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中风”的相关文档,共93条
  • 中风致偏瘫病人的康复护理张红梅

    中风致偏瘫病人的康复护理张红梅张红梅(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00)【】R473【文献标识码】A【】1672-3783(2015)07—0368—01【摘要】中风亦称脑卒中,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类型,起病急、变化快,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为了防止并发症的发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少医学学者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康复护理介入越早,肢体运动功能...

    21 KB
  • 中风病人安全防护策略探讨

    中风病人安全防护策略探讨张莉湖北省郧县中医医院脑病科湖北郧县442500【摘要】中风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群中,具有并发症多、复发率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是老年患者的多发病、常见病,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在中风病人的诊疗过程中,安全防护工作对中风病人的康复尤为重要。木文首先分析了中风病人安全防护的目的,其次,深入探讨了中风病人安全防护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关键词】中风病人;安全防护策略...

    25 KB
  • 最新中风病急性期临床路径范例

    最新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临床路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一、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编码:BNG08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编码:163)(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22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

    12.84 KB
  • 口服中药治疗中风后偏瘫侧肩痛的疗效观察

    口服中药治疗中风后偏瘫侧肩痛的疗效观察艾绍军(新沂市人民医院江苏新沂221400)【】R255【文献标识码】A【】1672-5085(2012)46-0020-02【摘要】目的观察中丙结合卒中单元中在综合治疗中风后偏瘫侧肩痛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汤剂口服的疗效。方法将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康复训练和针灸;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汤剂U服。结果治疗前后肩痛疼痛积分改...

    22.5 KB
  • 中医康复技术治疗中风后遗症研究进展

    中医康复技术治疗中风后遗症研究进展孙帅玲马晓北摘要:关于中风后患者的康复护理大多强调早期介入,而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对患者的干预常易被忽略。中医治疗中风在各个时期均有涉及,除中医内服疗法外,中医康复技术在临床上也被广泛应用,其通过通经活络、活血化瘀、补益气血、调节阴阳平衡,对患者身体康复发挥治疗作用。本文对推拿疗法、药浴疗法、艾灸疗法、心理干预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中风病家庭干预...

    25.33 KB
  • 中风恢复期的康复治疗及护理分析

    中风恢复期的康复治疗及护理分析吴风鸣(米易县中医医院四川攀枝花617200)【摘要】目的:分析中风恢复期的康复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取的中风恢复期患者80例,并对其进行对应的康复沿疗和护理。结果:康复沿疗/n,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入院时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是(1.3plUSmn;l.l)分;入院后一个月,评分为(8.8plusmn;3.5)分;入院后半年,评分为(13.2plusmn;4.1)分。所以沿疗的前后...

    26 KB
  • 固本通脉汤治疗中风先兆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固本通脉汤治疗中风先兆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固本通脉汤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TIA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4周后临床疗效。结果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7.5%(P【关键词】中风先兆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固本通脉汤DOI:10.14163/jki.ll-5547/r.2015.25.129中风先兆亦称“小中风”,是与中风病联系密切的临床综合征...

    19 KB
  • 出血性中风(脑出血)中医临床路径

    出血性中风(脑出血)中医临床路径(2015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脑出血的住院患者。一、出血性中风(脑出血)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编码:BNG08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I61.902)。(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2)西医诊断标准...

    41 KB
  •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梗死的恢复期患者)一、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㈠.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编码:BNG08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编码:I63)㈡.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⑴.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⑵.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

    31 KB
  • 针灸科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中医临床路径(2019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脑梗死或脑出血恢复期痉挛性瘫痪的住院患者。一、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后痉挛性瘫痪。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编码为:I63)或脑出血(ICD-10编码为:I61.9)。(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

    28.5 KB
  • 温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30例疗效观察

    温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30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评价温针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标准的60例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取温针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传统针刺法治疗。结果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Ashworth量表评定肢体痉挛状态,采用Fugl―Meyer评分法和Barthel指数评定肢体运动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针治疗中风...

    27.96 KB
  • 清热化瘀号方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及中医证候评分的影

    清热化瘀Ⅱ号方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及中医证候评分的影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清热化瘀Ⅱ号方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评价其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证候疗效。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清热化瘀Ⅱ号方治疗,对照组予天丹通络胶囊治疗,从K患者入院并筛选分组后开始给药,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

    29.22 KB
  • 康复科中风后肩痛肩手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后肩痛(肩手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2019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主要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肩手综合征的住院患者。一、中风后肩痛(肩手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后肩痛。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I63)或脑出血(ICD-10:I61),同时合并肩手综合征(ICD-10:M89.001)。(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风病的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

    30.5 KB
  • 86例出血性中风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86例出血性中风的临床回顾性研宄哈尔滨体育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8【摘要】目的:对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86例出血性中风患者病案进行临床回顾性研宄。方法: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和《中华神经科学会推荐的脑出血诊断标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6例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两大类。再分别对这两大类进行分组,依据治疗方法特点分为丙医治疗组、中丙医结合治疗组、中医治疗组。以《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

    27.5 KB
  • 头皮针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疗效及对T影响的临床研究

    头皮针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疗效及对TCD影响的临床研究头皮针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疗效及对TCD影响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头皮针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疗效及其对TCD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头皮针结合传统针刺观察组75例、传统针刺对照组75例;观察中风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变化和TCD指标的变化,结果头皮针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具有明确的治疗作用,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可降低中风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

    21.5 KB
  • 浅析针灸治疗在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效果

    浅析针灸治疗在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效果【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在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0例中风偏瘫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接受中医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运动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参考组(P<0.05...

    25.72 KB
  • 个性化护理辅助针灸在老年中风合并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个性化护理辅助针灸在老年中风合并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廖丽芬廖燕清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辅助针灸在老年中风合并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安溪县中医院的老年中风合并失眠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进行个性化护理联合针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护理前后的负情绪评分,[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及[睡眠质量...

    16.41 KB
  • 出血性中风中医护理路径构建的评价研究

    出血性中风中医护理路径构建的评价研究陈蕾(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130021)【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中医护理路径在出血性中风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2例就诊于我院的出血性中风急性的患者,根据护理路径的不同随机分组,干预组51例,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联合中医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常规组51例,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以及住院时间、血肿吸收程度等情况。结果在治疗14天时,干预组与常规组之...

    20.5 KB
  • 中风后遗症康复诊疗方案教学教材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一病名:中医病名:中风病;(TCD编码为:BNG080;ICD10编码为I61、I63:)。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的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症。西医病名:脑梗死:(ICD-10编码:I63)。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脑组织的缺血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二、中风病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缺血性中风)1.中风病...

    37.5 KB
  • 针灸科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中医诊疗方案(2019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ZYYXH/T22-2008)。临床表现以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语不达意,甚或不语,偏身麻木;或出现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步履不稳等。急性起病,渐进加重,或骤然起病。一般出血性中风多动态起病,迅速达到症状的高峰...

    25.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