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哲学”的相关文档,共709条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意蕴专题研究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意蕴专题研究冯俊(1958—),男,湖北英山人,哲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务委员(副部长级)、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研究领域涵盖外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史党建、高等教育管理和干部教育。学术著作和文集...

    18.78 KB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问题及其研究路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问题及其研究路径【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它对于我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宏伟目标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随着我国十九大的召开,应提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视程度,因此,文章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涵及基本问题界定切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基本问题的研究路径进行探讨,以期能够发...

    27.27 KB
  • 李普曼的儿童哲学计划在中国小学课程中的应用

    李普曼的儿童哲学计划在中国小学课程中的应用邓迪摘要:李普曼认为,儿童从非常小的年龄开始就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所感兴趣的真理、善良、公平、美德一类问题感到困惑,并为之着迷。哲学并不是只适合少数天才或哲学家学习,而是人人都可以学习的。李普曼运用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的课程结构理论,以小说的形式为孩子们设计了一个对话、问询、探究的环境,孩子们可以在其中自己发现理性规律,以问询的方式进行探究,以理...

    17.89 KB
  • 周易“观”的哲学内涵及美学意义

    《周易》“观”的哲学内涵及美学意义摘要:《周易》“观”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其通过观“天地”、观“生”、见“情”、观“会通”以及观“卦”等方式,达到明察、教化、颐养、建制和通情等目的。《周易》“观”是中国历史上诸多“观”之见解的滥觞,直接启发了“观物取象”的审美方式,构建了中国艺术独特的“重象写意”传统,对中国乐、诗、画等领域的文艺创作理念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中国美学有原初性的指导意义。关键词:...

    34.6 KB
  • 赵汀阳冲突、合作与和谐的博弈哲学

    赵汀阳:冲突、合作与和谐的博弈哲学赵汀阳《世界经济与政治》(6)2007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1.初始状态作为政治起点在解决冲突的研究中,政治学家往往不太喜欢哲学家对道德意义的夸大。道德行为必须同时是优势的生存行为,否则是可疑的。正如宾默尔指出的:哲学家喜欢研究对生活问题的道德解决,并且把道德想象成康德式的理性先验绝对命令,但道德游戏终究必须同时是生存游戏,否则根本行不通[1]。如果道德原则...

    52 KB
  •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

    -----------------------------------精品考试资料---------------------学资学习网-----------------------------------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原理整理1.哲学的来源和作用(1)来源:①产生于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作用:①是一门给人xx、使人聪明的学问;②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1)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

    39 KB
  •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

    -----------------------------------精品考试资料---------------------学资学习网-----------------------------------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xx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xx的产生与起源:(1)哲学源于生活。①哲学xx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哲学指导生活。①哲学就是给人xx、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xx,是“文化的...

    76.5 KB
  •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复习课的放与收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复习课的“放”与“收”【】G【文献标识码】A【】0450-9889(2017)05B-0079-03思想政治科进入高三复习备考阶段,课堂教学的形式会多种多样,教师对教学的内容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淇肌8呖挤茄≡裉猓ㄒ韵鲁浦鞴厶猓┠谌菡际跃砟谌莸?52%,面对这么大比重的考查内容,高三教师必须提高复习主观题的基本技能。课堂的“放”与“收”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解决好的矛盾,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的“放”与“收”的...

    146.95 KB
  • 毛泽东哲学研讨论文

    毛泽东哲学研讨论文一、创新的广义世界观和创新的广义方法论哲学首先,创新的广义世界观和创新的广义方法论是毛泽东哲学与马列哲学比较最重大的特点。当然马列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是广义的,只有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才是狭义的。然而辞海对“广义”的注释为:“范围较宽的定义。对狭义而言”。从而可知其一,只要宽一点点都是较宽的,这样的广义在实际运用中没有什么意义的。其二、并没有要求到研究...

    37 KB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哲学新思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哲学新思维摘要:当代实践方式的变革引发哲学思维的辗转,经济问题亦变为哲学对象。作为一个经济学范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其蕴含深刻的生产思维变革,亦已成为研究当代中国人历史思维、哲学思维变换的重要线索。一个经济学概念已成为一个历史哲学范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大逻辑和微观错综结构出发,深刻把握需求侧与供给侧之间的矛盾运动,在问切经济的同时,也悉显哲学新思维。逻辑...

