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临床诊疗的道德要求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充分认识在新的医学模式下对临床诊疗各个环节的道德要求,为将来的临床工作奠定基础。重点和难点:1.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临床诊疗的道德要求。2.临床诊断的道德要求。3.药物治疗的道德要求。4.手术治疗的道德要求。第一节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临床诊疗的道德要求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德的影响(一)医学模式的转变实现了医术与医德的高度...
医学伦理学一、单选题1.【C】医学伦理学是A.研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科学B.研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科学C.研究医务人员的医德意识和医德活动的科学D.研究科学道德或科学哲学的学科E.研究医疗人际关系的学科2.【E】医学道德的意识现象和活动现象之间的关系是A.可以互相代替的B.可以互相补充的C.互不相干D.可以割裂的E.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3.【C】医德与医术的关系是A.医术是最重要的,有了精湛医术必然有高尚医德B.医德是...
伦理学与医学伦理学概要一、伦理学概要(一)、伦理学(Ethics)是什么?1、伦理学史就是伦理学伦理学史本身就是伦理学,是历史上发展着的伦理学。通过对伦理学史的研究,便可以了解伦理学本身的丰富内容。换句话说,把伦理学史读作伦理学,也就是用发展的开放的眼光去看历史上的伦理学。西方伦理学具有体系化、学科化的特点,以各种学说的独立、争论、更新见长。中国伦理学具有应用性、规范化特点,2、“伦理学”概念的不确定性...
第十章医德修养和评价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系统了解医德修养的内含、基本要素和基本方法,熟悉医德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掌握医德评价的辩证关系,使同学们在医德修养实践中能更好地养成高尚道德品质,提高道德境界。重点和难点:1.医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2.医德评价标准。第一节医德修养一、医德修养的涵义及实质(一)什么是医德修养1.医德修养的内含医德修养是医务人员在医德方面通过自我教育、自我塑造,把医德...
口腔助理-医学伦理学-绪论-同步练习(2)答卷时间:2010-07-2916:48/2010-07-2916:50成绩:0.0分一、题型:A1题号:1本题分数:2.5在发展变化方面,道德与经济关系的关系是A.道德总要适应经济关系的变革B.道德的变革一般早于经济关系的变化C.同一经济关系内部的变化也会引起道德的变化D.新道德的产生源于社会经济关系E.社会经济关系必须服务于一定社会的道德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经济基础决定道德的产生和道德筑的性质,...
2013年湛江校区《医学伦理学》复习要点1、道德: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2、伦理:伦理,就是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如:“天地君亲师”为五天伦;又如: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为五人伦。忠、孝、悌、忍、信为处理人伦的规则。从学术角度来看,人们往往把伦理看作是对道德标准的寻求。3、医学伦理...
医学伦理学重点知识第一章医学伦理学绪论1.医德:医务人员在医疗卫生服务的职业生活中应具备的品德,是在医疗卫生工作中形成的,并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指导的,用以调整医疗卫生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医疗卫生人员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人类追求健康利益的产物和反映。2.医学伦理学:运用一般伦理学道德原则,来解决医疗实践和医学科学发展中人与人之间、医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而形成的一门科学。...
医学伦理学重点知识第一章医学伦理学绪论1.医德:医务人员在医疗卫生服务的职业生活中应具备的品德,是在医疗卫生工作中形成的,并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指导的,用以调整医疗卫生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医疗卫生人员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人类追求健康利益的产物和反映。2.医学伦理学:运用一般伦理学道德原则,来解决医疗实践和医学科学发展中人与人之间、医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而形成的一门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