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转喻”的相关文档,共10条
  • 从_头_认知_转喻_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

    从_头_认知_转喻_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从“头”认知——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李瑛,文旭(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139;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400715)摘要:转喻和隐喻是词义延伸的两种主要方式。本文以英汉head(头)为语料,从认知转喻和隐喻的思维角度分析一词多义现象。研究发现:(1)隐喻在词义延伸中发挥的作用大于转喻;(2)在词义延伸中有两种思维结构:一是以邻近性关系为基础的“部分代整体”的转喻思维结构;另...

    13.25 KB
  • 英汉中动结构及作格结构转喻理据

    英汉中动结构及作格结构转喻理据摘要:转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机制,为诸多语法现象提供了语义基础和理据。中动结构及作格结构作为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其生成也涉及到了转喻思维过程。研究发现,“行为代表评估性结果”和“行为代表过程”这两种高层次转喻模式为英汉中动结构及作格结构的生成提供了认知理据。关键词:中动结构;作格结构;高层次转喻;认知理据中图分类号:H3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3—00...

    30 KB
  • 浅析隐喻和转喻在词义演变中的作用

    浅析隐喻和转喻在词义演变中的作用摘要:转喻和隐喻反应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人类自身、事件、和世界等概念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将通过两个汉字“上”和“在”的词汇化过程来论证这个观点。本文的冃的是探明隐喻延伸(隐喻和转喻)的本质以及他们如何引申词义。通过分析数据,本文试图弄清转换(conversion)与隐喻和转喻的之间关系,探明:(1)汉语词汇中,多义词的驱动力;(2)两种不同的驱动力一一隐喻和转喻一一在原型分类和语...

    27.5 KB
  • 翻译过程中语言转换的转喻机制研究

    翻译过程中语言转换的转喻机制研究杨金花(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南宁530004)摘要:认知语言学将转喻看成一种思维方式,本文借认知语言学的转喻理论,分析了替换译法背后的认知动因。结果表明(1)翻译过程中目标语与源语对应项之间存在转喻关系,这种关系表现目标语与源语之间的语义互指。(2)替换译法主要涉及整体与部分相互指代的转喻关系。(3)转喻做为替换译法选择的重要认知动因和认知机制对于翻译理论研究与翻译实务均...

    28 KB
  • _脸_的隐喻与转喻_基于_脸_的汉英语料对比研究

    _脸_的隐喻与转喻_基于_脸_的汉英语料对比研究收稿日期:2007-01-20作者简介:程东岳(11012-),女,河南信阳人,硕士,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05级研究生.:1015-0523(2007)03-0151-03“脸”的隐喻与转喻———基于“脸”的汉英语料对比研究程东岳(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139)摘要:隐喻和转喻都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模式,对身体词的各种活用又是隐喻和转喻的突出体现.本文从隐喻与转喻的概念比...

    14.6 KB
  • 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

    3A学习网----中国最专业的学习网站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dinadequacy.Keywords:metonymy,contiguity,prominence,creativethinking,strategicmetonymy,cognitivemetonymy5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概况转喻,在传统修辞学那里表现为借代,是一种修辞格,和其它所有修辞格一样,是用来增强表达效果的处于修饰辅助地位的一种修辞手段,对它的研究更多地停留在用不同的例旬对修辞效果进行分析、借代与其它辞...

    306.15 KB
  • 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 (2)

    3A学习网----中国最专业的学习网站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dinadequacy.Keywords:metonymy,contiguity,prominence,creativethinking,strategicmetonymy,cognitivemetonymy5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概况转喻,在传统修辞学那里表现为借代,是一种修辞格,和其它所有修辞格一样,是用来增强表达效果的处于修饰辅助地位的一种修辞手段,对它的研究更多地停留在用不同的例旬对修辞效果进行分析、借代与其它辞...

    306.43 KB
  • 语篇转喻理论视角下中西诗歌意象探析

    语篇转喻理论视角下中西诗歌意象探析摘耍:语篇转喻是将认知语言学思想应用于文学鉴赏的崭新视介,认为文学作品是扎根于人类FI常生活和语言现象。本文旨在语篇转喻理论视角下对李清照和埃米莉?迪金森诗歌意象进行剖析,为中西方诗歌意象分析提供全新视角。关键词:语篇转喻;李清照;埃米莉?迪金森;诗歌意象:H05文献标识码:A:1673-2596(2013)11-0197-03一、引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语言学家开始关注转喻,但仅限论述隐...

    71.5 KB
  • 汉语转喻理解的模因分析

    汉语转喻理解的模因分析汉语转喻理解的模因分析*邹春玲(东北师范大学,长春130024;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150040)提要:转喻与隐喻都是思维认知模式。但是,隐喻注重相似性,转喻以相邻关系为特征。转喻理论的发展历经了替代论、比较论、互动论、投射论、合成论,内涵外延传承论等理论模式,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各理论模式对相邻的概念莫衷一是。本文以模因!模质之间的互推!链接为分析模型,从转喻的相邻问题出发,对转喻的理解过程作出...

    12.86 KB
  • 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

    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dinadequacy.Keywords:metonymy,contiguity,prominence,creativethinking,strategicmetonymy,cognitivemetonymy5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概况转喻,在传统修辞学那里表现为借代,是一种修辞格,和其它所有修辞格一样,是用来增强表达效果的处于修饰辅助地位的一种修辞手段,对它的研究更多地停留在用不同的例旬对修辞效果进行分析、借代与其它辞格的区分上,更近一步的,能够涉及...

    291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