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演变”的相关文档,共591条
  • 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的演变及其影响

    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的演变及其影响大一统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大一统”一词始见于《春秋公羊传》。《春秋经》开篇首句就是:“(鲁隐公)元年,春,王正月”。对此,《公羊传》解释道:“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这里所说的“大一统”问题,指的是春秋时期诸侯一律听命于周天子,即全国由地位至...

    30 KB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专题训练

    1.下面是春秋战国时期四位著名思想家的言论,哪一位思想家的主张最符合当时的历史潮流()A.“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B.“兼爱”、“非攻”、“尚贤”、“尚同”C.“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D.“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2.下言论对应的学派依次是()①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②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③不期修古,不法常可④视...

    84.5 KB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练习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练习课堂练习一、百家争鸣(一)单项选择题①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下列哪一思想对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具有积极意义A.“兼爱”、“非攻”B.“法不阿贵”C.“民贵君轻”D.“以法为本”②商鞅变法对秦国所起的决定性的历史作用是A.增强了秦国的军事力量B.加强了秦国的中央集权制度C.废除了旧制度,发展了封建经济D.为秦统一方国奠定了基础③下列战国时期思想家没有主持过变法运动的是A...

    53.5 KB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学的兴起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百家争鸣和儒学的兴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说明:标“★”题难度稍大,意在提醒学生慎思慎做,教师可对这些题目进行选讲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的自身和谐等。下列语句表达人的自身和谐思想的是()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B.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C.天人之际,合而为一D....

    231 KB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百家争鸣学习目标:知道百家争鸣的原因、表现、重要代表(儒家及孔子、孟子和荀子思想)和影响。重点:诸子百家代表人物和儒家的主张。难点:儒家思想的形成;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一、百家争鸣概念:所谓诸子百家,是对先秦至汉代初期各学派的总称,“百家”是虚指,形容学派之多,习惯上指“九流十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道、法、...

    27.5 KB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讲

    第3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2011历史教学园地)孔子有一个教育思想:就是把“性相近,习相远”的各种人群,通过教育来消除他们之间的差别。我们可以把这个理想归纳为()。A.温故知新B.有教无类C.克己复礼D.因材施教解析解题关键是把题干的中心含义弄明白,“通过教育来消除他们之间的差别”就是有教无类的思想。答案B2.(2011东营质检)国学热到...

    888.5 KB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知识网络】【专题归纳整合】1.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背景、发展过程、影响(1)背景①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产生发展的背景:首先,社会大变革带来思想大解放。其次,王室的衰微为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创造了条件。再次,大国争霸战争,促进了思想文化的交流。最后,讲学风气的盛行,私学的兴起,各种学说广为流传,形成了争鸣氛围。②汉代成为正统思想的背景: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

    274.5 KB
  • 现代中国农民税负历史演变、制基础与体制改革及效应

    现代中国农民税负:历史演变、制度基础与体制改革效应刘明兴陶然徐志刚基于大样本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农村非正式税费负担产生之制度根源,农业市场化过程带来的征税工具演化,以及农民负担的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讨论税费改革对农民负担和乡村基层治理可能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税费改革所面临的根本难题是,税改仅仅缓解了体制性问题所产生的症状,却没有完全消除原来导致这些症状产生的体制根源。...

    175 KB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历史演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1978年到1984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阶段。第二个阶段就是从1984年到1988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阶段。第三个阶段大致从1989年到1992年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第四个阶段1992年以来正式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面分四个阶段进行分析。第一个阶段,改革的最初思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

    30.5 KB
  •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考察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考察科文学院经济学系11Z国贸周能118308064一、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这一深刻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大幕,如何打破长期以来困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区域发展困境,从改革开放伊始就成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关心的头等大事。渐进式改革路径与“试点—先行—推广”的改革模式,无不包含着区域要素,重大的改革进展和代表性的制度...

