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的中医辨证护理对策及健康指导【摘要】目的探讨消渴的屮医辨证护理对策及健康指导对消渴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医辨证与施护及合理的健康指导治疗消渴病患者116例,总结其临床效果。结果中医护理方案及健康指导实用性强,116例消渴病患者治疗后收到满意疗效。其中,显效73例,有效3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达92.2%。结论应用中医护理方案并开展健康指导,有效地提高消渴病牛存质量,延缓并发症,临床可积极推广。【关键词...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门诊)内分秘科中医临床路径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一、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渴病(TCD编码:BNV060)o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2型糖尿病(ICDJO编码:E11.902)o(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ZYYXH/T3.1—3.15—2007)o(2)西陕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一、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屮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渴病(TCD编码:BNV06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2型糖尿病(ICD-10编码:E11.902)(-)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指南》(ZYYXII/T3.1〜3.15—20071(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冬中国2型糖尿病病防治指南(2007年)2•证候诊断参照屮华屮医药...
消化性溃疡胃镜相与中医胃皖痛相关性探讨沈静(云南省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云南昆明650021)【中图分类号】R2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1-0394-02消化性溃痢pepticulcer)是消化内科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指发牛在胃与十二指肠的溃疡,多认为胃酸、胃蛋白酶对黏膜的自身消化是其主要的发病机制。中医学把木病归属于“胃皖痛”范畴。为探讨消化性溃疡在胃镜下的表现与中医胃胶痛不同证型之间的关系,以期在中医宏...
系统中医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广丙桂平市中医医院骨一科537200【摘要】目的探讨系统中医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在我科行髋关节置换术的8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进行系统中医护理,分别在术前和术后6个月收集资料。根据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和Burthe指数评分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o结论:系统中医护...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一、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痹病(TCD编码:BNV09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编码:M17.901)。(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制定的《骨关节诊治指南》。2.疾病分期(1)早期(2)中期(3)晚期3.证候诊断...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一、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痹病(TCD编码:BNV09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编码:M17.901);(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制定的《骨关节诊治指南》;2.疾病分期(1)早期(2)中期(3)晚期3.证候诊断...
电针配合红外线治疗面瘫中医护理【中图分类号】R745.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189-02面瘫是临床常见病之一,是一种突发性的,以颜面部表情肌肉群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为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周围神经面瘫。中医称“口眼歪斜”,西医称“周围性面神经炎”,其发病与受凉、劳累、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2006年2月-2009年5月我科共治疗8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针刺及红外线照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稳心颗粒对中医不同证型室性早搏疗效的临床观察袁海洋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中医院463700【摘要】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不同中医证型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入选室性早搏患者共120例,辩证为五个证型,其中气阴两虚33例,心肾不交18例,肝肾阴虚16例,阳虚湿阻24例,气滞血瘀29例,均服用稳心颗粒,每次1袋,每日3次,疗程4周。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作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症候疗效判定,疗程结束后各型Holter.临床症候疗效比较。结果稳心...
胃炎治疗中应用中医疏肝法的价值探讨刘德昭(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中医院617200)【摘要】目的:探讨胃炎治疗中应用中医疏肝法的价值。方法:资料选自20□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胃炎患者M2例,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中医疏肝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SAS与SDS的评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l...
网络环境下新媒体工具在中医妇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新技术逐渐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多个领域,网络环境下新媒体工具的出现为中医妇科学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文章介绍了在网络环境下基于创新型研宄生培养模式的理念,将新的教学方法引入中医妇科学教学中,转变现行的教学模式,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工具建立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局限...
王友仁主任医师中医按摩取穴经验王友仁主任医师中医按摩取穴经验王海龙指导老师:王友仁摘要:2010年4月始,笔者有幸师从于我院知名专家王友仁主任医师,受益良多。尤其王老临证取穴思路开阔,独具特色。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王老取穴经验:1.按摩取穴须以经络为纲,贵在精准。2.按经络循行辩明证型,选取本经腧穴施治。3.根据经脉同名,其气相应,选用同名经相关腧穴。4.阴阳互根互用,重视经脉表里阴阳间的络属与关联。5.特...
当代中医文化学发展的时代构想左军李忠威张文钊袁纲通讯作者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摘要】华夏五千年,悠悠药草香。中医文化千年传承,博大精深。自鸦片战争虽发展滞缓,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越加重视中医文化事业的发展,在加之三十年来中医文化学理论的提出,其所包含的中医文化学的理论基础,学科内涵,研究模式等内容,使中医文化学逐步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式,学科体系更加立体、完整。【关键词】中医;...
体外碎石并中医治疗尿石症201例【摘要】目的总结体外碎石并中医治疗尿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体外冲击波碎石和中医辨证施治石淋理论。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后利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对201例尿石症病人进行排石治疗。结果治愈171例,好转22例,无效8例,治愈率85.07%;总有效率96%。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并中医治疗尿石症的临床疗效显著,治愈率高。【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碎石并中医治疗;尿石症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
糖尿病足的中医护理进展艾莉蓉兰燕(广丙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中医医院541002)【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3-0369-02糖尿病足(diabeticfoot.DF)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截肢率、高病死率等特点。临床上以肢端麻木、感觉异常、疼痛、溃疡或坏疽为特征,属于中医“脱疽”、“血痹”之范畴。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也有增加趋势[1]。中医护理...
糖尿病患者中医护理临床效果观察姬晓芳姬晓芳(太原市中医医院山西太原030009)【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中医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013年收治的15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有患者75例患者行中医护理,对照组75例患者行西医护理,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采用中医护理的患者在出院后血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即观察组血糖控制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1.33%,两组间差异具有...
探讨中医辨证护理在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段雪琴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中医医院河南商丘476000【摘要】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护理在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绞痛患者12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心绞痛患者62例。给予对照心绞痛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心绞痛患者中医辨证护理。比较两组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绞痛患者在护理效果方面的总有效...
探讨脑血栓患者的中医治疗效果范士秋(黑龙江省绥棱林业局医院152200)【摘要】目的研究脑血栓患者接受中医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的140例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68例使用西医疗法,观察组72例则是采取中医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牛存率为98.61%,对照组的生存率为97.06%结论中医疗法在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中属于比较优秀的方法,对患者的牛存...
探讨癌症中医治疗中的几个问题王沈玉(辽宁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辽宁沈阳110042)【中图分类号】R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01-0256-021整体观念、辨证施治中医认为,人体各组织器官在牛理上相互协调作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且机体又会随着自然环境、情志等变化而产牛牛理和病理方面的改变。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根据不断变化的病情而随时调整理法方药,是中医临床治疗学的精髓。在癌症的治疗过程中,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