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感受含蓄朦胧的意象。2、体悟诗人的价值观和爱情观。二、能力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欣赏、感悟诗歌语言的能力。2、体会意象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3、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4、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积累学习的能力。三、思想教育目标根据舒婷诗歌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理解舒婷自主、平等的爱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