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区非遗产品在当代生活中的应用与研究王雯静[摘要]通过对中原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的梳理,分析中原地区非遗产品造型元素与组合形式,阐述中原地区非遗产品艺术特征。通过比较与研究,提出传统非遗产品的现代化可以通过构图不变,题材改变;题材不变,结构改变;色彩不变,题材改变;色彩改变,题材不变等全新的方法,并与中国当前的文化语境相结合,应用于现代生活中的文化产品中,表达出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态度...
(一)地理位置:中原区位于郑州市区西部,北纬34°42′30″至34°51′30″,东经113°27′30″至113°37′30″之间。东起嵩山路与二七区为邻;西与荥阳市廿铺乡接壤;南和二七区的刘胡垌、齐礼阎两乡搭界;北与金水区和惠济区的古荥、老鸦陈两乡相邻。是郑州市最早的建成区之一,素有“郑州西大门”之称。南北长约17公里,东西宽约16公里。辖区面积97.1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24平方公里。下辖1个镇,10个办事处,...
中原地区历史上的民族融合位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和发祥地,华夏族在这里肇兴,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汉族在中原地区形成,有众多的少数民族从东北、西北进入中原地区并建立了政权,后来又因融合入汉族而消失于史乘之中。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既有刀光剑影、桴鼓相攻的一面;也有经济文化交流,互通婚姻,最后融合为一体的时期。可以说,研究中原地区历史上的民族融合与同化,是了解中国历史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