    34.86 KB
  • 发展中的马克思哲学论文

    发展中的马克思哲学论文韩庆祥(1957—),男,河南孟州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哲学博士。【内容提要】本文揭示了与时俱进的四种基本内涵与形式对马克思哲学与时俱进的动因与内容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认为马克思哲学之所以重视与时俱进,主要是使自己的哲学具有新前提、新内容、新形式、新发展和新形态马克思哲学与时俱进的内容体现在研究主题、理论前提、哲学方法、根本原理、思维方式、历史视野、对资本主义命运的看...

    43 KB
  •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形态的再认识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形态的再认识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马克思为主导创立的,必须体现马克思哲学的真精神;马克思新世界观是新唯物主义。即唯物主义历史观亦即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史观,这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的见解”:恩格斯晚年的理论研究仍然是在阐发他们“共同的见解”,虽然在某些方面与马克思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统一性仍然是主要的、基本的,差异是统一中的差异。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形态,实现马克...

    39.34 KB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哲学特征论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哲学特征论文摘要: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华夏大地上奋笔书写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华丽篇章,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命题,赋予和谐社会新的时代内涵,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政治智慧、历史眼光和理论创新勇气。为此,本文首先讨论了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着“以人为本”的时代主题,接着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社会...

    17 KB
  • 认清马克思哲学方法论

    认清马克思哲学方法论在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视野里,“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有怎样的世界观就有怎样的方法论,方法论对世界观也有一定影响”,“辩证唯物主义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又是唯一科学的方法论,此外并没有脱离世界观的单独的方法论”。但世界观的观点是必须经过转化,才可能成为方法论的方法。同样,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起来,就会造成如同形式逻辑抽象同一的绝对无差...

    23.5 KB
  • 哲学与生活关系略论

    哲学与生活关系略论摘要:人是本质上倾向于哲学的动物。哲学可以保持和维护人之本质,体现和确证人之本质,丰富和发展人之本质。哲学可以与每个人的生活融为一体。融哲学于生活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哲学本来不是也不应是漠视生活的精致技术,而是或应是生活的一个必要的部分。每一种生活行为中都有哲理。哲学就是最根本的现实、最深层的生活。哲学不是生活的敌人,而是生活的友人。关键词:哲学;生活;人之本质:B018文献标...

    29.61 KB
  • 西方管理哲学读书笔记1600字

    西方管理哲学读书笔记1600字以先驱者的眼光浅谈早期工厂管理制度早期的工厂管理制度的时代背景从书中我了解到早期工厂管理制度起源于18世纪初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期间,那时由于机器的广泛应用以及由瓦特改良蒸汽机而引发的动力革命,原来欧洲封建时期的手工工场也正在发生变革。随着工业革命进展加快,失去土地的农民大量涌向城市工厂,工业企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当时工厂是新兴事物,没有现成的管理经验可以借鉴,这导...

    32.58 KB
  • 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能力的思考

    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能力的思考摘要: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和科研成果转化的强大生力军,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针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所面临的问题,文章从转变思想观念、健全转化机制、完善评估体系、创新组织形式等方面提出有效措施,从而更加深刻认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在服务党和政府决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提升高校...

    29.17 KB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练习题第二章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实践是认识的表明()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B.每个人的认识都直接于实践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D.书本上的知识不是从实践中得来的2.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这是由()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B.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C.环境和资源状。况决定的D.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3.认识的本质是()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

    28 KB
  • 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问题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问题分析【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表现形式【正文】[]B013[文献标识码]A[]1009-2528(2003)11-0023-06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就高校理论教育战线的情况来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的教学和研究,出现了令人可喜的发展态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容已列入普通高校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基本要求,与此相关,高校公共课“马克...

    30.5 KB
  • 马克思哲学唯物主义的研究论文

    马克思哲学唯物主义的研究论文【内容提要】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不仅是对社会历史生活的科学分析,更是对社会生活过程的批判。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使他的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一致,使唯物主义具有了批判意蕴,并将自己的批判理论与伦理道德式的批判理论区别开来。因此,将马克思哲学形而上学化,以求获得新的理论批判张力,是对马克思哲学唯物主义的误读。【英文摘要】PhilosophicalmaterialismbyMarxisnotonlyscientif...

    27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