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何以自信2015年11月29日08:16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必须坚持文化自信。如何理解文化自信的基础和源泉?如何认识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与紧迫性?如何明确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的路径与方式?本报今日刊发4篇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编者历史底蕴深厚现实基础扎实文化自信源于“古”成于“今”沈壮海文化自信既体现在对待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态度上,也体现...
中国文化概论总体整理笔记本学科主要内容:介绍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文化概念,介绍中国文化发生发展的历程及其规律、类型、特点、文化的基本精神,我们要考察古代的政治、经济、伦理、哲学、文学、历史学、科技、艺术、教育等。参考书目:1.《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下阴法鲁著2.《中国文化概论》王宁主编3《中国文化概论》金元浦编4《中国文化概论》李宗桂编5.《中国传统文化》张岂之编6《文化与价值》张岱年著...
绪论一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二:狭义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三: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专指精神产品四:文化内涵: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五: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标准课程编号:课程总学时:40课程学分: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文秘制定单位:人文学院制定时间:2014年7月一、课程总述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文秘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是一门兼顾历史的关于中国国别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课程。主要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悠久而丰富的文化内容,扩展知识,理清脉络,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在此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中国文化的继承...
中国文化概论-阶段测评11.单选题1.1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称为(文化现象)1.2在中国西北方向,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分割着东方与西方两大文化世界的是(帕米尔高原)1.3我国古代的灾害,最主要的是(旱灾)1.4不属于中国领属海域的是(黑海)1.5在蒙古高原最早出现的人群,文献史料记载为(𤞤狁)1.6底层文化的传承主要靠(口头)1.7曹魏时期淮河曾结冰,这时处于(第二个大的气候时期)1.8鲜...
中国文化概论一“文化”界说1、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既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2、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文化。特征:人类创造;后天获得;民族共有;延续性3...
中国文化概论一“文化”界说1、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既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2、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文化。特征:人类创造;后天获得;民族共有;延续性3...
中国文化概论(简答题与论述题)1.文化产品与文化观念的辨析:(1)文化观念指的是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而文化产品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2)可见,文化观念是一种思想,而文化产品是一种成品。(3)文化产品体现了某种文化观念,一定的文化观念只有通...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分类表类别名称国民经济行业代码一、文化艺术1.文艺创作、表演及演出场所文艺创作与表演—文艺创作服务—文艺表演服务—其他文艺服务艺术表演场馆2.文化保护和文化设施服务文物及文化保护—文物保护服务—民族民俗文化遗产保护服务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档案馆3.群众文化服务群众文化服务—群众文化场馆—其他群众文化活动其他文化艺术4.文化研究与文化社团服务社会人文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专业性团体*...
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论文征集启事一、论坛简介第十三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将于年1月9日在北京大学开幕论坛将以“中国精神与文化创新”为主题广邀文化产业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共聚探讨在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力量勃发要素与市场主体深耕化发展思路,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文化创新的路径与方略以及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的弘扬与...
精品word可编辑资料-------------英语---中国文化的一个毒瘤(转载)时间:2004-01-3118:02:55|[<<][>>]英语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毒瘤(转载)英语和汉语之比较从表述事物的清楚度上唯恐汉语要高那麽一点点;老外在交谈的时候,肢体语言相当丰富,而华人的肢体语言相对来说就要匮乏得多;何故?由于英语自身的特点,所以新事物的涌现总相伴着英文新词的产生,如火箭(ROCKET),运算机(COMPUTER等),可汉语就无须,不...
谈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的结合.doc谈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的结合作者:邵卫兰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年第17期[摘要]中国文化深层次渗透于汉语言中,使汉语成为中国文化的特殊标志,因而学习汉语必须深刻理解中国文化,树立文化习得意识,重视中国文化在汉语释义中的作用,以及汉语词语对中国文化内涵的依托。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具有渗透中国文化的意识,以提高汉语学习的效果。[关键词]中国文化对...
试析陈寅恪——孤独的中国文化“托命之人”(一)试析陈寅恪——孤独的中国文化“托命之人”(一)论文关键词:孤独文化独立自由论文摘要:作为中国文化的“托命之人”,陈寅格先生的文化态度与思想精神是一种学术态度和思想精神。在那样一个社会、政治、文化大转型的时代里,他选择远离政治权力风暴的中心,孤独地徜徉在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长河中,在已凝固的字里行间,窥测贯注于其间的生命律动。先生对于中国文化...
试析陈寅恪——孤独的中国文化“托命之人”.试析陈寅恪——孤独的中国文化“托命之人”论文关键词:孤独文化独立自由论文摘要:作为中国文化的“托命之人”,陈寅格先生的文化态度与思想精神是一种学术态度和思想精神。在那样一个社会、政治、文化大转型的时代里,他选择远离政治权力风暴的中心,孤独地徜徉在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长河中,在已凝固的字里行间,窥测贯注于其间的生命律动。先生对于中国文化而言,体...
试论周恩来在新中国文化领域的统战思想与实践摘要:周恩来一贯重视文化领域的统战工作。新中国建立后,他提出了积极扩大文化界统一战线、正确对待知识分子、繁荣文化事业等正确主张。他关心、重用和真诚帮助知识分子,在政治运动中尽力保护他们。周恩来文化统一战线思想与实践对新中国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调动了知识分子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至今仍对新时期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关键词:...
试论中国文化支撑对外汉语传播的可能性试论中国文化支撑对外汉语传播的可能性一、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分析在传播学的定义中,“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1]符号一般指人们共同约定俗成的,以任何形式来显示意义的标志物,即再这种标志物中可以感觉和体现指代的对象的意义。比如一提到“长城”,首先能感受到中国宏伟的气势,感受到古代中国劳动人...
试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世博契机及启示【论文关键词】文化软实力世博契机启示【论文摘要】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有利契机,可以扩大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世博科技,和推动群众文化发展。因此,把握世博契机,弘扬民族文化,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和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成为眼下迫切任务。一、2010±海世界博览会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契机(一)“世博效应”与民族...
试论历史上中国文化的断裂摘要:中国文化是由无数个子文化所组成,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有一些子文化由于各种原因消失,也不断会有新的子文化补充进来,而那些消失的了文化就是一种文化断裂。以巨石文化等为例,简要论述了中国历史上已经消失断裂的一些文化。关键词:历史上;中国文化;断裂中图分类号:G0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226-04中国文化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具体来讲,中国文化是由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