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诠释学的“反美学”与人文科学的审美真理立场文章来源毕业论文网www.biyelunwen.com.cn【作者】李建盛【作者简介】李建盛北京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内容提要】美学问题在当代哲学诠释学中具有头等重要的地位,哲学诠释学站在人文科学立场,对审美经验和审美真理问题的理解和解释,体现了显著的“反传统美学”特征。本文从美学作为人文科学特殊理解方式、审美真理如何表现,以及审美真理如何可能的问题三个方面,探讨了加达默尔...
历史唯物主义(第四单元)知识点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世界观】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
哲学常识《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观和人生观》复习练习1、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是()。A.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本原的问题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谁更重要的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D.物质和意识何为第一性的问题2、自2006年4月1日起,我国对消费税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进行调整,新增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等税目。调整消费税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可以合理...
五行所蕴含的哲学道理五行学说收我国古代人民长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在中国文献中最早谈及五行大概是《尚书》中的〈洪范〉∶“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水曰涧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涧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很久以前远古时代的人们就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体验认识,用五行代表生命的基本元素来化生万物,用五行来表现生命的气:生气,长气,化气,收气,藏气的不同...
列奥?施特劳斯关于“哲学”与“政治”关系的学理分析中图分类号:d0-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03-0042-04任何哲学研究,不管其研究的对象域是否是“政治”都在客观上具有不同程度的政治后果。哲学研究的这种政治后果,根源于哲学的思想方式,而不仅仅是根源于哲学对“政治”的研究。因此,政治哲学研究的主题不是“政治”,而是“哲学与政治”。这里有必要讨论和辨析对“哲学与政治”之关系问题的论说。在西方政治哲...
历史唯物主义与哲学基本问题——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孙正聿【专题名称】哲学原理【专题号】B1【复印期号】2010年08期【原文出处】《哲学研究》(京)2010年5期第3~12页【英文标题】HistoricalMaterialismandtheFundamentalProblemofPhilosophy:OntheWorldviewofMarxism【作者简介】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关键词】EE4UU8396557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人们经常引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两个著名论断:其一是马克思所...
从哈贝马斯的哲学看现代性与现代法治上陈弘毅一、前言关于什么是现代法,众说纷纭。梅因把从古代法到现代法的演化理解为从“身份”到“契约”的进程。韦伯则出“理性法”的概念,认为现代法的特点是它的理性化和形式化,即是说它是一套有普遍适用性的抽象规范,其运作有相于政治、宗教和道德的自主性。昂格尔进一步指出,现代法是一种独特的“法律秩序”,具有普遍适用性、自主性﹙包括实体上的、制度上的、方法上的和职业上的...
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看哲学话语的困境[中图分类号]B5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420(2001)01—0040—07维特根斯坦哲学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后期思想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他对日常语言的态度上。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充满了对日常语言的不信任感,他力图寻求一种严格精确的人工语言来防止日常语言出错,并且把形而上学的错误统统归结为日常语言的误用。在后期哲学中他却认为,“说在哲学中我们考察...
从冷漠中升华爱的哲学《超人》是冰心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何彬是一个冷心肠的年轻人,他信奉尼采的超人哲学,对一切都漠不关心,他只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对一切都不信任,不与人交流,不会去爱人也得不到别人的爱,别人的死活都与他毫无关联。但住在他家楼下的一个孩子-----禄儿却渐渐打开了他的心灵,让他重新记起母爱,记起人世间的美好情感,从而把他从一个冷漠的人转变为一个博爱的人。尽管文中主人公并没有像超...
世界科技发展史科学技术发展史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也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当人类豪迈地飞往宇宙空间,当机器人问世,当高清晰度数字化彩电进入日常家庭生活,当克隆羊多利诞生惊动整个世界之时,大家是否会感受到,人类经历了一个多么漫长而伟大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一.古代科技发展概况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以前,人类由石器时代跨入青铜器时代,并逐渐产生了语言和文字。在于自然界的长期斗争中,人...
