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给我们什么启示近代之中国,因为清政府当局的软弱无能,使得中国遭受了西方近百年的凌辱,使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走到了国将不国,家将不家的地步。部分有识之士不断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探索救国存亡的道路。从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器物”层面到戊戌变法中康有为等提出仿效日本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层面,依旧是没有改变中国遭受列强压榨的局...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一、判断题注:每题2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1.1927年毛泽东领导发动秋收起义,首次使用工农革命军的的旗帜和名号。()标准答案:对2.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进入低潮。()标准答案:对3.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绝大多数来自农民,因而它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标准答案:错4.1931年中共制定了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一、单项选择题1.1927年南昌起义的最大意义在于(A)A.开始与国民党反动派武装对抗B.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C.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D.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2.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最重要的意义是(C)A.打响了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B.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C.中共开始有了独立武装力量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3.八七会议前后,中共发动的几次大规模武装...
中国革命与中国现代文明建立答客问以毛泽东思想为线索-(前言: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国实践,从来便与诸多质疑相随。因而要体认这一实践之于中国历史乃至世界文明史的真正意义,不可避免地意味着对于具有代表性的系列质疑做出有效回应。有鉴于此,本文选择问答的形式探索中国革命与中国现代文明建立之关联)有客自海上来,倾心吾国传统之礼乐名教,亦常留意近世以来东西关系之升替迁变。尝与余...
卢梭思想与孙中山领导的中国革命从世界历史上看,孙中山领导的中国革命乃是法国大革命之后逐渐波及全球的塑造近代民族国家之浪潮的组成部分——这股浪潮首先在十八、十九世纪冲击葆有封建残余的欧陆国家以及欧洲人的海外殖民地,接着在二十世纪席卷文化背景与之迥异的亚非国家。原始宗教、部落意识、部落民主制三位一体之早期蛮族文化随着基督教文明的世俗化进程逐渐变现启蒙思想、民族国家意识、自由民主制度三位...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中国共产党成立背景: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的历史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结构由半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变化:其一,独立的中国变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变为半封建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
关于庆建党95周年忆中国革命长征的征文今天,中国共产党就迎来了他95岁的生日。回首95年的风雨历程,可以这样说,过去的95年是我们党披荆斩棘、开拓进取的95年,是风雨兼程、成就辉煌的95年。95年风雨兼程,95年岁月如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战,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新中国。经过一代代前辈们的艰辛努力,饱经战乱屈辱与落后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中国就像一条巨龙,正以一...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一、单项选择题1.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国内阶级关系发生变化,这主要是指()A.国共对峙取代了南北对峙B.国民党新军阀统治取代了北洋军阀统治C.民族资产阶级成为革命的对象D.封建军阀已经被打倒2.“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地有计划地尽可能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总暴动工人阶级应时刻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上述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决议表明()A.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B.中国共产党正...
中国革命先烈罗盛教的英雄事迹,九三抗战胜利罗盛教,1931年生,湖南省新化县人。原名雨成,新化县松山乡人。少时在维新、文德小学读书,后因家贫辍学。1945年冬,去乾城县所里镇(今吉首)叔父家。翌年春,入省立九师附小就读。1947年,考入省立九师,毕业后升入省立十三中学高中部求学,并改名罗盛教。由于家境贫寒罗盛教11岁时才上小学,只念了一年半就失学了。为了有口饭吃,父亲将他送去当了道士。14岁那年,他...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一、单项选择题1.1928年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其政权性质是()A.地主阶级的统治B.大资产阶级的统治C.民族资产阶级的统治D.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统治2.1928年10月,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一个纲领,使北洋政府时期在形式上存在的议会制度被彻底废除了,这个纲领是()A.《宪政纲领》B.《训政纲领》C.《建国大纲》D.《军政纲领》3.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
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回顾与反思【摘要】历史不可能以是•种声咅,任何时期的历史都会是卄常复杂的状态。“重写革命史”唐小兵(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以下简称“唐”):近年来,对二十世纪屮国革命的冋顾与反思是屮国学界和公共知识界的一大热点,以二十世纪屮国革命为主题的学术会议也召开过很多次,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学术会议大多由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主办,反而很少由历史学科主办。你怎么看...
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一提起“农村包围城市”的话,大家会联想到什么?可能是“秋收起义”、“农民革命根据地”还是“工农武装割据”,或许还有更多的东西但大家一开始想到的这些可能都只是指的是中国近代史上毛泽东建立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其实早在中国古代就有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典例了:秦朝末年因为赵高执权柄,二世形同虚设,而陈胜和吴广所发动的农民造反势力,达...
新中国是在人民革命胜利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革命曾经历许多曲折和挫折,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得到了发展的良机,从此就迅猛地发展起来。民族灾难使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国共两党捐弃前嫌,携手抗日,中国工农红军改称第八路军,由陕西三原、耀县、富平等地开赴华北抗日前线。毛泽东选择恒山、吕梁山、管涔山和太行山作为基地,将八路军三个师分散部署,这是很有远见的,特别是以太行山为前进阵地,开展游击战争,...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作者:黄洋:《党史文苑》2007-12-9值班编辑:刘明秀][摘要]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另一次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开创的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本文通...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特征和主要矛盾,不仅成为中国革命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和性质。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任务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对内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走现代化的道路。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着以上两个历史任务。这两大历史任务,既存在着区别,又彼此紧密联系着。...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化的理论结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范畴和哲学基础。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进行了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改造赋予实事求是以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内涵。邓小平把解放思想引入到对实事求是概念的理解中来。坚持了实事求是命题的客观真理性和主体能动性的统一。我们党在新时期进一步突出了实事求是命题中的创新精神和要求。从而深化了对实事求是思想的认识...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一.单项选择题(共10个)1.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在()A、四一二政变时B、南昌起义时C、八七会议上D、秋收起义时2、国共十年时期,“边界红旗始终不倒”的主要原因是()A、共产国际的支持和帮助B、地处敌人空隙,有回旋余地C、坚持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D、敌人忙于混战,无力围剿3、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实行保护中小工商业者的政策。其直接目的是()A、分化资产阶级阵营B、...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化的理论结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范畴和哲学基础。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进行了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改造赋予实事求是以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内涵。邓小平把解放思想引入到对实事求是概念的理解中来。坚持了实事求是命题的客观真理性和主体能动性的统一。我们党在新时期进一步突出了实事求是命题中的创新精神和要求。从而深化了对实事求是思想的认识...
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建立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对全省水土流失动态进行监测、预报,省人民政府定期将监测、预报情况予以公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执法中国革命历史上的第一部根本大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人民民主的宪法,在中国民主宪政史上具有划时代性。它与中国历史上的某些所谓“宪法”、“约法”,有着本质的不同。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