没有遭到严重破坏的效果。1国内外研究现状中国建筑史中国文化的一个典型的组成部分,它一如整个中国文化一样,始终连续相继,完整和统一的发展[1]。对于近现代使用西方传来的自然科学研究者来说,往往因为缺乏对它的历史沉淀,文化传承过程的深入了解,加之语言文字等障碍,对于古建筑有关结构受力方面的科学研究一直以来较难展开,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是关于“建筑的”方面研究较丰富而关于结构方面研究较少[2]。随着近代社会发展陆续出现了一些对古建作法,结构受力的文章和著作发表出版,如1992年出版的《古代大木作静力初探》中,力学工作者王天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古代大木作结构的静力受力特征,其中逐一地计算了主要结构构件的受力情况。1993年,喻维国、王鲁明编著出版的《中国木构建筑营造技术》中,简略地介绍了古代木构建筑的做法。1997年出版的《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作者马炳坚),以明清古建筑为蓝本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古建木结构的作法及工艺要求。在此基础之上对于古建筑抗震能力的研究开始逐步深入,国内开始了大规模的对于中国古建筑机制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其抗震能力的研究。统计结果---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显示,古代木结构建筑虽然在中、低烈度的地震作用下具有易损坏性,但大多表现为屋面部件、山墙或维护墙的破坏,震害相对较轻,即使在9度以上的强震作用下,其主体结构能保持不倒毁[2],这一特点引起了广泛研究。国外建筑结构学术界也很重视对古建筑的研究和保护,许多西方学者很早就注意到中国古建筑宽大低矮的结构分层等措施具有抗震意图,日韩等国也拥有不少的中式木结构古建筑,而且日本作为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对于建筑结构抗震方法的研究历来重视。很多学者对古建木结构良好的抗震性能展开了研究和讨论。同时日本很重视对古建筑结构机理的研究,随着现在隔震、抗震、消震、控震理论的发展,建筑结构方向的学者开始从很多新的角度去理解中式木结机理。2研究方向2.1中国古建筑的材料及其结构研究梁思成先生在其《中国建筑史》中对中国木结构古建筑作了如下概括总结如下:(1)以木材为主材,构成构架,承担荷载;(2)构架多以“梁柱式”。在台基上筑础,定平之后,立四根柱,上施梁枋(前后横木为枋,左右为梁)构成一间,梁上叠梁,逐级升高构成举架,举架向上支撑横向桁(檩),桁上架椽,椽上钉木望板,再覆以瓦茸。在横梁和立柱层之间的过渡处,施横材方木相互垒叠,前后伸出作“斗拱”。四柱成一间,通常一座建筑物均由若干间组成[3]。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具有框架的种种优越性。作为建筑材料,木材和泥土具有富于韧性,加工灵活,组合方便等特征。在抗震方面,主要依靠木结构。学者程建军认为,木材是一种质轻,建筑性能好的建筑材料,它具有一定柔性,在外力作用下比较容易变形,但在一定程度内又有恢复变形的能力。传统木构架建筑的各个构件之间一般采用榫卯连接。榫卯连接具有很好的弹性和较好的抵消水平推力的作用,呈典型的半刚性连接特征。榫头和卯孔间因摩擦滑移而具耗能作用,这是木构架古建筑具有较好抗震性能的一个重要原因[4]。2.2中国古建筑结构动力特性的实验研究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动力学模型根据木结构古建筑的结构特点,其隔振效应通常由基础、榫卯节点和铺作层这三个层面组成,主要依靠其彼此之间的摩擦滑移和变形来减轻地震对上部结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举报”。

常见问题具体如下:

1、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多次下载吗?

      答:可以。登陆您已经付过费的账号,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免费进行多次下载。

2、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不知下载到什么地方去了?

     答:电脑端-浏览器下载列表里可以找到;手机端-文件管理或下载里可以找到。

            如以上两种方式都没有找到,请提供您的交易单号或截图及接收文档的邮箱等有效信息,发送到客服邮箱,客服经核实后,会将您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即时发到您邮箱。

注:微信交易号是以“420000”开头的28位数字;

       支付宝交易号是以“2024XXXX”交易日期开头的28位数字。

客服邮箱:

biganzikefu@outlook.com

所有的文档都被视为“模板”,用于写作参考,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笔杆子文库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依据;

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联系客服邮箱:

biganzikefu@outlook.com

常见问题具体如下:

1、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多次下载吗?

      答:可以。登陆您已经付过费的账号,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免费进行多次下载。

2、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不知下载到什么地方去了?

     答:电脑端-浏览器下载列表里可以找到;手机端-文件管理或下载里可以找到。

            如以上两种方式都没有找到,请提供您的交易单号或截图及接收文档的邮箱等有效信息,发送到客服邮箱,客服经核实后,会将您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即时发到您邮箱。

注:微信交易号是以“420000”开头的28位数字;

       支付宝交易号是以“2024XXXX”交易日期开头的28位数字。

文秘专家
机构认证
内容提供者

1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