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理论研究X周宏(常熟理工学院社会科学部,江苏常熟215500)关键词:意识形态;当代;理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摘要:5德意志意识形态6的出版开启了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新路径。西方学者对意识形态的特征和历史命运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思想支援;而20世纪下半叶的社会变迁又促使了意识形态理论的凸显。20世纪80年代以来,意识形态理论在中国学术界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展开,这种展开对有效地批判形形色色的虚假意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中图分类号:B0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11-2435(2005)03-0283-06IdeologytheoryandcontemporaryChina.sideologytheoreticalresearchZHOUHong(SocialSciencesSchool,ChangshuInstituteofTechnology,Changshu215500,China)Keywords:ideology;contemporary;theory;contemporaryChina;MarxismAbstract:ThepublicationofTheGermanIdeologyopenednewroadforresearchoftheideologicaltheory.Thewesternscholarshavecarriedonthediscussionsonthecharacteristicandhistoricaldestinyofideologyfrommanyaspects,whichprovidesaidfortheresearchofthecontemporaryChina.sideologytheory.Andsocialchangesinthesecondhalfofthe20thcenturyimpeltheemergencyofideologytheory.Since11010,ideologytheorygetsmoreabundantdevelopmentinChineseacademia,whichbearstheoreticalsignificancetocriticizevariedfalsecon-sciousnesseffectively,andtobuildsocialistculture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一、当代意识形态理论的逻辑进程1924-1932年马克思和恩格斯5德意志意识形态6的出版引起了学者们对意识形态理论的浓厚兴趣。1929年德国哲学家卡尔#曼海姆(KarlMannheim,1893-1947)发表了5意识形态与乌托邦6,从探讨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出发,对意识形态的含义进行分析,提出意识形态有特殊含义(即狭义)和总体含义(即广义)之分。他指出,如果说特殊含义的意识形态是指他人(或论敌)提出的在真实性和合理性上具有虚假性或可疑性的观点和陈述[1](P56)的话,那么广义的意识形态则是指一定社会集团所持的总体世界观(包括其概念结构)及其要素。[1](P58)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的社会存在条件下人们基于一定的利益取向而形成的观察客观对象的方式。它是每一个社会集团所不可或缺的,难以避开的,人类的所有社会知识都是意识形态。曼海姆试图建立一种关于意识形态的客观科学理论,但是既然他认为所有社会知识都是意识形态,那么他的理论又怎么具有超越意识形态的客观科学性呢?这成了曼海姆理论的悖论)))史称/曼海姆难题0。5意识形态与乌托邦6的发表引致了以霍克海默(MaxHorkheimer,1893-1973)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2]他们提出,曼海姆的意识形态理论对意识形态进行总体的、中性的理解,是想消解意识形态理论原有的批判张力,第33卷第3期Vol.33l.35安徽师范大学学报6(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ofAnhuiNormalUniversity(Hum.&Soc.Sci.)2005年5月May2005X收稿日期:2005-04-08基金项目:国家哲学与社会科学/十五0规划基金项目(01BZX009)作者简介:周宏(1962-),男,江苏省吴江市人,江苏省常熟理工学院社会科学部教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意识形态理论。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