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诸子”的相关文档,共34条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一王好战请以战喻教案2课时Word版含解析

    《王好战,请以战喻》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协助学生理解文中寓言故事所蕴含的意义;把握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2、能力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孟子散文托寓言以说理的特点;理解文中的比喻,体会文章充沛的气势。3、情感目标:传播孟子光明磊落的宽广胸怀,理解孟子对名誉、地位的正确态度,彻底抛弃为了名利不择手段甚至置自己尊严于不顾的错误名利观。【教学重难点】解析课文,孟子及孟子的思想【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

    528.5 KB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五人和教案4Word版含解析

    第五课《人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和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2.整理文中重点字词、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词、通假字以及词类活用。3.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4.主要讲授第2、3则。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主学习课文内容,进而理解孟子的人和思想。2.通过探究几个关键性问题理解文章的内涵。3.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

    525.5 KB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五人和教案3Word版含解析

    《人和》教学目标:1.积累古汉语知识。2.学习孟子寓言故事情节中的寓意和语言特色。3.体会孟子思想的进步意义,让学生懂得“人和”的实质及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个人道德修养。过程与方法:了解孟子的思想及政治主张,理清论证思路,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思考、辩论能力。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及结构。2.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孟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孟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

    519.5 KB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二王何必曰利教案4Word版含解析

    《王何必曰利》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2、正反对比加强论证的效果,首尾呼应的结构;3、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学重、难点】1、诵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2、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3、把握文章主旨,学习正反论对比的论证方法;4、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教学设想】在学生反复阅读的基上础上,带领学生整体感知与精细分析相结合来理解课文,在学生自...

    522 KB
  •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三民为贵教案5含解析

    《民为贵》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1、2、3则,掌握这三则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疏通文意。2.引导学生把握孟子的“民本思想”,分析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3.通过反复诵读来领悟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的特点。教学重点:1.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文言现象;2.理解孟子民本思想的可贵以及在当时背景下的先进性。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第三则得民与失民的辩证关系2.理解孟子“民本思想”与现代“民本...

    525.5 KB
  •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三民为贵教案3含解析

    《孟子》选文教案一、导语设计(1分)还记得孔子说过的“吾与点也”吗?为什么“与点”?因为曾点给他描绘了一幅“暮春郊游图”,(学生齐背:“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一幅经济稳定、百姓和乐的太平盛世美好愿景图,是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惜孔子并没有见到。作为与孔子一脉相承的“亚圣”,孟子又会为实现这样的理想社会做哪些努力呢?在本节课我们共同...

    526.5 KB
  • 诸子散文(教学新yan)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第一章先秦诸子散文概说先秦诸子散文的兴起,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巨变。所谓“诸子”就是指先秦诸多的思想家,因人非一位,书非一种,所以称之为“诸子”。《汉书艺文志》著录140多家,今存者仅有20多家,且多出于后人的假托。《庄子秋水》载公孙龙言:“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荀子解蔽》说:“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说”。在诸子著作中明确提到的诸子数量并不多,且不一样:《庄子天下》所列为11家,《...

    138.5 KB
  • 诸子散文(教学新yan)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第一章先秦诸子散文概说先秦诸子散文的兴起,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巨变。所谓“诸子”就是指先秦诸多的思想家,因人非一位,书非一种,所以称之为“诸子”。《汉书艺文志》著录140多家,今存者仅有20多家,且多出于后人的假托。《庄子秋水》载公孙龙言:“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荀子解蔽》说:“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说”。在诸子著作中明确提到的诸子数量并不多,且不一样:《庄子天下》所列为11家,《...

    140 KB
  • 高二语文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教案-第二单元-五人和-3-含答案

    孟子《人和》教学设计知识与能力:1.学习和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2.整理文中重点字词、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词、通假字以及词类活用。3.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4.主要讲授第2、3则。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主学习课文内容,进而理解孟子的人和思想。2.通过探究几个关键性问题理解文章的内涵。3.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2.5 KB
  • 高二语文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教案-第二单元-五人和-2-含答案

    《人和》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和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2.整理文中重点字词、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词、通假字以及词类活用。3.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主学习课文内容,进而理解孟子的人和思想。2.通过探究几个关键性问题理解文章的内涵。3.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体会孟子...

    40 KB
  • 4妙趣横生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妙趣横生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第一节散文的萌芽一、殷墟卜辞殷墟卜辞可以说是先秦散文的萌芽,它在兽骨龟甲上简略地记录了殷商王朝的占卜言辞,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记言、记事文字,也是书面文学的萌芽。二、《尚书》《尚书》是我国第一部散文集,它是上古历史文献集。《左传》等引《尚书》文字,分别称《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总称为《书》,汉人改称《尚书》,意即“上古帝王之书”(《论衡正说篇》)。...

    53.5 KB
  • 诸子百家产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分析

    感悟诸子诸子百家产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分离趋向统一的历史时期,也是学术思想的繁荣时期。针对社会急剧的发展变化,许多有识之士纷纷发表各自看法,逐渐形成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许多学派,史称“诸子百家”。①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政治、经济的剧变,人们观念的变革,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和文化发展高峰。②思想领域出现诸子百家,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百家争鸣新气象。③...

    29 KB
  •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笔记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笔记第一部实话孔子第一集(总第01集)夫子何人孔子是个学人的原因:1.好学;2.博学;3.活学孔子的学问为什么这么好呢?1.悟性;2.贯通;3.实践第二集(总第02集)学而优则仕孔子急于从政的原因:1.实施政治蓝图;2.实践学术主张;3.实现人生价值读书为什么首选做官:1.做官是读书的目的;2.做官是士人的正当职业;3.俸禄是士人的正当收入孔子做官的原则:1.天下有道;2.取之有道第三集(总第03集)君子固...

    26 KB
  • 20192020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时作业第1单元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Word版解析版

    第一单元四一、基础知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请问其目目:目的.达:到达B.樊迟未达.毅:坚强C.士不可以不弘毅.已:已经D.死而后已.【答案】C(A.目:条目,详情。B.达:明白,理解。D.已:停止)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在家无怨..尧舜其犹病诸B.C.非礼勿视..不仁者不可久处约D..约:古B.病:古义为“担忧”。D【答案】C(A.家:古义为“古代大夫的家族”。...

    39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