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知识点”的相关文档,共1228条
  •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精品

    《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生活智慧与哲学精神1、哲学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1)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哲学具有的作用。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②从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

    26.18 KB
  •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总结一、细胞增殖1、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包括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和细胞的核质比。2、细胞增殖的意义: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3、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4、细胞周期的概念: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细胞周期分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

    35.5 KB
  • 部编人教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Print2018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速记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时间:__1949年9月__。2.地点:__北平__。3.内容:(1)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2)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__毛泽东__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3)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__《义勇军进行曲》__为代国歌;以__五星红旗__...

    42.5 KB
  •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精品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一、伟大的祖国(位置)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2、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3、经纬度位置:4°N—53°N;73°E—135°E,东西跨经度60多度(跨5个时区,相差4个小时),南北跨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二、辽阔的疆域:1、领土的四端:最北: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曾母暗沙最西:帕米尔高原...

    36.42 KB
  • 八年级历史下知识点总结7页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建国)1、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2、内容:(1)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3)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4)决定...

    31.07 KB
  • 15史上最全的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地理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绕转中心太阳地轴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日(23时56分4秒)角速度平均1º/日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时15º(两极除外)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赤...

    1.48 MB
  • 小升初语文古诗词总复习知识点考点真题及参考答案

    小升初语文古诗词总复习真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5分)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出自《汉乐府长歌行》。A、悲伤B、伤悲C、忧伤2、晏殊的《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A、似曾相识鸟归来B、似曾相识雁归来C、似曾相识燕归来3、《七步诗》的作者是。A、曹操B、曹丕C、曹植4、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A、花重绵阳城B、花重锦州城C、花重锦官城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

    21 KB
  • 思想政治考试知识点

    思想政治考试知识点第一章1、1948年马恩在第一个党章《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最先用了“宣传工作”这一概念;1951年刘少奇在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肯定了“思想政治工作”。2、“思想”一是指人们的思想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二是指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观念,主要指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国家权力制...

    37.5 KB
  • 毛泽东思想概论期末考试的投机知识点

    1、毛邓三期末考试的名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三个代表3.科学发展观4.解放思想5.实事求是6.与时俱进7.求真务实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9.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0.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三大法宝)12.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1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1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16.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17.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18.和平赎买19.国家资本主义20.社...

    29.5 KB
  • 高考历史知识点江苏专用必修三全册

    必修三文化史第一单元中国主流文化传统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一、百家争鸣局面形成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根本原因)①经济:井田制的崩溃。②政治:周王室的衰微③阶级关系:士的活跃,受重用。④思想文化:学在民间(学术下移,私学兴起)诸子百家针对各种问题,展开争论,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局面。2、主要代表及其思想:道家老庄;儒家孔孟荀;墨家墨子;法家商鞅韩非子。(1)老子...

    1.54 MB
  • 高考历史常考知识点组合练7含解析新人教

    常考知识点组合练71、据记载,为使探险更有成效,西班牙国王曾答应哥伦布享有新大陆1/10的收入,允许麦哲伦船队拥有所发现的岛屿和大陆收入的1/20,后又增至1/15。这一记载说明()A.西班牙最早开展了航海探险B.航海人才受到西班牙的重视C.良好竞争机制促使探险成功D.新航路开辟得益于王权支持2、新航路的开辟让欧洲各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名称如“黄金漏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

    364.5 KB
  • 高考历史常考知识点组合练2含解析新人教

    常考知识点组合练21、古代雅典城邦任何法令的出台,首先需要某一公民发起政治倡议、提出议案,然后由议事会和主席团召集会议、筹备事项、主持公民大会进行讨论,最终由公民大会作出决定。这反映了古代雅典()A.民主运作方式公开透明B.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C.司法审判程序严格规范D.公民参政议政态度积极2、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我写下法律,同为高贵者与低微者,为每个人调谐公平的正义”;在《致城邦》体现了“分配性正义”,指...

    273.5 KB
  • 六下第三单元知识点

    10十六年前的回忆一、给加点字注音被难日埋头待一会含糊着急夹衣散步满脸横肉披散吩咐看好仍旧乱蓬蓬勉强二、形近字组词籍()瞅()胖()刑()峻()()()()()()()()()()()残()窝()魔()()()()()()()三、同音字组词jí:书()()时()祥()端()使()促()驶()手()体()妒()梁高()tì:抽()()光头痛哭流()警()代()mó:()鬼蒸()临()()仿鼓()()擦...

    49.5 KB
  • 现当今文学作品知识点汇总

    名词解释题□鲁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创造社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小说代表作有:《狂人日记》(1918年发表,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药》、《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祝福》、《孤独者》、《伤逝》等。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抒情性散文集(散文诗集)有:《野草》。回忆性叙...

    73.5 KB
  • 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梳理

    现代文阅读第一部分、基本文体知识识记一、文章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二、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三、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象征、对比、类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借物(事)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四、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

    68 KB
  • 现代文二知识点

    班级学号姓名现代文(语段二)阅读文学类文本,包括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在以小说、散文为主中更加突出散文。一、散文的阅读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指的是散文在选材、构思上有较强的灵活性,表达方式多种多样,能将叙事、抒情、议论等熔为一炉。“神不散”指的是散文的主旨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章里贯穿始终。散文阅读的最关键即把握文章的“神”。要从文章的整体入手,宏观把握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

    68.5 KB
  • 现代媒体总论知识点

    现代媒体总论知识点第一次传播革命――近代报纸的出现第二次传播革命――电子媒介的问世第三次传播革命――通讯技术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传播媒介: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承传、延伸、扩大特定信息的符号的物质实体。媒介:指使事物之间发生关系的介质或工具。广义的媒介指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联系或发生关系的物质。互动媒体:是以电脑与互联网产生后形成的,具有强交互性,能够及时交流,也...

    58 KB
  • 文化经典阅读知识点1

    《论语》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2.能力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填补这一领域复习指导用书的空白,预测以论语为材的高考出题方向,归纳相关的解题思路。通过强化练习与课堂点评,使学生熟悉相关的各种题型,以求规范答题。3.情感目标: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联系自身学习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

    64 KB
  • 涉台教育知识点竞赛复习资料

    涉台教育知识竞赛复习资料一、基本情况1、台湾地区的总面积是多少?总人口是多少?答:台湾地区的总面积包括台湾当局控制的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总面积36006平方公里。2300万人。2、台湾省地跨北回归线,终年气候温暖湿润。请问,北回归线从台湾哪几个县境内穿过?哪个境内设有“北回归线标志塔”?答:嘉义县、高雄县、花莲县。嘉义县。3、台湾的地理位置具有什么重要的战略价值?答:台湾连接着中国东海和南海,是中国的...

    107.5 KB
  • 汉语言文学现代汉语知识点

    整理:章涛语言学概论语言学概论1.为什么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答: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语言不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不是遗传的,而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完全是在一种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2.简答语言符号的特点。答:(1)符号和语言,“能指”和“所指”。能指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所指是给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创制了一个专门术语。(2)语言符号的“...

    159.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