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中国文学”的相关文档,共56条
  • 中国文学论文两都赋的创作背景体制及影响3

    《两都赋》的创作背景、体制及影响一、《两都赋》体制溯源清程廷祚《骚赋论》云:若夫体爭与物,《风》之《驷》,《雅》之《车攻》、《吉日》,田猎之祖也;《斯干》、《灵台》,宫殿、苑囿之始也;《公刘》之“豳居允荒”,《绵》之“至于歧下”,京都之所由来也。程氏的见解是很精辟的。但陈氏只从内容方而说,并没有考虑到这些不同题材、内容的赋作体制上的特征。如果将二者结合起来考虑,情形就会小有不同。从京都赋的内容...

    37 KB
  • 中国文学论文两都赋的创作背景体制及影响

    《两都赋》的创作背景、体制及影响史》即已指出这一点),节奏步武从容,和銮相鸣,可谓金声玉振,有庙堂朝仪的风度。在结构上,《两都赋》对《子虚》、《上林》也有突破,上文已言及。下面再看看其结尾上的创意。作为全赋的结束,《东都赋》末尾不是在两都宾“矍然失容,逡巡降阶,@(12)然意下,捧手欲辞”之后即结束,下而接上说:“主人曰:复位,今将授予以五篇之诗。”大约是考虑到下而即录附诗,会使结尾割裂而失去风韵...

    24.5 KB
  • 霍米183;巴巴后殖民理论对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启示

    霍米巴巴后殖民理论对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启示【摘要】后殖民理论是多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的集合性话语。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的“混杂”和“第三空间”理论,是后殖民理论中一种着意于建构新的批评话语的文化存活策略。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文化身份的建构一直是困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重要问题。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是由于我们走出去的目的和他者的期待之间的端口不对接。霍米?巴巴的“混杂”和“第三...

    31.71 KB
  • 哈尼族昂马突的传播现状及影响中国文学论文

    哈尼族“昂马突”的传播现状及影响_中国文学论文一、哈尼族昂玛突祭寨神仪式的现状昂玛突对哈尼族人来说是充实、忙碌的。大清早,村中的年轻人在老人的指点下,砍来一些新竹子,在寨门入口处,路的两边立起两棵竹竿,中间横放一个竹竿,上挂一些纸片,分别表示月、十二生肖等象征性祭物,这就是哈尼人在献祭寨神时的立寨门。寨门作为以村寨为中心的人鬼之间界限的重要标志,成为人们不可越过的界碑。这个寨门的确立...

    16 KB
  • 文学革命与梁启超对中国文学审美意识更新的贡献(节选)

    文学革命与梁启超对中国文学审美意识更新的贡献(节选)【标题】文学革命与梁启超对中国文学审美意识更新的贡献(节选)【标题注释】课题项目:浙江省“十五”规划课题“梁启超文艺美学思想与现代价值研究”(NO2WX4);浙江省教育厅课题“梁启超与20世纪中国文论”(2002XP59)。【作者】金雅【作者简介】杭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12金雅(1965-),女,浙江台州人,杭州师范学院副教授,浙江大学文艺学博士生,主...

    31.33 KB
  •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王剑锋张宪峰蒋长鸿摘要:全球化发展使得世界各国经济、文化逐渐融为一体,文化的“引进来”与“走出去”是各国面临的重大挑战。文化属于国家实力体现,如果处理不好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间的关系,国家将在全球竞争中处于劣势。中国文学历经千年而熠熠生輝,是世界上唯一未曾出现断层的文明。为了使得中华文学走向世界,提升国家竞争软实力,有必要进一步分析中国文学“走出去”...

    16.8 KB
  • 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问题与反思

    ---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问题与反思摘要: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学,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文学文化的成功,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中国文学何时才能像中国产品一样走出世界成为一个切实的问题,中国文学的走出不仅仅是翻译的问题,更多的是在强势文化中占据自己的地位。我们分析了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的意义和历程,并提...

    22.5 KB
  • 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问题以及反思

    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问题以及反思刘蕾东平高级中学摘要: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新时期发展综合国立的一项重要国策,通过文化出U,使我国又一次在世界范围内起到影响作用,在世界文化舞台发光出彩。本文简介了什么是屮国文学文化,明确了文化走出去的现实意义,并针对现阶段文化走出去的现状及阻碍,提出解决对策,帮助我国的文学文化更好的发展。关键词: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问题对策;作者简介:刘蕾(2000.08),女汉族...

    22.5 KB
  • 高一作文中国文学亟待进步800字

    高一作文中国文学亟待进步_800字有作家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我国应该设立一个世界性文学奖项----李太白文学奖。我对于这个设想感到诧异,设立这一个奖项有益也有弊,但是最终一定会不断向”变质“发展,最终成为一个”变质“的文学奖,用中国人的眼光评判世界文学过于片面,以狭隘的眼光和一个奖项来争夺世界文学话语权,这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且弊大于利。首先,这个奖项会使中国文学走上商业文学的道路。放眼纵观...

    13.75 KB
  • 新时代中国文学发展的新里程碑

    新时代中国文学发展的新里程碑张丽军8月16日,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发布公告,梁晓声的《人世间》、徐怀中的《牵风记》、徐则臣的《北上》、陈彦的《主角》和李洱的《应物兄》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至此,万众瞩目的、具有国家最高文学荣誉的茅盾文学奖尘埃落定,花落五家。茅盾文学奖评奖结束了,但是对本届茅奖作品的阅读、思考、对话和阐释,才刚刚开始。茅奖不应该仅仅是文学创作者、研究者的专利,更应...

