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证候”的相关文档,共16条
  • 脑卒中后疲劳的中医证候聚类分析-中华临床医药学会-首页

    恳请优先受理1.邮箱:jtlcd9999@163.com2.手机:139158097003.开票单位:金坛市中医医院4.邮编:213200邮寄地址:金坛市沿河西路60号江苏省金坛市中医医院李成栋收5.第一作者简介:李成栋(1966-),男,1993年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本科,学士学位,副主任中医师,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o2006年获金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从事中医内科、神经内科疾病诊疗工作;研究方向:脑血管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97.5 KB
  • 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证候演变分析

    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证候演变分析蒋芮理陈柳青【摘要】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以现代文献为研究对象,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查找2000-2018年所有有关寻常型银屑病的文献,筛选出和证候分型有关的文献,整理规范后利用Excel建立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候登记表并进行频次统计。结果最终获得合格文献50篇,证候出现216次,规范整理后按出现大小依次排序,分别是血热证(28.24%)、...

    17.4 KB
  • 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证候要素证候特征证候病机演变规律临床专家问卷的研制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证候要素证候特征证候病机演变规律临床专家问卷的研制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撰写时间:202X年XX月XX日摘要:冠心病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心理测量方法,引入现代医学、数学、统计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并结合冠心病临床特点,编制了冠心病中医证候特征及其演变规律专家调查问卷。同时运用德尔菲法对条目形式及答案选项进行筛选,最终确定了冠心病中医证候特征及其演变规律...

    56.11 KB
  • 脂肪肝中医证候分类探究中多元统计方法应用

    脂肪肝中医证候分类探究中多元统计方法应用摘要:目的:为如何选用多元统计方法用于中医证候分类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2次因子分析提取脂肪肝的基本证型,利用因子得分揭示基本证型的组合规律,结合聚类分析归纳出脂肪肝常见的复合证型。结果:脂肪肝的基本证型为肝肾不足、阴虚火旺、肝郁脾虚、脾虚、脾虚湿阻、湿热内蕴、血瘀、痰湿内阻;基本证型组合形式以1〜4个多见,病机较简单时,脾虚湿阻型最常见,病机较...

    89.5 KB
  • 证候指数与四种类似方法的粗略对比介绍证候关键科学问题的重大突破续

    证候指数与四种类似方法的粗略对比介绍证候关键科学问题的重大突破续李杨1赵宏杰2(1吉林省双辽市中医院吉林双辽136400;2吉林省吉林市屮医院吉林吉林132011)【关键词】证候指数;综合评价;证候;对比;指数【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2-0310-02笔者在《证候指数简介与证候关键科学问题的重大突破》中提出国家、中医药学科需要重大突破;权威推动可以大幅提高推广效率;证候...

    21.5 KB
  • 现代中医证候研究重点领域探析

    现代中医证候研究重点领域探析摘要:虽然新方法及新理念引入现代证候研究,使证候研究层次不断得到拓宽,研究水平日益深化,但在证候核心理论认识和共性研究方法上,仍未収得中医药界的广泛共识,究其根本是山于证候具有系统复杂特性,一时难以被完全阐释,需要循序渐进的认识及发展过程,也与当前主流证候研究缺乏整体回顾、梳理与分析有关,导致各证候研究未能有效渗透,制约着证候研究协同发展进程。本文归纳和分析证候研究...

    30.5 KB
  • 脑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证候分型特征及与颈动脉超声的相关性研究

    脑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证候分型特征及与颈动脉超声的相关性研宄陈月宁裴超成员晋峰黎敏(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屮医院528500)【摘要】目的探讨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屮医证型与颈动脉超声改变的相关性研宄。方法对78例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屮医证型分型,并检查患者颈动脉的超声改变情况;比较不同证型患者在颈动脉内膜-屮层厚度、斑块积分、斑块性质的差异。结果①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屮医证型主要为痰浊、血瘀、气虚和肾虚;②不同...

    32.5 KB
  • IVF-ET患者降调节后中医证候及体质类型特点的研究

    IVF-ET患者降调节后中医证候及体质类型特点的研究伍玥1(通讯作者)陆平2(1广安区人民医院四川广安438500)(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72)【摘要】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降调节后证候、体质类型特点及其相关性。【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辨证;中医体质;相关性【中图分类号】R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8-0337-03WuYue1(Communicationauthor)l.GuanganDistrictPeoplesHospital,43...

