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摘要:探讨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以一个瑶族村落一一广西恭城红岩新村为研究对象,分析英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提高农村旅游经济,开发保护当地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加强政府领导、理顺管理模式,强化宣传、打造品牌筹方而提出其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关键词:民族地区;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红岩新村中图分类号:F59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4-0982-04StudyontheRuralTourismintheEthnicGroupAreaBasedonSustainableDe-velopmentConcept:ACaseStudyofliongyanNewVillageinGongchengCounty-ofGuangxiProvinceDENGMin,YINXu-hong(TourismCollege,GuilinUniversityofTechnology,Guilin541004,Guangxi,China)Abstract:TakingliongyannewvillageofGonchengcountyinGuangx-iprovince,oneoftheYaonationalityvillage,astheresearchobject,thesignificance-ofruraltourismintheeconomy,society,andenvireminentofsustainabledevelop-mentoftheethnicgroupareawasdiscussed・Thenthedevelopmentsituationwere---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analyzed,suggestionsforsustainabledevelopinentofthelocalruraltourismwerepro-posedfromtheaspestsofthedevelopmentofruraltourismproducts,improv-menloftheruraltourismeconomy,exploitationandprotectionofthelocalnationalcul-ture,constructionoftheharmonioussociety,strengtheningthegovernmenlleader-ship,straightenouttheinanagementmode,reinforcepropaganda,brandbuildingand-soon.Keywords:ethnicgrouparea;ruraltourism;sustainabledevelopment;Hongyannewvi1lage实践证明,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能提高民族地区居民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改善当地的生活水平,带动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但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最初是由政府牵头组织,随后由村民自治组织及社区居民自主经营。随着旅游发展的深入,村中的能人和致富大户占据了绝对优势,社区居民及各方利益主体利益被忽略,旅游发展缺乏后劲。加上民族地区特色旅游资源的恢复、开发与保护工作滞后,降低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吸引力,影响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1,2]。1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意义1.1经济方面的意义民族地区大部分都是“老、少、边、山、穷”的代言词,经济相对落后,但是文化底蕴和自然资源极其丰厚[3]。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推进民族地区以旅游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把当地农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农业生产的经营范围,拉长农产品增值链,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有利于优化升级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村民收入;有利于增强村民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促进民族地区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1.2社会方血的意义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可以促使城镇居民把现代化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信息辐射到民族地区的乡村,促进民族地区村民市场经济观念的觉醒和生活习俗的改变,激发村民改变现状和对富裕、文明生活的追求,促进了信息流通和城乡经济共融,推动民族地区乡村的城镇化进程,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素质,培养村民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乡村精神文明的建设和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同时也促进当地居民根据市场需求有意识的深度挖掘民族地区的民族民俗文化内涵,加以保护,形成新的旅游吸引物,形成一个文化开发、保护、发展的良性循环。1.3环境方面的意义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可以通过旅游活动的发展唤醒当地村民对传统乡村景观、文化、环境和新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促进村民身体力行的参与到环境保护当中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在注重乡村资源、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民族地区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