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人民日报:“心态培育”,执政者的一道考题社会心态是社会现实的折射。以管理思维要求老百姓用“理性思维”代替“情绪表达”,以“淡定心理”驱除“焦灼疑虑”,显然难以达到。对执政者而言,既需倡导公民树立良好精神风貌,重视“无形”的心理疏导,更应积极解决那些“有形”的问题,让公平正义的社会现实,提供实实在在的“心灵鸡汤”。在“社会心态”被历史性地写入“十二五”规划后,“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
新华网按:自4月21日起,《人民日报》评论部刊发四篇“关注社会心态”系列文章,针对社会热点、敏感问题进行点评,“异质思维”等文章还在社会产生了较大影响。新华时政频道将其集纳以供读者一飨。5月19日:追求理性从哪里起步从单向度强调“冷静、稳定、理智、克制”,到加强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群众利益维护机制,培育和保护公共理性、构建和谐社会,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
“微时代”执政者要有创新思维洞悉微博内在规律,善对微博围观,在有效沟通中防止真相被扭曲,在积极面对中激发公众的智慧,既有利于公众了解实情,了解政府部门解决问题的态度和难度,又有利于建立微博舆论场上政府与民众的互动互信,为应对社会转型期不断出现的社会矛盾与问题,取得民意理解与支持向前飞奔的信息“野马”高铁重大事故,乘客第一时间发出相关微博;“抢盐帝”微博现身,食盐售卖监管流程不断受质疑;“宜黄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