    33.5 KB
  • 东方医学论文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证候学探析

    【东方医学论文】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证候学探析摘要:近年来中医证候的相关研究成为中医研究的热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辨证也逐渐被中医研究者挖掘,文章就目前中医证候学的相关研究,特别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证候学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分析,提出目前研究的问题及中医研究者该思考的相关问题。旨在丰富中医诊治的内涵,传承发展中医理论,促进中医诊疗进步创新,望对中医学者今后研究有一定的启发。关键词:中医证候学;量...

    17.48 KB
  • 柴欢宁神颗粒对肝郁失眠证候大鼠模型行为学及下丘脑垂体肾上

    柴欢宁神颗粒对肝郁失眠证候大鼠模型行为学及下丘脑―垂体―肾上[摘要]目的探?柴欢宁神颗粒对多因素复合法致肝郁失眠证候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影响。方法将70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柴欢宁神颗粒高、中、低剂量组(2.25、1.125、0.5625g/kg),解郁安神组(1.25g/kg),艾司唑仑组(0.5mg/kg)。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束缚+夹尾刺激+PCPA多因素制备肝郁失眠证候的大鼠模型...

    31.67 KB
  • 基于现代文献的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候证候要素的研究_医学论文

    基于现代文献的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候证候要素的研究—医学论文基于现代文献的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候证候要素的研究—医学论文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glomerulonephritis,CGN)是一组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水肿为临床表现的肾小球疾病[1],病程长,病理改变各种各样,症状表现不一,严重者可能发展至终末期肾脏病。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占终末期肾脏病病因的第一位[2]。慢性肾小球肾炎属于中医水肿...

    16 KB
  •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医证候积分与并发症关系分析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医证候积分与并发症关系分析郭小红深圳市南山IX:丙丽人民医院桃源社|X:健康服务中心深圳518000【摘要】目的:就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医证候积分与并发症关系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08年8月〜2009年10月我院收治的74例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基于中医证候积分分级标准来将木组74例患者分为三组,分别是重度组(C组)、中度组(B组)、轻度组(A组),而后再重点观察三组患者的罹患率...

    26 KB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1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皮肤科中医耳鼻喉科中医眼科中医骨伤科中医肛肠科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医内科57个病证的病证名、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本标准适用于中医临床医疗质量评定,中医科研、教学亦可参照使用。2感冒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感冒病系外感风邪,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咳嗽、恶寒、...

    589 KB
  •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国家标准(证候部分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国家标准(证候部分)】NO.1[分类]基本虚证类[证候名称]气虚证[注释]元气不足,脏腑机能衰退,以气短乏力,神疲懒言,自汗,舌淡,脉虚等为常见症的证候。NO.2[分类]基本虚证类[证候名称]气陷证[注释]气虚无力升举,应升反降,以头晕眼花,少气倦怠,脘腹坠胀,脱肛,内脏、子宫下垂,舌淡苔白,脉弱等为常见症的证候。NO.3[分类]基本虚证类[证候名称]气脱证[同义词]元气虚脱[衰败]证[注释]真气因某种原因而急...

    436 KB
  • 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分布研究

    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分布研究何颖华(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内一科511400)【摘要】目的对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症候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选取20□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298例,对患者的中医症状进行收集和观察,通过统计学分析,对中医证候的分布特点进行总结和归纳。结果III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临床中表现击的中医证候主要为气阴两虚、痰湿、血瘀;临床中以气阴两虚为主,兼有痰湿、血瘀表现,阳虚表现出上...

    17.9 KB
  • 肝气郁结相关证候之治法方药

    肝氣鬱結相關證候之治法方藥港恩中醫診所陳練泉治療肝氣鬱結不獨一種治法,故歷代醫家就不同情況,在疏通氣機、調和氣血的大前提下靈活變通,提出多條方藥,本篇按各種不同情況分述如下:1、邪鬱少陽所謂邪鬱少陽應當包括《傷寒論》之邪鬱少陽膽經、《溫熱論》之邪留三焦及《溫疫論》之邪竭膜原,其共通點為邪鬱少陽樞機,病位在半表半裏,法當以和解少陽為宜。傷寒少陽病之病機主要為寒邪客於少陽膽經,化熱後引動膽火上逆而出...

    32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