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功秦:中国近代以来的六次政治选择2010年07月29日13:07凤凰网萧功秦我要评论(2)字号:T|T中国近代以来的六次政治选择(上)人们常说,每一个时代的人们,总是要重新地审视和解读以往的历史。因为每个时代的人们有他们自己的问题,他们总是希望从自己关切的角度、从历史当中来获得对自己的启示。我们正处在一个现代化的时代,我们当然会非常有兴趣的想了解我们过去的前人,他们是怎么经历现代化的挑战的?他们在经...
中国海军赴亚丁湾护航以来首次暂停!中国海军赴亚丁湾护航以来首次暂停!3月27日下午,中国船东网发布“中国海军暂时停止亚丁湾护航任务的通知”。这是从2008年年末中国海军赴亚丁湾护航以来的首次“暂停”。通知没有解释暂停行动的原因,也没有说明恢复任务的时间。对此,《环球时报》向国防部新闻事务局进行求证,截至昨夜本报发稿,未得到关于此事的回应。但联系到亚丁湾海域国家也门正在蔓延的战火,有专家推测...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经管0901班2009106010119任海(一)数量的高速增长1978年中国的GDP为3624亿元,1999年达到82054亿元。2000年上半年又比上年同期增长8.2%,以此推算,到20世纪落幕之时,将达到887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21年年均增长速度为9.5%,无论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还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都是创纪录的。但是,由于中国改革开放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起点太低,1978年人均收入仅近376元(按当年价格计算),虽经20...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出现的汉语新词汇2008年12月20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语文生活以及语文本身都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特别是汉语词汇更是显出异乎寻常的大变动。这也许正可以跟“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和新中国建立时期的词汇大变动一起构成20世纪汉语词汇发展的三个高峰。比较而言,当今人们的开放心态、改革精神和现代化意识表现在对于语言的运用上更富有追求新色彩、寻觅新格调敢于新创造的热情和能力。...
中国成立以来伟大成就中国成立以来伟大成就时间事件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950年的土地改革运动开始;1951年的西藏和平解放;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1952年土地改革;1958年“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年“反右倾”斗争;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席位...
4月中旬以来推动国内钢材市场价格上涨的决定性因素——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和宽松的资金供应环境,近期不会发生大的改变,从而有利于后期国内钢材市场健康、平稳、协调发展。目录【宏观信息】..................................................................................................................................1==国际方面==..................................................................
新中国成立以来较大地震一览摘抄:致诚数码百度文库:ivanlyp时间地点震级概述2011年3月10日云南省盈江县5.8级2011年3月10日12时58分,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北纬24.7,东经97.9)发生5.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造成25人遇难250人受伤。[专题]2010年0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7.1级北京时间2010年04月14日07时49分许,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东经96.7)发生7.1级地震,截止4月25日下午17时...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历史考察陈洪涛周妍摘要: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宣传、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我党优良的工作作风。在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共青团中央启动了“我与祖国共奋进”形势政策教育系列活动,高校的形势政策教育又被推向高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全面考察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总结经验规律,对当前正在进行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具有现实指导...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妇女权益立法保障李明舜关键词:新中国/妇女权益/立法保障内容提要:新中国的保障妇女权益立法,可以分为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和改革开放以后至今两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一系列体现男女平等的法律,使中国妇女的法律地位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妇女权益的立法保护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保障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的法律体系,保障妇女权益的国家立法与地方立法形成了良性互动...
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援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人类进入工业化以来,发生在高山河谷及沿山地带破坏十分严重的一次地震灾害。这次地震,震源机制罕见,震级里氏8.0级,最大烈度11度,灾区面积44万平方公里,其中,四川灾区面积达到28万平方公里,重灾区12.5万平方公里,极重灾区达1.1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达2961万人。地震造成四川全省死亡6.88万人、失踪1.79万人、受伤37.5...
近代以来中国各个时期的国歌(1)中国古代没有国歌。19世纪后期,受西方国家的影响,清朝的一些官吏提出要谱写国歌,约在19世纪80年代,清外交大臣曾纪泽首先向皇上呈了“国乐”的草案,但没有得到皇上的批准。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我国清朝政府派遗北洋大虑、直隶总督李鸿章作为外交特使赴西欧和俄罗斯作礼节性访问,在欢迎仪式上要演奏来宾的国歌,清政府当时根本不知道国歌的意义和作用,于是临时找了一首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构成改变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构成改变的过程您好,我们是浙江中医药大学毛概实践教学调查小组的成员。今年是改革开放36周年,改革开放为我们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目共睹,为了了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构成变化过程和现状,我们小组对大学城及其周边的居民进行此项调查,希望你们认真如实的填写我们的调查问卷,谢谢你们的合作!Q1:您的性别(_...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价值观念的变迁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民物质生活改变的同时,另一方面精神生活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本文基于社会愈益重视三农问题的的背景,透过农民价值观的变迁管窥当前困扰农民的主要问题,梳理三十年来农民在这一方面的变化,借以探寻市场经济对当前农民的具体而深刻的影响。关键词:农民;价值观念;变迁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在三十余年的农村经济实践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要素贡献率的变化杨宇邓翔【摘要】本文利用扩展的索洛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中重点研究了不同生产要素的贡献,特别是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的影响。笔者认为,中国的持续增长主要动力仍来自于要素的投入,特别是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其技术进步的贡献仍相对较小,这进一步说明中国未来的发展重点仍在于创造一种更为市场化和公平的制度环境,以使得...
新闻传媒学院课程考试答卷纸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学年_____2012-2013_____学期2专业新闻学年级2011学号222011309022001姓名夏守智任课教师_______范曦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形式与政策课程论文题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解读及全球化背景下其未来走向窥测学院新闻传媒学院专业新闻学年级2011级学号222011309022001姓名夏守智指导教师...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基层民主建设(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内容摘要:民主是社会主义的题中之意,社会主义与民主不可分割。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是一个需要经历许多发展阶段的长期历史过程。在这整个历史进程中,必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依靠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世代相继的多方面的建设和创造性的实践。其中包括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以社区居民自治为核心的城...
1940年以来中国发生的通货膨胀20世纪的百年中,我国经历了两种不同社会经济环境和国际环境下的通货膨胀,第一次是在上世纪40年代末期国内战争时期;第二次出现在结束30年孤立于西方国家之后的改革开放时期。1940年到1949年,国民党执政后期,近现代纸币的通货膨胀。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的通货膨胀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①1935年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制度。②1940年起进入恶性通货膨胀阶段,物价上升指数超过通货增发指数。...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170多年的历史,概括地说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磨难,我们伟大的民族进行了感天动地的奋斗,我们伟大的人民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业。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步步进逼,封建统治日益腐败,祖国山河破碎、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奴役。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迫在眉睫。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中国人民...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综述收入分配始终是一个极端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随着经济体制模式的转换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在收入分配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并且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收入差距的扩大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围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形成了对收入分配现状的评价、造成现状...
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格局。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由于这种稳定的均势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了。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先后发生了三次重大变化,对20世纪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20世纪世界格局的第一次重大变化-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