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儿童保健对婴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儿童保健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保护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85例婴儿作为观察组,实施儿童保健综合服务,进行跟踪观察及评价,满12个月后与72例对照组的婴儿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体格发育、神经心理行为发育和营养性疾病的发病率上有显著性差异(P[关键词]儿童保健;生长发育;婴儿[]R174[文献标识码]A[]1673-7210(2010)05(a)-171-02儿童保健是以儿童为对象,以家庭为基础,宣传优生优育,提供预防疾病、合理喂养与营养、心理咨询、生长发育监测、五官保健等服务措施,以达到保护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地成长,提高人口素质的目的[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的健康及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对儿童保健服务工作第2页共9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的儿童保健工作已不仅停留在称体重、量身高和听心肺的一般检查上,而是集体格检查、疾病预防、早期教育、营养干预和健康教育等为一体的一种综合性服务。为了解儿童保健综合服务措施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笔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将2007年1~12月满月后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定期体检,并接受和执行综合服务措施的婴儿作为观察对象;以在我院未按标准时间体检或未接受早期教育等综合服务措施的婴儿作为对照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观察对象中抽出85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46例,女39例;在对照对象中抽出72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9例,女33例。两组均为城区正常健康婴儿,其出生体重与性别、家庭居住环境及父母经济条件、文化水平等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第3页共9页1.2方法采用纵向对照研究方法,观察组分别于生后1、2、3、4、5、6、8、10、12个月进行常规体检及接受儿童保健综合服务措施;对照组婴儿体检在我院或其他医疗保健机构进行,体检次数较少,但1、12个月的体检均由我院完成。1个月体检时进行听力筛查、高危儿筛查,排除听力障碍及脑损伤婴儿。两组婴儿均采用希森美康1000i血球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验,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末梢血液中BLAP活性。BALP增高的小儿拍摄左手腕骨片检查。1.3儿童保健综合服务措施①凡在我院进行定期体检的婴儿,均用儿童保健电脑进行体格发育评价,及时发现体格发育上的偏差,酌情处理。②体检同时进行神经发育检查,包括婴儿肌张力、抬头及竖头、手支撑、视听反应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纠正。③发放视、听反应训练方法资料。④指导婴儿抚触方法,开展婴儿游泳。⑤家庭婴儿操锻炼,2~6个月做第4页共9页婴儿被动操,6个月以上~1岁做婴儿被主动操。⑥营养指导:生后半个月开始服维生素AD制剂400U/d,指导辅食添加。⑦疾病防治:由儿保医师指导儿童常见病及多发病的防治。⑧举办家长学校,每月进行科学育儿知识讲座,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水平。1.4诊断标准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诊断依据维生素D缺乏的病因、临床表现、血液中BLAP活性及拍摄左手腕骨X线检查。营养性贫血诊断按《儿科学》[2]中小儿贫血程度标准分类。1.5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2结果2.1两组婴儿1、12个月体格发育比较1个月时两组婴儿体格发育无显著性差异(P>0.05);12个月时两组婴儿身长、体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表1两组婴儿1个月、12个月体格发育比较(x±s)第5页共9页2.2两组婴儿神经心理发育状况比较在1个月体检时进行了听力筛查、高危儿筛查,均为正常婴儿。在12个月时观察组各个能区的发育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2.3两组婴儿营养性疾病发病率比较两组婴儿1个月体检时均无营养性贫血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12个月时两组小儿两种营养性疾病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观察组营养性贫血6例均为轻度贫血;对照组12例轻度贫血,1例中度贫血。营养性贫血多为缺铁性贫血,用铁剂治疗效果明显。见表3。表3两组婴儿营养性疾病发病率比较[n(%)]3讨论为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儿童保健服务也发生了改变,①增加了体检次数,1~6个月每月体检1次,更利于及时发现婴儿发育上的偏差,采取纠正措施。②从以前单纯的体格生长检查发展到了心理发第6页共9页育指导,开展了小儿早期教育。③对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