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之一:意大利海军的战后发展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之一,曾经在地中海叱诧风云,如今它期望再塑辉煌-意大利海军的战后发展《国际展望》杂志编译:赵国栋◎本文原载于德国《海军舰队》2004年第一季度特刊。意大利海军始建于1861年3月17日,当时撒丁王国、两西西里王国、皮埃蒙特王国的海上舰队合并而成意大利皇家海军,当时仅有97艘舰船,但大部分为蒸汽动力舰只。19世纪70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和平》论文学期大三上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班级电子1103姓名朱文建学号1103741127任课老师杜清华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电子专业的影响概要:要想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电子专业的影响,我们必须先要了解二战,了解电子专业及其发展,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大战之后世界格局和各个领域的发展的剖析,通过对电子专业发展的了解找到与二战之后相关联的东西,进而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我所学专业电子信...
珞珈论坛第372期战后联邦德国的现代化改革与经济奇迹主讲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工真2014年11月4日提纲第一部分从纳粹“统制经济体制”到“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一、“有秩序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二、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第二部分从“军事工业化”到“和平工业化”一、第二次工业化的有利条件二、和平工业化与经济奇迹说明:讲座内容与其著作《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第六章第二节、第三节大体相同,著作中内容更详...
关于国民党政权为什么在抗战胜利后短短四年时间迅速崩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迅速取得胜利,海外有一派观点把此原因归结为:国民党在抗战时期力量发展太少,而共产党得到了空前充分的发展。笔者认为,这固然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并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实行全民抗战,力量得到迅速发展壮大,但国民党通过抗战,其统治力量也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其力量要比共产党强大很多。国民党之所以失去...
【国际政治】冷战后国际恐怖主义的新特征及其成因一、冷战后的国际恐怖主义:一个新态的全球政治现象冷战后国际恐怖主义的泛滥,构成了日益增长的全球性危机和地区性威胁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国际秩序提出了尖锐的挑战。从美国俄克拉何马城联邦政府大楼的爆炸声到日本东京地铁的沙林毒气案;从英国伦敦的大爆炸,到斯里兰卡泰米尔猛虎组织大闹科伦坡;从以色列前总理拉宾遇刺,到美国驻坦桑尼亚和肯尼亚大使馆的剧烈爆炸国际恐怖...
战后世界职教课程改革的走向与我国的抉择摘要:课程改革历来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与关键。在职业教育领域,战后世界职教课程发生了几次重大转向,追踪战后世界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基本脉络,探讨职教课程改革的基本问题,有助于拓展职业教育改革的视野,把握世界职教课程改革的动向,从而为我国当前职教课程改革战略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发展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当前世界各国教育发展与变革的重头戏。这不仅反映...
珞珈论坛第372期战后联邦德国的现代化改革与经济奇迹主讲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工真2014年11月4日提纲第一部分从纳粹“统制经济体制”到“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一、“有秩序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二、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第二部分从“军事工业化”到“和平工业化”一、第二次工业化的有利条件二、和平工业化与经济奇迹说明:讲座内容与其著作《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第六章第二节、第三节大体相同,著作中内容更详...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经济领域并充当主角的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其核心内容是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取决于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经济实力的彼此消长。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战后初期到60年代末的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
珞珈论坛第372期战后联邦德国的现代化改革与经济奇迹主讲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工真2014年11月4日提纲第一部分从纳粹“统制经济体制”到“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一、“有秩序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二、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第二部分从“军事工业化”到“和平工业化”一、第二次工业化的有利条件二、和平工业化与经济奇迹说明:讲座内容与其著作《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第六章第二节、第三节大体相同,著作中内容更详...
蒋介石与战后南京大屠杀案的调查(文/新浪专栏新史记张连红)(一)前言二战结束后,同盟国在东京和中国在南京分别组织军事法庭对南京大屠杀案进行了审判。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认定:“被占领后的第一个月中,南京城里发生了将近2万起强奸案。”“在日军队占领后的最初六个星期内,南京城内和附近地区被屠杀的平民和俘虏的总数超过20万人以上。”[1]南京国防部军事法庭认定:在南京大屠杀中,被害总数共30余万人。[2]毫无疑问...
第23讲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考纲]1.1929年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罗斯福新政。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标]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3.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
2014年上学期暑期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程论文题目:课程:《政治理论》学院:专业:学号:姓名:---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冷战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摘要]当今世界格局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过渡时期,而中国在当今世界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个正在和平发展的、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性的大国。随着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中国将在世界经济政治社会...
一战后经济的繁荣与大危机的到来一、柯立芝繁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一时期,恰巧在总统柯立芝任期之内(1923—1929年),所以美国这一时期的经济繁荣又被称为“柯立芝繁荣”。(一)繁荣的表现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过1920年中至1921年末短期经济萧条后,经济开始复苏,并逐渐趋于繁荣,其时间从1923年直到1929年,每年生产率增长进4%。这一时期,美国工业生产增长近一倍。国民总收入由1919年...
战后德国常规潜艇发展揭秘德国海军212A型潜艇进行海试1913年德国率先研制出潜艇专用柴油机。并建造出柴油机-电动机潜艇,这种动力形式一直被常规潜艇采用至今。此后德国一直保持常规潜艇建造技术上的优势。并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水下力量。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战果显赫,相信大家对邓尼兹的“狼群战术”都有所了解。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潜艇的发展在战后由此停止。前西德在1955年加入北约后,才开始重建潜艇工业。逐渐成为...
冷战后中国周边核态势的两种趋向及其原因解析[关键词]中国周边;核态势;核扩散;无核区[摘要]冷战后,中国周边核态势趋于复杂化,具体表现为中国周边的核扩散形势呈现为两个相反的方向。一方面,在东北亚地区,朝鲜的核扩散行为引发了严重的核危机,使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局势陷入持续的紧张状态;在南亚地区,印度和巴基斯坦相继突破核门槛成为核国家;另一方面,中国周边多个地区与国家加快了去核化与无核化的...
2014年上学期暑期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程论文题目:课程:《政治理论》学院:专业:学号:姓名:---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冷战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摘要]当今世界格局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过渡时期,而中国在当今世界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个正在和平发展的、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性的大国。随着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中国将在世界经济政治社会...
控制阴影下的自治:战后杭州地区的保甲制度杨焕鹏(鲁东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山东烟台264025)内容提要:本文运用杭州市档案馆所藏大量档案资料,分析了战后保甲制度在杭州地区的运作情况。在文中作者对保甲制度在法律层面及在实际操作层面作了细致的分析,作者着重分析了保民大会在战后的具体运做,保甲经费的筹集,从而对战后国民政府推行的保甲自治的实质进行了剖析。关键词:自治保甲控制法律保民大会保甲经费Cont...
第四章两极格局下的世界第一节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一、学习目标1.美国作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在军事、经济上的表现;2.苏联军事、政治实力的壮大;3.雅尔塔体系的概念及实质;4.联合国的成立、主要机构和宗旨;5.纽伦堡审判和苏、美、英、法对德实行分区占领;美国军队占领日本和东京审判;6.丘吉尔演说;美国发动“冷战”;“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德国分裂;美国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