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转型着力点在哪?改革红利体现在哪方面?中国经济改革转型着力点在哪?改革红利体现在哪些方面?近几年,中国社会各阶层普遍迷失了方向:无论是对经济转型、环境治理,还是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失望、悲观与乐观、进取相互交织。这是一个最糟糕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诚然,过去这些年所积累在社会、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的矛盾和问题不少,其艰巨和复杂程度也超乎想像。如果静态来看,要解开这些结似乎无从...
支委学习材料之一中国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深度解读——支部书记陈世强时间:2011年3月18日下午(大约1.5小时)地点:五楼会议室记录人:朱剑军参加人员:支部全体党员辅导人:陈世强本课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广大党员、干部对中国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深度解读,充分认识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有重大的作用:能够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地提高我...
---本文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中国经济转型模式:文献综述及其引申S3---本文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张建君【专题名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专题号】F13【复印期号】2007年03期【原文出处】《改革》(重庆)2006年12期第20〜24页【英文标题】TransformationModeofChina*sEconomy:SummarizationandExtention【作者简介】张建君,中...
中国经济转型的方向与困难改革开放30多年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在发展新阶段,在继续推进这“五化”的基础上,着力实现人本、绿色、创新、协调发展将成为中国经济转型提升的显著标志。对此,应做深入研究。更加重视以人为本:中国经济转型提升的核心价值继续推进由“物本”向“人本”转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
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践模式与内在逻辑二、中国经济转型的主要内容及重要观点第一,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践特点。首先,中国经济的两次转型及历史选择。第一次是从旧中国落后的市场经济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转型,奠定了中国工业化发展的经济基础;第二次是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提升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两次转型经济,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脉络。汲取其中的经验教训,是增强改革合法性和创造...
[100问]第八问:中国城市规划立足国情了吗?中广网北京7月19日消息城市,最直观地展示着中国经济近年来高速发展的轨迹。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09年的45%。这个过程,英国用了120年,美国用了80年,日本用了30多年,中国只用了22年。城市化席卷着中国,据统计,全国有183个城市在规划和建设中,把自己定位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大广场、大马路、大建筑等等一系列建设项目,助推起一浪高过一...
[100问]第五问:互联网产业如何,激发创新活力?中广网2010-10-19中广网北京7月12日消息中国互联网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最富活力的行业之一,2010年一季度,规模达到约353亿元,增速接近68%。打开了社交网站新天地的是开心网,“偷菜”一时间成为热门话题;此后,国内互联网市场又兴起一轮微博热,新浪、搜狐相继推出了微博服务,围脖风潮席卷从明星到草根的各个阶层。而以淘宝网为主的电子商务,2009年交易额就超过...
中国经济周期嬗变与货币政策选择中国经济在2009年一季度触底后快速回升,进入复苏阶段,新一轮经济周期随之展开。与危机应对时期相比,经济中的两难问题增多,政策操作的复杂性增加,研究现阶段的货币政策选择具有特别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本文试从经济周期的趋势性特征出发,研究经济复苏阶段的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选择。对当前一轮经济周期的研判,分两个步骤进行。一是分析中国经济周期特别是上一轮周期所表现出...
中国经济真的是世界第一吗?摘要:中国的经济总量将在今年超越美国,晋升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真要成为世界老大了?请读者注意,这不是我在自吹自捧,而是世界银行赞助的国际比较项目(InternationalComparisonProgram),近日发表研究报告指出,按照购买力平价(PPP)原则统计,中国的经济总量将在今年超越美国,晋升为全球最大经济体。请读者告诉我,中国即将获得全球最大经济体的龙头地位,大家高兴吗?我...
中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转型1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呈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势头,1978年至2004年间中国人均GDP的年增长率为8.16%,一直处于世界GDP增长的前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阶段经济的高速增长,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演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数量比例关系,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不仅在经济活动中存在着联系,而且各种资源在产业...
