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胆管细胞性肝癌临床特点分析【摘耍】冃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性肝病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00年1月一2009年9月经手术探杏确诊肝内胆管细胞性肝癌的患者40例,年龄30-76岁,平均年龄56岁,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病灶直径2-10cm,平均6.2cm。患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痛、饱胀不适、黄疸、食欲减退、肝肿大、畏寒发热等症状。结果:伴有肝硬化患者5例(12.5%),有乙肝病史患者14例(35.0%),伴有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15例(37.5%),HBsAg阳性8例(20.0%),AFP阳性8例(20.0%),CA19-9阳性28例(70.0%),CEA升高]1例(27.5%)oB超检杳发现占位性病变18例(45.0%),29例行CT检杳发现占位性病变22例(75.9%),15例行MRI检査发现占位性病变13例(86.7%),其中外科根治性手术22例(55.0%),1年、3年、5年得生存率分别为86.4%,45.5%,40.9%;姑息性手术切除18例(45.0%),1年、3年、5年得生存率分别为22.2%,11.1%,5.56%.两种治疗方式比较具冇显著性差异。结论:胆管细胞性川:癌发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在病因、影像学都有具特殊性,缺乏特界性检査方法,确诊时多数为癌症中后期,根治切除率低,患者预后差。针对木病关键是要及早发现,诊断治疗,尤英伴冇胆管结石、胆道感染等症状的患者及时行B超、CT、MRI检杳,避免谋诊、漏诊,首选根治性切除手术治疗,避免肿瘤扩散、转移。【关键词】胆管细胞性;肝癌;临床特点【中图分类号】R7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104-01原发性肝癌按病理分为肝细胞性肝癌和胆管细胞性肝癌,肝内胆管细胞性肝癌又叫周围型或者末梢型胆管细胞型肝癌,是山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无高危人群和特界性临床症状和体征,术前正确诊断率鮫低发生率低,常与胆管结石、胆管囊肿、溃疡性结肠炎并发,早期很少能够发现,在临床诊治时容易谋诊漏诊[1]。胆管细胞性肝癌占肝癌发病率10%[2],本文对我院收治的肝内胆管细胞性川:癌患者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0年1刀一2009年9刀经手术探查确诊肝内胆管细胞性肝癌的患者40例,年龄30-76岁,平均年龄56岁,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肝功能分级:A级39例,B级11例•肝右叶19例,肝左叶13例,左、右叶均受累8例。病灶直径2-10cm,平均6.2cm。患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痛、饱胀不适、黄疸、食欲减退、肝肿人、畏寒发热等症状。1.2诊断:术前诊断为肝内胆管细胞性肝癌10例,其余误诊为肝细胞癌8例,肝囊肿3例,胆结石伴肝内炎症包块9例,川:脓肿5例,肝内多发小脓肿伴肝管结石5例。2结果木组40例肝内胆管细胞性肝癌患者,伴冇肝唤化患者5例(12.5%),冇乙肝病史患者14例(35.0%),伴有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15例(37.5%),HBsAg阳性8例(20.0%),AFP阳性8例(20.0%),CA19-9阳性28例(70.0%),CEA升高11例(27.5%)。B超检查发现占位性病变18例(45.0%),明确考虑为恶性肿瘤4例(10.0%),29例行CT检査发现占位性病变22例(75.9%),15例行MRI检杏发现占•位性病变13例(86.7%),均明确考虑为胆管源性恶性肿瘤。治疗方法采取外科根治性手术和姑息性手术切除,其中外科根治性手术22例(55.0%),左肝叶切除9例,左三叶切除8例,不规则切除5例,1年、3年、5年得生存率分别为86.4%,45.5%,40.9%;姑息性手术切除18例(45.0%),1年、3年、5年得生存率分别为22.2%,11.1%,5.56%.两种治疗方式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3讨论原发性胆管细胞性肝癌无明确的地域分布,与肝炎病毒感染和肝硬化等也无明确相关[3],患者通常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痛、饱胀不适、黄疸、食欲减退、肝肿大、畏寒发热等症状,HBsAg多为阴性,AFP也不升高,容易排除恶性肿瘤,导致误诊。胆管细胞性肝癌的发病机制诡不明确,一般认为与肝内胆管结石、胆道感染、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胆道畸形、寄住虫感染有关,在影像学方而,川:内胆管癌表现为B超检杳胆管细胞性川:癌结缔组织丰富,常见高回声[4],CT检查病灶位于肝周边,低密度的占位病变,内有不规则囊性低密度区,边界模糊不清楚,外形不规则,周围胆管扩张,呈病灶包绕征。CT和MRI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本组患者经CT和MR1检查诊断率为75.9%、86.7%,对于经B超、CT、MR1检杏肝占位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