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流行(1南京医科人学附属南京医院2100062南京医科人学第一附属医院210029)【摘要】目的:选择南京地区COPD患者,评估是否存在OSAHS并研究其相关特征。方法:对受试人群进行BMI、六分钟步行试验、CAT、ESS、肺功能、及PSG评估。结果:患有OS的患者为21例(52.5%)。两组间BMI、颈围、ESS、PSG有显著性差异。肺功能、六分钟步行试验和CAT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级至D...
呼吸训练器在社区慢性阻塞性稳定期肺病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研究姜海峰王晓燕【摘要】目的:探究呼吸训练器在社区慢性阻塞性稳定期肺疾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病例选取时间: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共选取本科室84例社区慢性阻塞性稳定期肺病患者进行此次研究,选用电脑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比组42例,研究组42例,对比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研究---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
坝上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发原因分析李清郝福春(河北康保县人民医院河北康保076650)【摘要】目的:探讨坝上地区气候环境因素与当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高发的关系。方法:按月统计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5年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入院患者例数并与坝上地区历年平均温度,风力,取暖时间等资料作相关性分析。结果:2008年至2011年为每年10月至旖年5月COPD发病入院病例逐渐增多,6-9月入院病例才幵始逐渐回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冯徐俊许飞[摘要]目的探讨炙麻黄联合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1例。常规组患者给予抗感染、平喘、抗炎、止咳化痰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的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炙麻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江苏盐城224000)【】R563.8【文献标识码】A【】1550-1868(2014)09【摘要】目的:研究讨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在2011年6月至2014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3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将他们随机的分成两组,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护理研究(大同煤矿集团轩岗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医院034114)【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护理及效果。方法10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而干预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痰、喘息、咳嗽消失时间。结果干预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痰、喘息、咳嗽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肺功能评价指标的临床研究进展【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心功能【】R563【文献标识码】A【】1007-8231(2017)29-0004-0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点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脏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急性加重和并发症影响着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对个体的预后[1]。随着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细菌感染和抗感染治疗策略(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药械部云南曲靖655000)【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其急性加重常由于细菌感染导致。本文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抗感染治疗策略,为提高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抗感染;治疗策略【】R563【文献标识码】A【】2095-175...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与临床特征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在我院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治疗的78例患者,其中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为对照组,共计39例,合并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患者为观察组,共计39例。对两组患者的感染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
泪道探通术治疗小儿先天性泪道阻塞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研究泪道探通术在小儿先天性泪道阻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科门诊2014年9月—2017年6月接诊的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90例,将之采用电脑随机双盲法进行分组:甲组和乙组均45例。甲组实行泪道探通术治疗,乙组实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泪道功能的恢复情况,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甲组总有效率为93.33,和乙组73.33%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甲组的泪道功能恢...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77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以常规内科治疗为基础,同时应用电子支气管镜进行检查、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和血气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4%,高于对照组的82.1%(P<0.05),治疗后观察...
辨证施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脱机成功率影响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辨证施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脱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48例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施护。两组均在入组时、第7天、第14天、第21天测定浅快呼吸指数(RVR)...
浅谈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摘要】对5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体会到运用该方法可提高病人对疾病基本知识的了解程度,较快的掌握呼吸功能锻炼,增强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对病人各种资料的评估,有计划、有选择的进行教育,要注重对效果的评价,及时改进工作,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护理程序;【】R9...
有创―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摘要]目的观察有创-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78例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有创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有创-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创通气时间、通气治疗...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入院的COPD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3次/d,2h/次,连续5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呼吸、心率及临床预后。结果两组治疗5...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摘要]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后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来我院内科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有呼吸衰竭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24h各...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护理探讨【摘要】目的:观察使用双水平的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慢性肺阻塞性肺部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及副反应的处理方法。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4年4月入院治疗的42例COPD-ⅡRF患者,分别在BiPAP治疗前后对其进行血气分析,测定心率和呼吸频次,观察副反应情况,通过对比各项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来观察BiPAP的疗效,同时在护理过程中加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降钙素原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Ⅱ)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选取88例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住院的AECOPD患者,根据APACHEⅡ评分分为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检测入院后24h内的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和血乳酸,比较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50例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其余50例无真菌感染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以下各方面因素:年龄(≥65岁,<65岁)、性别(男、女)、吸烟史、合并基础疾病(糖尿病、呼吸衰竭、右心衰、肝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vWF、AT-Ⅲ、Fbg、D-Dimer改变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凝血和纤溶功能的改变和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研究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凝血酶(AT-Ⅲ)、纤维蛋白(Fbg)、D-二聚体(D-Dimer)。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vWF显著升高(P<0.01),AT-Ⅲ显著下降(P<0.01),Fbg、D-Dimer显著升高(P<0.0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凝血系统被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