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3.5欧姆定律及相关计算(原卷版)1.理解欧姆定律;2.能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答问题;3.会运用图像反映的物理量的变化规律,会用图像分析解答问题;4.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养成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一、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公式:I=UR,其中:U为电源电压,单位为伏(V);I为通过导体的电流,单位为安(A);R为导体的电阻...
考点3.5欧姆定律及相关计算(解析版)1.理解欧姆定律;2.能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答问题;3.会运用图像反映的物理量的变化规律,会用图像分析解答问题;4.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养成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一、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公式:I=UR,其中:U为电源电压,单位为伏(V);I为通过导体的电流,单位为安(A);R为导体的电阻...
考点3.4串、并联电路电流与电压关系(原卷版)1.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2.通过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过程,体验的方法、步骤和态度;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出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3.会利用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解答相关问题;连接电压表;4.能正确使用电压表测量用电器两端电压。一、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1.提出问题: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有什么关系?2.猜想或假设:你认为串联电路中各...
考点3.4串、并联电路电流与电压关系(解析版)1.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2.通过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过程,体验的方法、步骤和态度;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出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3.会利用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解答相关问题;连接电压表;4.能正确使用电压表测量用电器两端电压。一、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1.提出问题: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有什么关系?2.猜想或假设:你认为串联电路中各...
考点3.3电路基本物理量及其测量(原卷版)1.知道电流形成的条件,电流的方向;电压的作用及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2.了解电流的单位及生活中常见用电器的电流大小;3.认识电流表的量程、分度值;电压;家用电器的电压值;电压表;电阻的概念;4.能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正确连接变阻器;5.理解电阻的...
考点3.3电路基本物理量及其测量(解析版)1.知道电流形成的条件,电流的方向;电压的作用及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2.了解电流的单位及生活中常见用电器的电流大小;3.认识电流表的量程、分度值;电压;家用电器的电压值;电压表;电阻的概念;4.能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正确连接变阻器;5.理解电阻的...
考点3.2电路识别与电路设计(原卷版)1.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串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2.了解开关在电路中不同位置的作用,生活中串并联电路情况;3.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进行电路识别;4.能按要求设计简单的串并联电路。1.串联电路: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特点是:流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也流过另一个。在串联电路中,闭合开关,两只灯泡同时发光,断开开关两只灯泡都熄灭,说...
考点3.2电路识别与电路设计(解析版)1.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串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2.了解开关在电路中不同位置的作用,生活中串并联电路情况;3.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进行电路识别;4.能按要求设计简单的串并联电路。1.串联电路: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特点是:流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也流过另一个。在串联电路中,闭合开关,两只灯泡同时发光,断开开关两只灯泡都熄灭,说...
考点3.1摩擦起电与电荷(原卷版)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会运用摩擦起电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导体和绝缘体;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自然界中电荷的种类和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3.知道验电器的构造、作用及其工作原理,知道电荷量及其单位;知道原子及其结构,知道摩擦起电的本质;4.了解电荷的定向移动和自由电子。一、两种电荷1.物体带电:摩擦过的物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电。带电物体(带电体)的基本...
考点3.1摩擦起电与电荷(解析版)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会运用摩擦起电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导体和绝缘体;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自然界中电荷的种类和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3.知道验电器的构造、作用及其工作原理,知道电荷量及其单位;知道原子及其结构,知道摩擦起电的本质;4.了解电荷的定向移动和自由电子。一、两种电荷1.物体带电:摩擦过的物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电。带电物体(带电体)的基本...
考点03数词和主谓一致一、数词数词是历年各省市中考必考知识点。从考查形式看,一般有单项选择、完形填空、词语运用等。所占分值通常为2~4分。从命题意图看,侧重考查考生的具体语言环境中使用数词的能力。1.基数词;2.序数词;3.分数。数词的分类:数词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基数词表示数目的多少。序数词表示事物的先后顺序,往往与定冠词the连用。考向一:基数词的构成(1)0—12单独记。如:zero,one,two,three等。(2)13—19...
考点03数词和主谓一致一、数词数词是历年各省市中考必考知识点。从考查形式看,一般有单项选择、完形填空、词语运用等。所占分值通常为2~4分。从命题意图看,侧重考查考生的具体语言环境中使用数词的能力。1.基数词;2.序数词;3.分数。数词的分类:数词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基数词表示数目的多少。序数词表示事物的先后顺序,往往与定冠词the连用。考向一:基数词的构成(1)0—12单独记。如:zero,one,two,three等。(2)13—19...
考点2.13浮力及其计算(原卷版)1.了解:浮力产生的原理。2.会:进行浮力的相关计算。3.理解: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4.掌握: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相关计算;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探究。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是液(气)体。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就是浮力。4.影响浮...
考点2.13浮力及其计算(解析版)1.了解:浮力产生的原理。2.会:进行浮力的相关计算。3.理解: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4.掌握: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相关计算;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探究。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是液(气)体。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就是浮力。4.影响浮...
考点2.11液体压强(原卷版)1.知道液体压强的产生;2.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3.知道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4.认识连通器及其应用;5.会计算液体的压强。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2.液体压强的测量:使用压强计。3.液体压强的规律:(1)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如图一所示);(...
考点2.11液体压强(解析版)1.知道液体压强的产生;2.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3.知道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4.认识连通器及其应用;5.会计算液体的压强。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2.液体压强的测量:使用压强计。3.液体压强的规律:(1)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如图一所示);(...
考点2.10固体压强及其计算(解析版)1.了解压力的概念;2.理解压强的概念;3.会计算压强;4.认识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1.物体所受的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压强用来比较压力产生的效果,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F/S。p—压强(单位:帕斯卡,符号:Pa);F—压力(单位:牛顿,符号:N);S—受力面积(单位:平方米,符号:㎡)。2.对于压强的定义,应当着重领会四个要点:⑴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
考点2.8质量与密度的概念及相关计算(原卷版)1.了解质量单位及其换算;物质密度是物质的基本特征;2.理解质量的概念、密度的概念;3.会解析有关密度的计算。一、质量1.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m”表示。2.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换算关系:1t=1000kg,1kg=1000g,1g=1000mg。3.质量性质: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
考点2.8质量与密度的概念及相关计算(解析版)1.了解质量单位及其换算;物质密度是物质的基本特征;2.理解质量的概念、密度的概念;3.会解析有关密度的计算。一、质量1.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m”表示。2.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换算关系:1t=1000kg,1kg=1000g,1g=1000mg。3.质量性质: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
考点2.6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原卷版)1.理解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3.理解惯性概念及其应用;4.了解影响物体惯性大小的因素。1.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概括、推理得出的,不可能用实验直接来验证。(2)牛顿第一定律对任何物体都适用,不论固体、液体、气体。(3)力是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