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中国文学”的相关文档,共56条
  •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

    辛弃疾词的艺术特色一次机缘巧合偶与朋友对诗时,朋友说:我对的诗,您对的是词,一阵诧异之后我便查阅了有关的许多资料和大家一起分享: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而且唐代诗人在诗歌方面的成就也是令人瞩目的。鲁迅先生就曾经说过:“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作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诗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

    21.5 KB
  • 苏东坡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内容提要:苏东坡作为北宋文坛上的一位文学大家、一位多才多艺的全面手,少年得志,仕途沉浮一生,在跌宕起伏的人生沧桑里,不断思考人生,感受生命况味,不断去博爱人世万象,将文学生涯不断推向辉煌的境地。他,不只固守于文学体式的传统界限,凭借自己天才般的文学创造力,在文学的诸多领域全面突破:在诗歌方面,他“以文为诗”,将散文的笔触和深妙的哲理议论融会在诗歌里;在词体方面,他“以诗为词”,将词...

    22 KB
  • 诗经国风-诗经国风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

    诗经国风-诗经国风《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国风周南。《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国风周南》是《诗经国风》中的部分作品。为周朝时期采集的诗篇。因在周王都城的南面而得名。同时“南”又是方位之称。在周代习惯将江汉流域的一些小国统称之“南国”或“南土”。“南邦”等。所以诗的采集者便将采自江汉流域...

    34 KB
  •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

    讲给中国孩子的文学经典(试题)1、“女娲补天”和“后羿射日”歌颂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赞美的却是人类自己。2、人们总是称自己为________子孙。3、“五经”是指_____时期的五本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尚书》周文中还有一篇《_____》,据说是周公的谈话记录。5、___、___、___指的是《诗》的问题分类;赋、比、兴说的是《诗》的___________。6、《小雅》中有一些从军诗歌...

    20 KB
  • 百年中国文学经典作品

    1.白鹿原——陈忠实2.北岛诗选3.北方的河——张承志4.边城——沈从文5.财主底儿女们(上下)——路翎6.骆驼祥子——老舍7.尝试集——胡适8.沉沦——郁达夫9.城南旧事——林海音10.彷徨——鲁迅11.芙蓉镇——古华12.干校六记——杨绛13.古船——张炜14.郭小川诗选15.红高粱——莫言16.呼兰河传——萧红17.家(激流三部曲之一)——巴金18.毛泽东诗词选19.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张贤亮20.呐喊21.倪焕之——叶圣陶22.女...

    15 KB
  • 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春节大联欢

    百花迎春2012年中国文学艺术界春节大联欢“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大联欢,是全国文艺工作者一年一度的“全家福”。2012年的大联欢共分为序“龙腾新春”、“高原格桑美”、“江淮杜鹃秀”、“海南木棉红”、“燕赵太平颂”和尾声“中国万岁”6大板块,以东、南、西、北4个文化风貌各异的省区为线。地域文化与名家绝艺结合,民族经典与流行时尚交融,老中青艺术家同台,尽显文艺界“百花迎春”的风采,全面展示一...

    108.5 KB
  • 90年代中国文学话语的八大特征

    90年代中国文学话语的八大特征提要:“90年代”这一语汇不只是一个时间概念,它更是一种时代风尚、潮流、趋势等诸种特征的总汇。90年代中国文学话语的特征是:1.话语格局的多样化;2.语境的碎片化;3.话语关系的演变,即作者写作与读者阅读的关系,就是作者是以教化、训诫、鼓励读者为己任;4.批评的尴尬,它难以使作者满意又对读者有教益;5.文学的图像化追求;6.政治话语支配转为商业话语的渗入;7.深度美学转为“镜式”美学;...

    37.5 KB
  • “魏晋风骨”——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精神

    omm“魏晋风骨”——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精神□王玉洁“风骨”作为《文心雕龙》里的审美理想,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具体表现:是先进知识分子精神品格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在“民本”思想上的追求实现理想的奋斗精神和在受压抑而理想得不到实现时的抗争精神,它体现了我们民族的高风亮节、铮铮铁骨。在历代文学史上,对“风骨”的倡明总是产生于文坛索漠、媚俗之风日炽的背景下,“风骨”一直都是与荡涤柔靡的文风、复归英...

