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语言分析摘要网络语言是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其影响广泛,传播速度迅速。所以可以说它是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的一个现象。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于网络语言的特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及存在的问题和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目的在于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到网络语言在现代语言中的重要性。关键词社会语言学网络语言特点分析屮图分类号:H136文献标识码:A1网络语言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与人们的生活密...
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三路径_三假设和三重心第28卷第5期2006年10月湖州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ofHuzhouTeachersCollegeVol.28No.5Oct.,2006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三路径、三假设和三重心3林有苗(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湖州313000)摘要:认知语言学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理论语言学界兴起的解释语言现象的一个语言学学派或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以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为基础,概括、梳理目前这样一门主流语言学的研究视角、工作假设和主...
批评语言学与英语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_辛斌2000年10月第21卷第4期外语教学ForeignLanguageEducationOct.2000Vol.21No.4批评语言学与英语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辛斌(苏州大学外语学院江苏苏州215006)现代语言学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努力确立自己的科学地位,因而在方法论上始终深受行为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影响。近年来,西方的一些语言学家对语言学中的这种实证主义倾向提出质疑,认为语言不单纯反映社会,它直接参与社会事物和社会关...
论认知语言学对意义与认知的研究论认知语言学对意义与认知的研究卢植(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632)摘要: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表达的意义是心理性的,语义是从语言表达到认知结构的映现,语言是认知结构的组成部分,而不是独立实体。认知语言学关于语言意义的六个原则对于语义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认知语言学运用认知科学方法以及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认知与意义的有关问题,如经验和思维在语言中的作用、语言使用者对修辞语...
俚语的社会语言学分析第26卷第4期2002年7月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SocialScienceJournalofXiangtanUniversityVol.26No.4Jul.,2002俚语的社会语言学分析Ξ李桔元(湘潭师范学院外语系,湖南湘潭411201)摘要:俚语作为一种极不规范的语言变体,有着悠久历史,并且流行于社会各个阶层。剖析俚语的定义以及俚语与其他相似变体的关系,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探讨俚语的构成及其功能和价值,得出结论:俚语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交际功能和...
公交车站名称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公交车站名称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摘要\]公交车站名称的选取能体现一座城市在人文、地理、经济、生活等方面的特征。为了解公交车站名称命名的原则、规律,研究选取了青岛6条具有代表性的公交路线,对沿线213个公交车站的名称进行社会语言学研究,分析了公交车站名称的语言特征、命名方式,并探讨了公交车站名称与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的关系。研究发现,青岛的公交站名称音节少、命名方式多种多样,具...
从语言学视角看国内外网络语言研究概况摘要本文纵向回顾了国内外文献,发现国内外对网络语言的研究最早都出自语言学界。至今的网络语言研究也多以语言学为视角,对语言风格、语体变迁、新词语的建构、语义的转移与丰富等角度展开研究。关键词语言学;网络语言;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360(2015)01-0099-03“‘网络语言’是一种全新的语言媒介。我们可以爱它、恨它,但决不可以忽视它”,这是语言学家...
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角度看世界英语变体下的中国英语英语在广泛传播与应用的过程中,难以避免地出现了全球化和本土化现象。英语文化与中国文化相互傅弈,最终形成了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英语一一屮国英语和屮式英语。作为客观存在的屮国英语,受到人们的广泛接纳;而中式英语作为一种错误不规范的用语,遭人排斥。本文从认知社会语言学的世界英语变体角度探讨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的相交与相离,认为二者虽在同一个连续体...
方案-学位论文中英文摘要语步内语言学特征分析学位论文中英文摘要语步内语言学特征分析学位中英文摘要语步内学特征分析1研究方法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语料库》的建库平台,构建一个总词量约32万词的子语料库,其中包含540篇中医院校8年的硕、博学位论文的英文摘要。首先对从CNKI优秀硕博论文库中随机抽取的每年30篇的中医药实验性论文摘要处理成为干净文本;然后,运用XML语言对其明显的结构语步分别进行标注...
