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粮食生产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在阐述山西省粮食种植及供给能力状况的基础上,借助山西粮食生产能力和常住人口总量数据,计算得出粮食自给率为88.21%,年粮食缺口约为170万t,粮食供给小于需求。接着,探讨了山西省粮食安全面临粮食生产与需求失衡、粮食品种结构失衡、成本及价格水平偏高、粮食安全意识普遍淡化的困境,提出增强粮食自给水平、推进粮油产业化经营、发展粮食现代物流、强化粮食安全意识等建议,以期为保障山酋省粮食安全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关键词:粮食安全;供求失衡;品种结构;山西省中图分类号:F307.11文献标识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12.0052010年底,山西省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唯一一个省级的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可以看出,山西省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从2008年以来,山西省粮食生产实现5年连续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1274.1万t,粮食安全形势逐年好转,综合生产能力逐年强化,不过受山西省自然禀赋(水资源缺乏)等因素影响,粮食生产条件脆弱,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保障山西省粮食安全仍旧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1山西省粮食供给能力分析山西省辖11个市,119个县(市、区),国土面积15.6万km2,总人口3393万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山西省种植有玉米、小麦、杂粮、蔬菜、水果、油料、棉花、烟叶、甜菜、胡麻、油菜籽等主要的农作物,品种资源比较丰富,素有“小杂粮王国”之称,小朵粮种植面积约占粮食总面---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积的近30%o1.1山西省人口与经济概况2011年底,山西省常住人口为3610.8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851.08万人,乡村常住人口1759.7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87%。,出牛人口性别比为113.05”[1]。2012年,山西省城镇化率突破50%,达到51.26%02012年,山西省国民生产总值12112.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7.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009.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405.8亿元。山西省财政总收入2650.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11.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356.6元⑵。1.2山西省粮食生产情况2012年,山西省农作物种植面积379.6万hm2,粮食种植面积329.2万hm2,油料种植面积14.6万hm2,棉花种植面积3.7万hn)2。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166.9万hm2,小麦种植面积68.9万hm2[2];玉米占据山西粮食生产的主导地位,占粮食面积的比重50.7%o山西粮食总产量为1274.1万t,其中,夏粮261.1万t;秋粮1013.0万t,单产为3850.7kg-hm-2(表1)。2011年,小杂粮播种面积93万hm2,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8.3%01.3山西省粮食供给能丿J分析2011年底,山西省常住人口3610.83万,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对粮食需求呈现刚性增长的趋势。以每人平均年消费约400kg的需求來计算,山西省一年粮食需求量为:0.4t-A-1X3610.83万人二1444.332万to2012年,山西粮食总产量1274.1万t,供给与需求缺口为170.232万t,粮食---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自给率88.21%。2012年,山西省玉米产量903.9万t,供给率为62.58%;小麦产量259.2万t,供给率为17.94%。可以看出,山西省粮食供给不足,加强山西粮食生产迫在眉睫。2山西省粮食安全面临的困境2.1粮食供应与需求失衡通过文中对山西省粮食供给能力分析,可以看出,山西省粮食供需呈现失衡的状态,玉米生产占据着主导地位。据中国行业研究网资料显示,“2011年,山西粮食年消费量127亿kg,年消费缺口达到15亿kg;每年山西居民消费的50%小麦、100%大米、95%食油主要依靠从省外调入或进口,40%左右的玉米、杂粮要调出省外或岀口”[3]。同时,结合山西省人口增长因素以及粮食生产总量所具有的相对稳定性,可以看出,山西省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粮食生产与需求孑盾不断扩大。2.2粮食品种结构失衡山西省居民口粮以细粮为主,玉米和杂粮为辅,对小麦、人米、食油的需求是主要的。生产上,玉米是粮食总产量、单产提高的主力,2012年玉米种植面积166.9万hm2,山西省阳泉市2009年玉米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9.5%。小麦、谷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