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14光现象与社会生活(原卷版)1.认识生活中常见光现象;2.了解生活中的光现象与光现象规律之间的关系;3.了解人们认识和利用光现象例子;4.建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思想。一、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通常简称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是光现象基础,所有光现象都是在光的直线传播基础上展开的,没有光的直线传播就没有光现象的理论结构。光的直线传播性质,在我国古代天文历法中得到了广泛的应...
考点1.14光现象与社会生活(解析版)1.认识生活中常见光现象;2.了解生活中的光现象与光现象规律之间的关系;3.了解人们认识和利用光现象例子;4.建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思想。一、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通常简称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是光现象基础,所有光现象都是在光的直线传播基础上展开的,没有光的直线传播就没有光现象的理论结构。光的直线传播性质,在我国古代天文历法中得到了广泛的应...
考点1.13光学作图(原卷版)1.了解光学作图的基本要求和步骤;2.熟悉光学作图的主要内容和各类型作图的要领;3.通过光学作图加深对光学知识的理解;4.知道光学作图考点和考向。1.小孔成像(1)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例证。如图,物体发出的光通过小孔投射到后面的屏上,形成左右相反、上下倒置的实像。这就是小孔成像。(2)小孔成像的规律是: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所成的像是放大的(放大、缩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所成的...
考点1.13光学作图(解析版)1.了解光学作图的基本要求和步骤;2.熟悉光学作图的主要内容和各类型作图的要领;3.通过光学作图加深对光学知识的理解;4.知道光学作图考点和考向。1.小孔成像(1)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例证。如图,物体发出的光通过小孔投射到后面的屏上,形成左右相反、上下倒置的实像。这就是小孔成像。(2)小孔成像的规律是: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所成的像是放大的(放大、缩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所成的...
考点1.12光现象类型的判断(原卷版)1.认识生活中常见光现象;2.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现象;3.会分析生活中常见光现象的类型;4.掌握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现象。1.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我们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1)光线是人们为了表征光的传播而引进的一个抽象工具,它是一个理想模型,而不是真...
考点1.12光现象类型的判断(解析版)1.认识生活中常见光现象;2.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现象;3.会分析生活中常见光现象的类型;4.掌握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现象。1.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我们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1)光线是人们为了表征光的传播而引进的一个抽象工具,它是一个理想模型,而不是真...
考点1.11热机与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原卷版)1.认识能量的不同形式。了解不同形式能量和生产、生活的联系;2.了解能量的转化和转移;3.了解做功与能量转化或转移的关系;4.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认识热机工作过程中能量转化特点;5.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从日常生活中,分析能量的转化现象;6.知道能量的转化或转移具有方向性。1.热机(1)热机: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叫热机。热机的种类:分为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内...
考点1.11热机与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解析版)1.认识能量的不同形式。了解不同形式能量和生产、生活的联系;2.了解能量的转化和转移;3.了解做功与能量转化或转移的关系;4.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认识热机工作过程中能量转化特点;5.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从日常生活中,分析能量的转化现象;6.知道能量的转化或转移具有方向性。1.热机(1)热机: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叫热机。热机的种类:分为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内...
考点1.10比热容与热值的概念及其相关计算(原卷版)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2.会利用比热容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3.正确理解热值的概念,知道热值是表示燃料燃烧特性的物理量;4.会进行比热容、热值的相关计算;5.会进行热效率的计算。1.比热容(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温度和吸热、放热的多少无关。(2)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
考点1.10比热容与热值的概念及其相关计算(解析版)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2.会利用比热容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3.正确理解热值的概念,知道热值是表示燃料燃烧特性的物理量;4.会进行比热容、热值的相关计算;5.会进行热效率的计算。1.比热容(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温度和吸热、放热的多少无关。(2)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
考点1.9温度、内能与热量(原卷版)1.认识物体的内能;2.了解影响物体的因素;3.了解温度、内能与热量三者之间的关系;4.知道物体内能的改变与物体温度和热量的关系。1.物体的内能(1)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内能。(2)影响内能的因素:温度、质量、材料、状态等因素。(3)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2.对物体内能的认识理解物体内能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内能是指物体的内能,不是分子的,...
考点1.9温度、内能与热量(解析版)1.认识物体的内能;2.了解影响物体的因素;3.了解温度、内能与热量三者之间的关系;4.知道物体内能的改变与物体温度和热量的关系。1.物体的内能(1)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内能。(2)影响内能的因素:温度、质量、材料、状态等因素。(3)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2.对物体内能的认识理解物体内能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内能是指物体的内能,不是分子的,...
考点1.8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原卷版)1.了解物体内能和热量的概念;2.理解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3.会辨别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4.了解在社会实践中,人们利用内能的改变为人类活动服务的事例。1.物体的内能(1)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内能。(2)影响内能的因素:温度、质量、材料、状态等因素。(3)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1...
考点1.8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解析版)1.了解物体内能和热量的概念;2.理解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3.会辨别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4.了解在社会实践中,人们利用内能的改变为人类活动服务的事例。1.物体的内能(1)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内能。(2)影响内能的因素:温度、质量、材料、状态等因素。(3)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1...
考点1.7分子热运动理论(原卷版)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2.理解分子热运动理论的含义;3.了解分子热运动的特点,建立分子动理论的观点;4.了解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特点;5.能用分子热运动理论分析自然界中一些简单的热现象。1.分子热运动(1)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物质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2)分子...
考点1.7分子热运动理论(解析版)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2.理解分子热运动理论的含义;3.了解分子热运动的特点,建立分子动理论的观点;4.了解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特点;5.能用分子热运动理论分析自然界中一些简单的热现象。1.分子热运动(1)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物质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2)分子...
考点1.6热学实验探究(原卷版)1.知道三个热学实验的基本内容和实验技巧;2.了解实验的器材、方法、步骤和思路;3.会解答三个热学实验过程中常见的问题。1.探究晶体(固体)熔化规律【实验目的】探究晶体熔化规律。【实验器材】铁台架、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试管、晶体(冰块)、温度计、秒表、水。【实验步骤】一、按图组装器材。二、把晶体放入试管中,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三、用酒精灯给晶体加热,记录加热开始...
考点1.6热学实验探究(解析版)1.知道三个热学实验的基本内容和实验技巧;2.了解实验的器材、方法、步骤和思路;3.会解答三个热学实验过程中常见的问题。1.探究晶体(固体)熔化规律【实验目的】探究晶体熔化规律。【实验器材】铁台架、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试管、晶体(冰块)、温度计、秒表、水。【实验步骤】一、按图组装器材。二、把晶体放入试管中,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三、用酒精灯给晶体加热,记录加热开始...
考点1.5物态变化与生活(原卷版)1.了解物态变化在生活中常见的应用实例;2.认识物态变化与生活的关系;3.了解人类认识自然、应用科学的过程。1.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放热物态变化过程伴随着吸放热,这一规律也可以从生活中得到体验。虽然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放热规律可以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但终归不是理解这一规律的最好方法。对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物质形态,从分子间隙角度,姑且可以认为固体最小、液体较大、气体最大;物态...
考点1.5物态变化与生活(解析版)1.了解物态变化在生活中常见的应用实例;2.认识物态变化与生活的关系;3.了解人类认识自然、应用科学的过程。1.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放热物态变化过程伴随着吸放热,这一规律也可以从生活中得到体验。虽然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放热规律可以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但终归不是理解这一规律的最好方法。对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物质形态,从分子间隙角度,姑且可以认为固体最小、液体较大、气体最大;物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