三思哲学的三个完美等式“11+23=34;3+4=7;7+3=10”,可以这样来解释:高举“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伟大旗帜,牢牢把握住“三个坚持和两个务必”的核心内涵,不断通过勤奋劳动让自己的人生历程完美起来,彰显平凡中的伟大,从而使整个人类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温暖,更加幸福。三思哲学经过三次验证被认定为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永恒真理。“11”这个数字,是“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思想的载体:可以代表两只手臂,可以代表两...
三思哲学的三个完美等式:11+23=34;3+4=7;7+3=10。“11+23=34;3+4=7;7+3=10”的完美等式,可以这样来解释:高举“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伟大旗帜,牢牢把握住“三个坚持和两个务必”的核心内涵,不断通过勤奋劳动让自己的人生历程完美起来,彰显平凡中的伟大,从而使整个人类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温暖,更加幸福。三思哲学经过三次验证被认定为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永恒真理。11这个数字,是“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思想的...
三思哲学的三个完美等式:11+23=34;3+4=7;7+3=10。“11+23=34;3+4=7;7+3=10”的完美等式,可以这样来解释:高举“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伟大旗帜,牢牢把握住“三个坚持和两个务必”的核心内涵,不断通过勤奋劳动让自己的人生历程完美起来,彰显平凡中的伟大,从而使整个人类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温暖,更加美好。三思哲学经过三次验证被认定为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永恒真理。11这个数字,是“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思想的...
近来,海德格尔早期的一些弗赖堡讲座稿〔《全集》56/57卷,《全集》58卷,《全集》61卷,《全集》63卷和“那托普论文”:《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释(解释学境域的显示)》〕等相关手稿,以及关于时间概念的演讲稿(《时间概念》)被发表了,于是我们现在可以更好地理解海德格尔通向《存在与时间》的哲学道路(这是一条由于在《存在与时间》之前十年的沉默而长期不为我们所知的道路),从而也能更好地理解这部杰作本身了。战后...
(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异化的哲学探析分类号密级UDC编号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建筑异化的哲学探析:一个关于人类生活方式的思考学院(所、中心)人文学院专业名称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生姓名程瑞来学号1200901192导师姓名李本书职称副教授2012年5月扉页: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
《大秦帝国》的管理哲学刚看完孙浩辉先生的大秦帝国,被那远古时代人的缔造文明的精神所感动,秦帝国的从疲弱到富强到一统天下再到最后帝国在烽烟中轮灭许多的许多值得让人思考,一、法家、法法、势、术的轮流登场不得不佩服我们古人的管理哲学,大秦里经常提到胸有大策,相当于我们现代企业的企业战略思想,从大局多方位思考决定帝国富强的诸多因素与其整体的战略规划,纲举目张这个成语的诸多哲学意义在此我没有能力在文字上...
“人力资本”的哲学审视2.txt懂得放手的人找到轻松,懂得遗忘的人找到自由,懂得关怀的人找到幸福!女人的聪明在于能欣赏男人的聪明。生活是灯,工作是油,若要灯亮,就要加油!相爱时,飞到天边都觉得踏实,因为有你的牵挂;分手后,坐在家里都觉得失重,因为没有了方向。四、作为外部边界的概念辨析认识差别是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对处于普遍联系中的事物,只有从它与别物的差异入手,才能把它从整体中凸显出来加以清晰地把握...
“和谐社会”研究中的几个哲学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的又一次重大理论升华,它不仅为我国现阶段而且也为今后长远时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根本性的总体战略目标和指导原则。同时,它也对理论研究提出了许多重大课题。这里,仅就相关的几个哲学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关于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对“和谐社会”内涵的理解,直接涉及到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的完整规...
哲学考点实录第一节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哲学是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即人们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是人类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抽象概括和总结。2、哲学既是一种理论体系,也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思想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者说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4、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
哲学视域中的历史与时间作为哲学本体规定的历史与时间——从黑格尔.txt生活是一张千疮百孔的网,它把所有激情的水都漏光了。寂寞就是你说话时没人在听,有人在听时你却没话说了!哲学视域中的历史与时间作为哲学本体规定的历史与时间从黑格尔到马克思【作者】张一兵【作者简介】张一兵,1956年生,现为南京大学校长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编者按】哲学视域中的历史(性),与历史学中的历史(性)不能等而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