    17.43 KB
  • 20世纪中国文学与研究中现代性问题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问题■李扬《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第1期青年视点-中国文学与现代性摘要: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研究已经有了30年的历史,它对中国现代文学精神的阐释及其对文学的政治层面的有意忽略开拓了研究者的视界,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提供了一道独特的景观。论文在讨论运用这一视角研究中国文学所取得的成就的同时,也对这一研究所表现出来的局限性进行了初步反思,这主要表现在:对现代...

    34.5 KB
  • 中国文学简史自己喜欢的摘录和心得

    中国文学简史自己喜欢的摘录和心得:1.荒草迷离土一堆,坟前古木亦凋衰。传留千载英魂渺,每到都君一泪垂.---吊左丘明墓2.<庄子与惠施的故事>有四个关于他们的故事。其一是,庄周惠施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说,鱼儿游来游去,他们很快乐。惠子说,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回道,你不是我,...

    176.5 KB
  •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重点中国文学

    2017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重点:中国文学第六节:中国文学1、《诗经》:第一部诗歌总集,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风》《雅》《颂》2、《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3、诸子散文:《论语》、《孟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4、屈原:《楚辞》--代表文章《离骚》5、吕不韦《吕氏春秋》和李斯《谏逐客书》;司马迁《史记》和班固《汉书》6、建...

    15.33 KB
  • 中国文学中精灵形象的演变与发展

    中国文学中精灵形象的演变与发展中国文学中的精灵形象可谓源远流长。就其种类来说,可分为动物精灵、植物精灵、工具精灵、艺术品精灵等。先秦至唐文学出现了一系列动物精灵形象,如狐狸精灵、老虎精灵、大龟精灵、猿猴精灵、猪精灵、龙精灵、蛇精灵、猩猩精灵、白鹄精灵、蚂蚁精灵等。这些动物精灵大多被拟人化,具有人的思想和情欲,或具有神奇的力量,充满浪漫幻想与神话色彩。先秦神话传说和诸子散文便出现一些动物...

    44 KB
  • 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民俗学语境

    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民俗学语境【摘要】:晚清和五四这两个阶段确立了中国现代性由器物、政体到精神文化,由“强国保种”到“新民”再到“立人”的启蒙主义价值体系的架构,而此期的文学则感性地体现了晚清至五四中国现代性发生和构建的历史过程,也因此被称作启蒙文学。启蒙价值体系中的“种”、“民”、“人”、“国民性”等概念则暗含了民俗学的研究范畴,“强国保种”到“新民”再到“立人”的启蒙主义价值的渐...

    15.5 KB
  • 全球化时代英语的普与与中国文学批判话语的建构1

    全球化时代英语的普及和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外国语论文-外国语文学论文时间:2009-07-2317:52:未知作者:admin点击:54次提要:探讨全球化这个现象已成为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前沿理论课题。本文从全球化时代英语的普及以及对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冲击入手,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既迎接全球化的挑战,掌握英语这一文化传播工具,同时又在与西方学术界的交流中借助英语这一工具提提要:探讨全球化这个现象已成为整...

    39.5 KB
  • 汉字与中国文学体裁的起源

    汉字与史诗、戏剧的起源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史诗?朱光潜先生早在三十年代就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令人深思的回答,他认为,史诗都发源于神话,而且神话是民族的婴儿时代的产物。因为“中国是一个早慧的民族,老早就把婴儿时代的思想信仰丢开,脚踏实地地过成年人的生活”1。所以,中国没有史诗,“自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这个答案一语道出了神话与史诗之间的特殊关心以及中华民族在思维上的特点。但是,正如朱光潜先生...

    40.5 KB
  • 第三章中国文学常识

    一、中国古代文学古代神话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尤等。(一)先秦文学1、概述先秦即指公元前211年秦朝统一以前的历史是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生和初创的时期;先秦文学大致上可分为夏商、西周春秋和战国三个阶段;先秦文学主要由上古歌谣和神话、《诗经》、先秦散文、楚辞构成。儒家经典“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

    108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