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哲学指南李长虹徐其清【Summary】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应联系世情国情党情、顺应时代、循序渐进,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同时,应胸怀大局、知行合一、注重价值观培养,内蕴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此外,还应肩负历史使命、坚定人民立场、勇于开拓创新,践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Key】青年成长成才辩证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D432.6A总书记对于青年成长成才问...
伦理形态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人民网61伦理学“伦理形态”论*樊浩(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10196)[]B82[文献标识码]A[]1012-8862(2022)11-0016-08一精神世界的伦理学还原很久以来,学界已经习惯并沿袭着一种理念和方法,这就是对诸伦理学理论进行“学派”、“流派”、“思潮”的分类和把握。虽然尼采《道德的谱系》曾导致某种启蒙,但正如他对道德的激烈批判在欧美哲学系的课堂上只被当作对定势思维...
学点哲学十分必要!孙悦海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面对新世纪,我们各习哲学、不研究哲学、不懂哲学,就不能很好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其他组成部分。哲学是我们党根据现实情况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指导,只有懂得哲学,才能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才能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自觉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做一个自觉的、坚定的社会主义者,而不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那是完全不可思议的。...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的生存论哲学转向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同时受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遭遇到了十分严峻的挑战。针对这种情况,一些专家和学者积极探索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措施,如开展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等。这些措施的提出为文学教学的改善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但是从总体上看,还是无法打破中国当代文学教学中遭遇的困境。因此...
2021年广东三农问题的调查报告及其哲学分析【调查报告】前言: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广东省,城市和农村的差异如何?都有那些农村问题?正是本文要阐述的的内容,本人利用寒假的时间回家和几位同学做了一个月的调查(湛江海洋大学解决广东三农问题路径研究课题组的倡导下)。现在整理出来和大家分享,并对其中的问题做一些哲学的分析。通过本次调查广东的三农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加上本人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因此能保证调...
分析中国古代哲学与现代人生分析中国古代哲学与现代人生分析中国古代哲学与现代人生分析中国古代哲学与现代人生更多精品源自课件对待中国古代哲学的态度,有人认为应当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有人把中国的落后完全归咎为传统的哲学思想,主张全然抛弃中国古代哲学而全盘西化。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正如古人所云:“东海西海,心同理同。”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哲学思想都有其存在的理由,都在一定阶段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我们必...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报告想要了解中国,必先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文化,哲学则是不可逾越的。自古至今,一国之文化涵养,必发端于其哲学思维,一国之哲学成就,必见诸于其文化底蕴。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史,有着浩如烟海的历史表象,但是,《中国哲学简史》一书却能将其一一罗列开来,并从本源的角度解读中国文化。这是我所读过的最系统、最有底蕴的一部书。冯友兰先生的这本书一出版便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这不仅是因为它...
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类学术集刊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展望编者按: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教育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学术集刊作为一种集专业性、研究性和特色性于一身的学术刊物异军突起,成为中国学术界和出版界的一种最为引人注目的文化景观之一,在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术集刊在国内学术界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显然不利于中国学术的繁荣发展和自主创新。...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现代建筑中的体现摘要:传统―指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流传下来的智慧结晶。对现在和未来仍然产生影响的东西。在历史的长河中从未中断,流传至今流传的许多建筑中,我们都能清楚地看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其中的运用。由贝聿铭先生亲自主刀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博物馆在继承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的同时,又良好地诠释了现代建筑的种种特点。全新的表达非但没有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反...
透析中国传统哲学争端解决关键词:和谐争端摘要:在任何社会,争端都应和平解决。如果存有过多尚未解决的争端,人们就不能彼此保持良好关系,社会的宁静也会受到威胁。传统中国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解决争端采用调解。中国人喜欢用法律以外的方式解决争端的历史原因在于公平正义感。其目标是为了维持社会和谐,即“中国人的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只要可以,争端就以相互妥协的方式加以解决。按照中国人的世界观,人与自然...