    20.38 KB
  • 试论中国文学中官本位思想及其文化内涵

    古代的华夏民族生长发育在一种四周封闭的“大陆——海洋型”地理环境中,阻断了中国同外部世界更多的交往,加Z优越的农耕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立发展、自成体系、早熟的农耕文明,自秦以来,在政治上沿袭封建君主政治体制,在思想文化上也厉行严格的专制制度,严重地控制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人生,深刻地影响到了他们的创作,进而对整个中国古代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拥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和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

    42 KB
  • 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试卷问题详解

    2005年对外汉语中国文化试卷答案一,1,旧2,金3,《礼记》4,泰5,君为轻6,书7,五服8,乐府9,关羽10,孝文11,王右军12,清明节13,唐14,郦道元15,朱雀16,利玛窦17,非18,乾隆19,190520,恒21,泼水节22.宣23,郭沫假如24,优生25,澳门特殊行政二,26B27B28C29A30C31A32B33D34D35A36C37C38A39A40D41A42A43B44C45D46A47A48C49D50B三,名词说明1,三纲五常——中国封建社会根本道德规X;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

    146.17 KB
  • 中国文学中“孤独”与“荒诞”问题(1)

    中国文学中“孤独”与“荒诞”问题(1)20世纪中国文学具有存在主义倾向是目前学界已有的见识。(1)但将存在主义视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种世纪性思潮却是有待开掘的话题。有鉴于此,笔者从创作主题入手即阐明“荒诞生存中的孤独存在”是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主题话语,以此作为对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总体性论述的先行性探询。一荒诞意识是有史以来人类存在的一种恒久的情感体验。自人类反身究问“我...

    27.88 KB
  • 20世纪中国文学民间化走向的下现当代文学论文

    20世纪中国文学民间化走向的反思(下)_现当代文学论文列宁一个民族两种文化的论断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民间文化和统治阶级文化的不同,但在同一文化传统中,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在根本上却是相同的。胡风以自己的文学生命为代价所捍卫的正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方向,但在强大的浪潮面前,却终归失败。三走向民间的另一个结果是放弃启蒙,迎合大众,导致知识分子价值和主体地位的失落,导致中国...

    30.5 KB
  • 20世纪中国文学民间化走向的下当代中国论文

    20世纪中国文学民间化走向的反思(下)_当代中国论文列宁一个民族两种文化的论断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民间文化和统治阶级文化的不同,但在同一文化传统中,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在根本上却是相同的。胡风以自己的文学生命为代价所捍卫的正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方向,但在强大的浪潮面前,却终归失败。三走向民间的另一个结果是放弃启蒙,迎合大众,导致知识分子价值和主体地位的失落,导致中国文...

    30.5 KB
  • 20世纪中国文学民间化走向的上现当代文学论文

    20世纪中国文学民间化走向的反思(上)_现当代文学论文内容提要:五四新文学运动宣告了现代知识分子话语的胜利,五四高潮过去之后,从“革命文学”到“文革文学”,新文学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却经历了一个一步步民间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给文学带来的后果是:一、否定五四文学精神,排斥西方文化,回归传统;二、放弃启蒙,迎合大众,导致知识分子主体地位和它所代表的现代性的失落;三、导致创作主体的多重分裂从而...

    24.5 KB
  • 小学语文中国文学常识100条速记口诀

    小学语文中国文学常识100条速记口诀小学语文|中国文学常识100条速记口诀先秦文学有两源,现实主义和浪漫。《诗经》分为风雅颂,反映现实三百篇;手法牢记赋比兴,名篇《硕鼠》与《伐檀》;浪漫主义是《楚辞》,《离骚》作者为屈原。先秦散文有两派,“诸子”、史书要记全。儒墨道法属诸子,各有著作传世间;儒家《论语》及《孟子》,墨家《墨子》见一斑;道家《老子》及《庄子》,法家韩非著名篇。历史散文有两体,...

    16.5 KB
  • 小学综合素质复习资料中国文学

    第三节中国文学一、中国古代文学(一)先秦文学先秦文学是指从远古时代到秦统-(前221年)以前的文学现象,它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春秋末战国时代)。在这-阶段里产生了很多优秀作品,是中国文学的源头。1.《诗经》《诗经》是我国第-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大量运用了赋、比、兴表现手法,开创了中国诗歌...

    49.6 KB
  • 小学综合素质复习资料4.3中国文学

    第三节中国文学一、中国古代文学(一)先秦文学先秦文学是指从远古时代到秦统-(前221年)以前的文学现象,它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春秋末战国时代)。在这-阶段里产生了很多优秀作品,是中国文学的源头。1.《诗经》《诗经》是我国第-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大量运用了赋、比、兴表现手法,开创了中国诗歌...

    71 KB
  • 王际真和乔志高的中国文学翻译

    王际真和乔志高的中国文学翻译夏志清【专题名称】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专题号】J3【复印期号】2011年06期【原文出处】《现代中文学刊》(沪)2011年1期第96~102页【英文标题】Wang激zhenandQiaoZhigao’sTranslationofChineseLiterature【作者简介】夏志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关键词】EE366UU1830624我以此文缅怀和纪念在英语世界推进中国文学事业的两位哥大人:王际真和乔志高。王际真(1899-2001),...

    43.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