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咏柳”的相关文档,共9条
  • 二年级语文咏柳教案范文模板

    二年级语文咏柳教案精选范文模板2022在咏柳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以读为主旋律,以读促读思,读中悟情,让同学在读读,吟吟,唱唱,演演,画画中轻松领会诗歌魅力。下列是我收拾的二班级语文咏柳教案,希翼可以提供应大家举行参考和借鉴。二班级语文咏柳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熟悉本课6个生字,会写本课的5个会写字。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激发同学酷爱大自然的感情,感触到美,并激发同学学习古诗的爱好。3....

    18.65 KB
  • 咏柳诗配画

    咏柳诗配画(注音生字)好,请大家一起朗诵这首诗。4、指导朗诵;师:朗诵的真好,可假设能留神停顿的话,我觉得你们能读得更好。读古诗是很讲究的,一般是按照什么原则来读现在请大家听老师朗诵一遍,并在停顿的地方划上“/”。(师范读,配乐)听了老师的朗诵,你们想不想再来朗诵一次?(个别读,配乐)。二、讲解1、明确学习目的;师:今天我们这节课需要大家掌管的是以下几个方面(出示学习要求:1、了解诗人;2、理解诗题...

    15.47 KB
  • 咏柳贺知章

    咏柳贺知章咏柳贺知章篇(1):《咏柳》的课件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第2课《咏柳》。教材分析:《咏柳》的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咏柳,就是歌咏柳树的意思。这首诗通过写柳树的美好容貌和蓬勃活力来赞美春风,以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把看不见的春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借以抒发在春回大地时的喜悦、欢快的心情。教学目标:1、通过对诗古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喜欢大自然、喜欢生活、喜欢美的思想感情。2...

    17.16 KB
  • 咏柳的意思

    咏柳的意思(注音生字)好,请大家一起朗诵这首诗。4、指导朗诵;师:朗诵的真好,可假设能留神停顿的话,我觉得你们能读得更好。读古诗是很讲究的,一般是按照什么原则来读现在请大家听老师朗诵一遍,并在停顿的地方划上“/”。(师范读,配乐)听了老师的朗诵,你们想不想再来朗诵一次?(个别读,配乐)。二、讲解1、明确学习目的;师:今天我们这节课需要大家掌管的是以下几个方面(出示学习要求:1、了解诗人;2、理解诗题...

    16.7 KB
  • 咏柳的诗意

    咏柳的诗意(注音生字)好,请大家一起朗诵这首诗。4、指导朗诵;师:朗诵的真好,可假设能留神停顿的话,我觉得你们能读得更好。读古诗是很讲究的,一般是按照什么原则来读现在请大家听老师朗诵一遍,并在停顿的地方划上“/”。(师范读,配乐)听了老师的朗诵,你们想不想再来朗诵一次?(个别读,配乐)。二、讲解1、明确学习目的;师:今天我们这节课需要大家掌管的是以下几个方面(出示学习要求:1、了解诗人;2、理解诗题...

    15.56 KB
  • 咏柳的诗句

    咏柳的诗句咏柳的诗句篇一:古诗《咏柳》的诗意《咏柳》是盛唐时期的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的诗接下来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古诗《咏柳》的诗意,梦想对大家能有所扶助!古诗《咏柳》的诗意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诗中把杨柳比作婀娜的美女,形象地描绘出枝条细柔修长的杨柳摇摆于春风之中的迷人风态。二月的春风被诗人比喻成一把剪刀,细细地剪裁出了那些嫩绿的柳叶。诗人描绘出刚刚发出新...

    14.03 KB
  • 【百度参赛】小学三年级语文咏柳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咏柳姓名:郭晶通讯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太平镇土顶中心校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咏柳》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语文3.课时: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诗人贺知章,收集其他描写春天的作品,认识春天景物变化的特点,为学习这首诗增加一些生活积累.二、教学课题:通过学习本首诗,让学生从...

    109.5 KB
  • 【百参赛】小学三年级语文《咏柳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咏柳姓名:郭晶通讯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太平镇土顶中心校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咏柳》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语文3.课时: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诗人贺知章,收集其他描写春天的作品,认识春天景物变化的特点,为学习这首诗增加一些生活积累.二、教学课题:通过学习本首诗,让学生从...

    107 KB
  • 碧玉妆成一树高-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

    碧玉妆成一树高-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注释】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2、妆:装饰,打扮。3、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4、绦: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5、裁:裁剪。6、似:如同,好像。【译文...

    34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