由网络语“假”引出的语言学探究由网络语“假”引出的语言学探究摘要: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际语言,其发展盛况空前,已引起了我国语言学界的普遍重视。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汉语的发展演变的必经过程,也预示着汉语未来的发展趋势。“假”就是其中一个的新词汇。本文力求从语言学的角度,通过对网络语“假”的分析,探讨汉语语法、语用功能的转变和语言的引申与变异。關键词:网络语;语言学;“假”;语言变异作者简介...
|_~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语言学概论华师大听课笔记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一、语言: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不是一种物质实体。2.言语交际是一个编码(说话)和解码(听话)的过程。(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即口语)3.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跟语言学家研究的语言是不完全一模一样的。二、...
生成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一致性互补性生成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一致性互补性摘要:认知语言学与生成语言学都以发展语言学的普遍理论为根本指向。两种理论所赖以发展起来的哲学理论基础虽然不同,但是都重视语言研究中观察、描写和解释的充分性,强调语言理论不仅能适用于对某一种语言的描写,更要适用于描写所有的语言。两种理论和方法应该说对解释语言、探索语言的本质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生成语言学方法长于现象描写,认知语言学方...
浅析语言学理论、汉语本体知识与教学技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关系浅析语言学理论、汉语本体知识与教学技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关系【摘要】“唯理论至上”和“实践高于一切”都是两种非常偏激的对外汉语教学观,前者充分肯定语言学理论和相关汉语本体知识是外汉语教学的直接理论,但是在具体操作层面很容易陷入“本本主义”的泥潭,无法有效的指导具体的教学;后者强调教学的“可操作性”,持有这样教学观的对外汉语教师倾向于在...
浅谈认知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异同浅谈认知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异同摘要:认知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都是二十世纪中期之后的产物,尚属新兴起的语言学流派,认知语言学的兴起时间相较于功能语言学稍晚一些。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以及转换生成语言学一起主导当前的语言学研究,而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作为都是以语言应用为基础的流派,它们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表现在哪些方面?本文就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
汉语句子问题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路径汉语句子问题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路径〔摘要〕第二十五届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高层论坛暨第二届功能语言学与汉语研究高层论坛于20XX年6月9日—10日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成功举办。本届论坛共邀请到国内系统功能语言学界和汉语学界知名学者13位。相关主旨发言采用功能视角,围绕汉语句子的定义、结构、成分、分类、功能、划界、语法地位、语气等方面问题展开探讨。本次论坛为功能语言学和汉语学界的...
《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实用手册))分析评价王神凡摘要:本文主要从关于内容简介和总结评价两方面对《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实用手》册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关键词: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实用手册;内容;总结评价中图分娄号:HO-05文献标识码:A:1005-5312(2019)14-0048-02一、前言《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实用手册》(ResearchMethodsinSociolinguistics:APracticalGuide)由珍妮特福尔摩斯(JanetHolmes)及柯克哈森(KirkHazen)主编,...
生态语言学视阈下中国英语与中国文化刍论生态语言学视阈下中国英语与中国文化刍论【摘要】语言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生态系统,同地球上的其它生物体一样,完全具备生物的生命动态特征和生物多样性特征。英语的全球化和本土化使英语拥有了多元的语言文化身份和广阔的跨文化交际的语境,简单阐述了中国英语作为英语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的状况。【关键词】生态语言学;中国英语;中国文...
中国菜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摘要:中国是美食之邦,菜品命名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于一道菜品,我们最先接触的便是其名称,菜名的语言特点独具风格,体现在语音、语义、修辞三个方面,这些特点使得菜名作为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文章从中国菜名的命名特点、修辞手法和菜名命名的原则三个角度进行论述,通过分析菜名的语言特点,来了解中国菜名的文化内涵,进而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