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庖丁解牛看庄子的人生哲理班级:13会计(1)班学号:1311124姓名;张如意摘要: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的故事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本文从不同角度剖析解读庄子的哲学思想关键字:精神物质环境完美如果我们一味的追求思想的高度精神的一种崇高的境界,那么我们的人生不免就会太过于空虚玄幻飘忽不定;假如我们太过于执着物质生活追逐名与利,我们是否会过于势利枯燥现实。在庄子的《养生主》里有这么一个大家都学过的故事,叫做庖...
从《逍遥游》解读庄子关于人生的三重境界热20已有928次阅读2010-06-0909:25内容提要:人应有怎样的追求,人生至高的理想境界是什么?庄子的《逍遥游》给我们阐释了人生的三重境界。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超越自我,追求卓越——这是人生的第一重境界。“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这是人生的第二重境界。“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人生的第三重境界,这也是庄...
《莊子》語言的特色及其境界謝易真慈濟技術學院護理系摘要由《莊子》原典資料加以分析、演繹,莊子一書《語言》的特色大致可歸納為:一、大量運用寓言,少直陳其義,論理說教,多設辭假託,以寄情意。二、大量運用意象語言,不作概念的設定與價值的判斷,希望破除「名」與「實」的圈限。三、使用正言若反,反語詭詞的敘述,希望藉由辯證的歷程,能愈接近人生真理的境界。《莊子》的語言,為何具有以上的特色呢?乃因其具體文字...
“明至人之心——支遁的庄子逍遥义叶蓓卿北宋晁迥指出:“南华之书有说‘逍遥游’,盖明大小虽殊,而能随己自足,不越涯分而过贪。西域之书有说‘解脱门’,盖明次第皆空,而能见理无著,免罹虚幻之所缚。誓将乘逍遥游,入解脱门,予苟能然,岂有不当?二教参用,有何相违?”①其中,“解脱门”原指佛教概念中的空、无相、无愿三大解脱门,是通往涅粲境界的必经之路。汇通儒道、雅好贝典的晁迥将其与庄子《逍遥游》参用并举,自...
你如何理解庄子的逍遥游?十几载春秋,我们在中国文学中漫行、穿梭、遨游。见识过史学的宏伟,品味过诗歌的神韵,了解过词曲的传真。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哲人的思绪也不得不令我们敬佩。细细品读,你看:老庄,他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城人,曾为蒙城漆园吏,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虽生活贫穷困顿,但他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中最奇诡、最深邃、最有诱惑力的。他的逍遥游就是如此,那优美的文字让我们陶醉,丰富的想象...
庄子思想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摘要在中国思想史上,庄子是这样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他以自己的生命和著作,持久而深远地影响和滋润了千百年来无数哲人和艺术家的心魂;他的思想、他的心灵、他的语言,长期以来充满生机并且顽强地生长,渗透在玄学、禅学、理学以及我们当下的思想和生活世界当中;他的著作中所蕴涵的深邃的智慧和丰厚的美感,深深地吸引着后世的人们;他的某些观念,成为后来中国思想中某些重要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