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医治疗分析李建平(新疆伊犁霍城县第一人民医院835200)【摘要】目的探析上消化道出血采用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一2014年2月间收治的上消化道岀血患者7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丙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证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相较于对照组(79.41%)明显较高,不良...
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临床治疗与研究徐启彦(安徽省萧县中医院235200)【】R242【文献标识码】A【】1672-5085(2014)01-0161-02咳嗽变异性哮喘,乂称隐匿性哮喘,咳嗽性哮喘等。该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近年有增加趋势,该病用一般治疗咳嗽的方法,疗效不佳。笔者从岳美中老中医用“延年半夏汤”治疗支气管喘息的经验中受到启发,用“延年半夏汤”辩证加味,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2010年6月一2012年6月...
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中医临床干预研究赵晓燕【摘要】目的:研究探討对冠心病合并抑郁症中医临床干预的临床效果,为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60例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患者采用现代西药治疗,设为对照组;另外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在现代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辨证给予中药口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汉密尔顿抑郁(HAMD)、焦虑量表评分(HAMA)评分。结果:冠心病...
从问卷调查结果探讨中医院校研究生生物化学的课程教学问题王雅蕾宋晨晨何芳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院校正逐步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阐释传统医学理论的方向转变。生物化学技术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强有力的工具,其相关理论依据和实验技术也更多地应用到中医药的实验研究中。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医院校研究生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进一步优化改革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者对本校选修生物化学课程的77名研究生...
从肝论治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治疗研宄进展邓泽军(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518052)【】R277.5【文献标识码】A【】1672-5085(2013)04-0421-02【摘要】对中医药治疗从肝论治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从基础和临床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分析。表明中医药治疗木病,以往多从肾的研究居多,近年逐渐重视从肝论治,从肝论治只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优势;指出当前研究尚存在的问题,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从肝气郁滞、肝肾阴虚证型论治,从肝论治治...
大肠息肉(结肠息肉)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结肠息肉,属于中医大肠息肉的患者。一、大肠息肉(结肠息肉)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结肠息肉(ICD-10:D12.6/D12.8/K62.1/K63.5)行内镜下结肠息肉摘除术后(ICD-9-CM-3:45.42),腹痛、腹泻、便血、便秘等症状明显患者。(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为大肠息肉(BNT-500),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
大肠息肉(结肠息肉)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结肠息肉,属于中医大肠息肉的患者。一、大肠息肉(结肠息肉)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结肠息肉(ICD-10:D12.6/D12.8/K62.1/K63.5)行内镜下结肠息肉摘除术后(ICD-9-CM-3:45.42),腹痛、腹泻、便血、便秘等症状明显患者。(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为大肠息肉(BNT-500),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
从“治未病”思路用中医扶阳大法谭茂卿吴凡伟杜震牛.吴科黄敏婷(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中医科广东深圳518105)基金项目:深圳市宝安区科技立项:题目“中医肝郁脾虚正与脂肪肝相关性临床研究”,编号:20110470【摘要】目的:从“治未病”思路探讨用扶阳大法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2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9例,用中药附子理中汤加痛泻要方加味治疗2个月:对照组:121例,用丙药茴三硫片,每天200mg,Tid,...
不同中医证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情况的比较研究张婉莉杨桐唐泓任静王吉刚摘要:目的比较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不同中医辨证分型的心功能差异情况,为慢性肺心病辨证分型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心脏彩超和hsCPR检测,将不同证型患者的心功能指标2组间比较,研究各证型间心功能差异性。结果共纳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共101例,按中医辨证分型为痰浊阻肺组、痰热郁...
出血性中风(脑出血)中医临床路径(2015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脑出血的住院患者。一、出血性中风(脑出血)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编码:BNG08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I61.902)。(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2)西医诊断标准...
2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诊断项目资助情况分析谭亢胡素文刘培蒋鹏飞刘冬华彭清华〔摘要〕目的分析2000—2020年國家自然科学基金对中医诊断项目的资助情况。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据库、LetPub、梅斯医学和科学网等数据库,获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诊断项目相关信息,采用Excel2016软件对检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医诊断相关项目共150项,总资助金额达6102.20万元。受资...
63例神经性耳鸣患者不同中医体质与焦虑程度的相关性分析段建雪刘衡胡泽蓉李磊磊周文欧阳丽摘要:目的探讨云南省保山地区神经性耳鸣患者不同中医体质与焦虑程度的相关性,为此病前期诊疗干预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保山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中医科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63例,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体质判定及焦虑量表评分,建立数据库,采用SPASS22.0分析患者不同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其与焦虑的相互关系。结果63例患者中血瘀质(13...
中医适宜技术在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中的应用体会贾有福梁改琴曹红霞甘肃省中医院甘肃兰州730050【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适宜技术干预在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中的作用,并加以实施.方法对在我科行64排冠脉造影患者,因心率快、呼吸不稳而导致不能顺利接受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检查前给予倍他乐克12.5-25mg口服,干预组给予中医技术干预及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在造影前3分钟均给予硝酸甘油0.25mg舌下含化,...
中医护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干预的效果【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随访1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糖达标率、低血糖反应发生率、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患者血糖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低血糖反应发生率、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在社区中开展中医健康教育的优势薛冬梅张春芳(郑州市中医院河南郑州450007)【】R248【文献标识码】B【】1672-5085(2013)11-0384-01【摘要】对中医在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优势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的理念与健康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群众易接受,中医在社区健康教育中有群众基础,有实用性和普及性,并且在政策支持等方面有强大优势。【关键词】社区中医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医疗卫牛.工作中非常...
学习中医十大误区-中医爱好者交流版-复兴中医网中国优秀中医药网站中医论坛中医养生中医专业交流伤寒(LearnthetenmajormistakesinChineseMedicine一TCMenthusiastsexchangeEdition一ChinesemedicinewebsiteofChinesemedicinerehabilitationforLearningChinesetenerrors-Chineseversion-loverstoreviveChinesenetworkChineseexcellentChinesemedicinewebsiteTCMTCMforum||TCMprofessionalexchange|typhoid-Poweredby...
王琦《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中国中医药报作者:中国中医药报编者按: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4月9日,《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文件,旨在为体质辨识及与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使体质分类科学化、规范化。该标准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
---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附件2:---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全省中医临床人员”读经典、做临床理论考核复习题纲《伤寒论》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伤寒的涵义。2.掌握六经辨证的基本概念,六经病的主要脉证、传变规律及治疗法则。3.了解《伤寒论》的沿革。4.了解《伤寒论》的学术渊源与学术成就。[学习内容]1.《伤寒...
粹中医,健康中t中医药在眼科的应用松春坩中医院眼科韩光摘要中医眼科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它积淀了我国人民几千年来与眼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是历代医家尤其是眼科医家的智慧结晶,是中医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基础理论上结合眼部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与五脏六腑、经络的关系,研究眼的生理、病理以及眼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辨证、治疗与预防的专门学科。它的任务是防治眼病,维护人体视觉器官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