浅议中国崛起需要有份量的哲学王建华摘要:哲学思想无论是在西方大国的崛起过程中还是在中国历史上自身的发展当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一个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对此有非常系统深刻的阐述。改革开放又到了一个需要解放思想的关键阶段,中国的崛起更需要有分量的哲学思想。关键词;哲学思想;改革开放;解放思想:G115:A:1004-7387(2009)01-0221-04哲学自从在古希腊诞生开始,就被赋予“智慧”、“思辨”、“爱智”的...
冯友兰先生与中国哲学问题上世纪30、40年代,冯友兰先生(1895-1990)的《中国哲学史》和《贞元六书》陆续问世,尽管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早出10多年,但始终只有上半部,没有完成下半部,因此,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成为第一部完整的中国哲学史,加上他的哲学理论论著《贞元六书》,两大学术成果奠定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泰斗、中国哲学大师的学术地位。半个多世纪以来,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和《贞元六书...
对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教科研现状的几点思考摘要本文就作者所参加的一次学科教科研培训说开去,结合实际对当前哲学社会科学教科研工作前沿课题研究和学科基础研究现状抛砖引玉提出看法,比如:对“发挥高校优势,建设新型智库”的思考,对于“新常态”下中国的经济转型相关问题的思考等,仅对学科研究纵深提出问题,理出思路,希望能对同仁教科研工作提供参考。关键词新常态智库主旋律: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87/jki.10...
从_哲学在中国_到_中国的哲学习中国哲学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2007年4月第39卷4月号学术月刊AcademicMonthlyApr.,2007Vol.39No.4哲学关注从哲学在中国到中国的哲学中国哲学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李翔海(南开大学哲学系,天津300071)[摘要]概括而言,作为现代学科的中国哲学,走过了一条以哲学在中国为逻辑起点并不断向中国的哲学生成的道路。百年来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成就,就是展示了一种不尽同于西方哲学主流传统的哲学形态。面向未...
乡村哲学1在偏远的乡下,随便的一块地里,拔起一根葱,或者挖出一棵荠菜,不用洗,简单收拾一下,就可放在嘴里生吃掉。是的,上面什么也没有。除了一些干透的雨渍,一些风的印痕,一些阳光的温度,最多,有一只不合时宜的虫子。但,都是香的。雨渍是香的,风是香的,阳光是香的,虫子的不合时宜也是香的。那是一种干净的香。偏远的乡村,靠天吃饭,坏的东西是进不来的。包括,那些坏掉了的良心。2浮躁的时候,就回一趟乡下。看...
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根本遵循习近平在今年两会上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的讲话,站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高度,进一步阐明了做好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体现了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对广大社科工作者的亲切关怀,为我们更好回应时代之问、回答时代课题,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与历次有关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讲话...
2022年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体会《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先生多年的学问和人生阅历的才智结晶,每个人对于中国哲学简史的学习,都有不同的心得体会。以下是我细心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篇一一、引言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有几位先哲对发展了几千年的中国哲学历史进行了梳理,如胡适先生,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写出了一本被称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在这里,有一...
xx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规划和课题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xx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下称省社科规划课题)管理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切实贯彻“双百”...
营销的新哲学—定位理论背后的哲学观念大竞争时代,营销完全以不同于传统的面目出现,有着自己的新哲学。这种哲学在定位理论中随处可见。现综合分述之。新哲学之一:感知赛过事实传统营销者追求事实,他们通过调查事实、研发事实、生产事实、传播事实、交换事实来开发顾客、打败对手。这些事实体现在产品质量、先进技术、顾客需求方面。他们相信更高质量、更好技术、更好需求洞察能够帮助他们赢得商战胜利。营销的新哲学则告诉...
康德实践哲学研究_康德的实践哲学康德的伦理学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但正是这一点被人们所误解,认为康德的道德哲学是一种空洞无物、没有实际效用的学说。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康德的实践哲学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康德的实践哲学[摘要]康德的伦理学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但正是这一点被人们所误解,认为康德的道德哲学是一种空洞无物、没有实际效用的学说。然而,综观康德的道德哲学,可以看到,康德道德法则形式化的追求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