谢国忠:中国增长模式积重难返须少盯百姓口袋:《新世纪》-财新网作者:谢国忠2011年03月14日00:59我来说两句(1139)复制链接打印大中小[提要]中国在过去十年内经历了GDP两位数字的增长,去年更是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值得庆贺。但是,中国国内却是一片忧心忡忡。除了一些通常的担忧因素,诸如收入分配、房价、环境恶化、食品安全危机、医疗卫生的安全性以及高昂的医疗费用、教育成本迅速上涨等等,还有备受...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机制2015-03-0918:12:人民论坛2015年03上作者:杨万东字号:核心提示:中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重点发展目标之后的其他产业发展不足,导致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中国的投资增长主要体现为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房地产发展是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阶段。市场经济由于各个经济主体的自担风险和自负盈亏特点,对盲目扩大投资有一定制约作用,但由于经济主体间权利缺少制衡...
中国经济增长的挑战及动力回眸2012年,重新振兴制造业的浪潮遍及全球,英国的奥运经济短暂受到全球关注,在美国、俄罗斯等产粮国减产的影响下国际粮价大幅上涨,经济呈现出全球性增长衰退、新兴国家也未能幸免,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在多国引发多次群众性示威游行,美国政府长期保持的AAA信用评级前景展望也被标普公司从“稳定”降至“负面”、其债务悬崖难题引起全球广泛关注;中国经济既没有出现硬着陆,更没有出现...
中国经济在新起点上转型升级摘要: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具备持续、健康发展的多种有利条件。具体地说,经济转型升级主要涉及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经济增长拉动力的转换和升级。二是经济增长投入结构的转换和升级。三是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四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的转换和升级。改革转型的着力点在以下两点:一是政府角色的清晰定位,那就是服务者和监管者。二是国民价值观的重构和民主权利意识的觉...
中国经济再平衡是世界性机遇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美国和中国的重大调整都将对全球经济形势产生重要影响。两国经济目前均处于关键时刻——美国迎来复苏,而中国则出现放缓,因此有些人便迅速得出结论称:这一相反趋势表明,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格局出现了根本性、持久性的变革,中国经济放缓将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负面影响,而美国将恢复在世界经济中更加突出的引擎地位。笔者对此不以为然,尽管世界...
中国经济与温和型衰退中国的经济增长奇迹还在继续着,我们可以看到宏观数据“一季度持续向好,增长提速达到11.9%,突显出中国正从全球经济危机中迅速复苏。”请问看到这个消息,你们的第一直觉是什么?是高兴吗?是失望吗?是什么好像说不清楚了!要我说就如同油价的慢性上涨,大家已经麻木了。这是一个信号啊!你的心理预期在下降,不是你不相信增长,而是你对增长会为你带来好处不抱希望,换句话说,你是对增长本...
中国经济与东亚经济目录1中国经济..................................................................................................................................11.1中国宏观经济指标预测...............................................................................................11.1.1经济增长潜力与经济波动形态.......................................................................11...
中国经济要在全球形势中突围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发布了最新的数据预测,用购买力评价(PPP)测算的2014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而位居全球首位,尽管这一说法是否客观有待评估,但中国经济体量的快速飙升是不争的事实。同时,当前中国进出口总额位居全球首位,中国承载全球制造业大国的地位,预示中国经济与全球的关系日益密切,全球宏观经济波动将影响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凭借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而...
中国经济需要更多的刺激作者:刘晓午2008-11-2422:08:13编者按岁末的中国经济正迎来寒冬——10月份发电量增速罕见下降4%,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到8.2%,创出自2001年以来的新低(扣除春节因素),10月财政收入也出现负增长在此关键时刻,国务院推出总规模达4万亿的扩大内需的新十条措施,以期扭转经济过快下跌,恢复投资者、企业和银行的信心。中国经济第四季度表现如何?实体经济什么时候才能触底?4万亿新政对经济...
中国经济形态与政策选择--财务管理112班郭一名1106020215摘要:目前,中国经济已悄然进入新“拐点阶段”,进入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政策消化期,这使得我们面临的经济形势更趋复杂,挑战来自“增长减速”和“结构调整”,来自内部和外部等多个方面,经济运行中不确定性、不平衡性和脆弱性凸显。2014年重要任务就是如何平衡中长期改革与短期增长之间的关系,如何平衡结构调整与防控风险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