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宏观经济与银行业的关系银行业与宏观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银行业的发展对整个宏观社会经济活动冇着巨大的影响,并在国民经济屮居于重要地位。(1)银行业是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中枢。银行是可为工商企业,家庭个人捉供存、贷款业务。它与各部门冇着密切的资金借贷关系,并且通过办理各种形式的结算业务,为社会经济活动实现绝大部分的货币周转。它的存、贷款业务活动直接影响并在相当大程度上制约着工商企业、家庭个人的经...
人民银行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工作的通知-银发〔2022〕17号人民银行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工作的通知银发〔2022〕17号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个人金融信息是金融机构日常业务工作中积累的一项重要基础数据,也是金融机构客户个人隐私的重要内容。如何收集、使用、对外提供个人金融信息,既涉...
第17卷第2期长春大学学报Vol.17No.22007年3月JOURNALOFCHANGCHUNUNIVERSITYMar.2007文章编号:1009-3907(200702-0015-04收稿日期:2007-01-30作者简介:李萍(1961-,女,吉林省长春市人,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从事金融学和市场营销学研究。我国银行业网上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李萍(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吉林长春130022摘要:随着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网上银行正以传统银行业务不可比拟的优势,成...
中国银行业现状、发展前景及监管任务?银行业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金融中介作用。在过去几年里,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银行业维持了高速扩张的势头。[1]但是在资产质量、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许多银行面临沉重的历史包袱,如果处理不当,银行系统可能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障碍,甚至影响整个经济的稳定。本文对中国银行业的现状作一些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
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新挑战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新挑战2022年以来随着金融改革全面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加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以及金融脱媒的现象,银行也面临的层层威胁。本文主要论述了新形式下,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新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挑战;对策--------------------------------------------------------------------------------一、银行业发展现状近年来,中国银...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银监发[2022]90号)各银监局,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储银行:为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保护客户的合法权益,促进代理保险...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全面推行资产质量五级分类管理的通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全面推行资产质量五级分类管理的通知(银监发[2004]4号2004年2月5日)各银监局,银监会直接监管的信托投资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为促进非银行金融机构加强资产风险管理,全面准确地识别、反映和监控资产风险,合理计提资产损失准备,加强不良资产管理与处置,决定从2004...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规范同业代付业务管理的通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规范同业代付业务管理的通知发文机关: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文号:银监办发〔2022〕237号发布日期:2022-08-20实施日期:2022-08-20时效性:现行有效正文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各省级农村信用联社:近年来,我国银行在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背景下开展的同业...
中国银行业发展现状和ATM机的发展状况中国银行业发展现状?追溯历史,我国银行业改革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1014年至11013年,是专业银行改革阶段,一元银行体系演变为多元银行体系;?第二阶段为11014年至2003年,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阶段,通过设立政策性银行和颁布《商业银行法》,专业银行转变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第三阶段则起源于2003年底,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进入改革阶段,中行、建行成为股改试...
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22〕8号)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22〕8号)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22〕8号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邮政储蓄银行,银监会直接监管的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
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7〕6号各银监局,机关各部门,各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邮储银行,外资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其他会管金融机构: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总体要求,银行业应坚持底线思维、分类施策、稳妥推进、标本兼治,切实防范化解突出风险,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现就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通知(银监发[2022]102号)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通知来源:作者:日期:10-12-03银监发[2022]102号为进一步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转让,促进相关业务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信贷资产转让业务,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相关规定,健全并严格...
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转让的通知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通知银监发〔2022〕102号为进一步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转让,促进相关业务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信贷资产转让业务,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相关规定,健全并严格执行相应风险管理制度和内部操作规程。二、本通知所...
中国银监会关于发布银行业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公告中国银监会关于发布银行业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公告银监发〔2022〕1号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规章清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22〕28号)要求,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对成立以来截至2022年11月10日发布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以及成立以前由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涉及银监会监管职责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现将清理结果公告如...
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预防银行业保险业从业人员金融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2022)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预防银行业保险业从业人员金融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各银保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各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各会管单位:为进一步完善银行业保险业从业人员金融违法犯罪预防工作机制,防控银行保险机构案件风险,促进银行业保险业健...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防范信用卡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6]第84号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国家邮政局邮政储汇局,中国银联股份育限公司:近期,一些不法分子以“银行中介代理公司”、“贷款中介等名义,为客户代办信川卡并利川信川卡的透支额度和免息期,通过虚构POS机刷卡消费骗取高...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的指导意见银发〔2011〕255号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国家开发银行、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了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规范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银行)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相关业务,防范风险,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优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人力资源结构的指导意见(银监办发〔2006〕147号2006年6月1日)各银监局(西藏除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北京、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天津农村合作银行:为加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全面提高员工队伍素质,现就有关事项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过多年的...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优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人力资源结构的指导意见(银监办发〔2006〕147号)各银监局(西藏除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北京、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天津农村合作银行:为加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全面提高员工队伍素质,现就有关事项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过多年的发展,员工数...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八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06年10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2006年10月3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