    25.5 KB
  • 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含义

    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含义:所谓国际关系格局,实际上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流强国力量对比的基础上,形成的国际秩序和利益分配体系。它的演变的根本原因是实力对比的变化,包括经济、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等,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一.复习要求:基础知识:1、第一次世界大战;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3、第二次世界大战;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5、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运用:1.国家间之所以...

    39 KB
  • 计划生育政策的演变及发展

    计划生育政策的演变及发展:C923文献标识:A:1674-1145(2018)2-000-01摘要从上个世纪开始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国人口出现了新情况,也需要剧时俱进不断调整和发展人口政策。本文将首先介绍计划生育政策含义及必要性,进而分析当前面临的社会人口问题以及现阶段该政策的发展。关键词计划生育二孩生育政策一、计划生育政策的含义及必要性所谓计划...

    15.5 KB
  •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及历史作用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及历史作用从古至今,“土地问题”就一直是农民人口占大部分的中国社会中一个最严重,最根本的问题。整个民主革命时期,随着形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也在不断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大革命时期、国共对峙十年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初期大革命时期:在这段时期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发展十分迅速。农民阶级在中共的领导下,组织了农会,起来...

    13 KB
  • 近现代国际关系的演变与发展

    近现代国际关系的演变与发展学习概况谈到国际关系,这似乎是个很宏大的课题,因为纵向观之,不仅有时间上的维度可供研究,从时间的发展中理出国际关系演变与发展的脉络,还有从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等范畴剥丝抽茧,一一比对,得出结论。横向观之,便更复杂,因为要从交织的国家关系中,架构各自的关系网,并进而进行理论抽象。而上了姜老师的课,却对国际关系的演变与发展脉络,熟稔于心。首先是老师清晰的逻辑思维,从纵向...

    15 KB
  • 语言的历史演变过程

    词语的历史演变过程语言是人们的交际工具。现代文明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前进,而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思维模式,做事方法和知识范围,而作为人们思想交流的工具,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一、“咸宁”一词的来源及词义演变“咸宁”一词发展到现在是一个表地名的名词,有众多的热爱家乡的咸宁同胞们对这一词进行过研究。但是人们关注甚多的只是“咸宁”作为地名时的演变及悠久历史。本文将从词性...

    15.5 KB
  • 英美小说观念的演变

    “写实”还是“虚构”?——英美小说观念的演变论及英美文学传统中的“小说”,人们也许马上就会想到一般的文学史上所列出的几点共识:1)英美文学传统中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的“小说”,其发端大致应划在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的上半叶;2)这种文学类型或样式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成的过程中,中产阶级(即平民中分化出的资产阶级)走上了历史舞台、并日益成为社会中坚以后的产物。它自诞生之日起,就表现出“据弃传统的文学批评标...

    61.5 KB
  • 谐音双关的历史演变

    谐音双关的历史演变原载<修辞学习>1999.5汉语由于音节规则,所以音节总数有限,同音词特多,这为广泛地运用谐音双关创造了条件。特别是在民歌中,最早见于《诗经》。《诗经》中谐音普遍与比兴兼用:(1)標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標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標有梅,顷筐暨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诗召南標有梅》此诗是女子感叹韶光流逝,盼望有人早日托媒求婚。“梅”谐“媒”,同时又以梅...

    32 KB
  • 西汉贵族女性服饰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西汉贵族女性服饰的演变与发展研究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管理专业)学生姓名:吴黎丽指导教师:陈德志摘要汉代服饰在经过了近四百年时间的演变与发展后,通过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后,不同时期所呈现出的具体表现特征是不尽相同的,但总体上呈现出恢弘、大气的“本质美”。它的整体发展过程并不是一直都很平稳,由于每一阶段统治者所采取的统治政策的变革,所以在这一时期,相对稳定的状态和会发生转折和突变的状态并存...

    147 KB
  • 苏联至当代俄罗斯对哥萨克政策的演变

    苏联至当代俄罗斯对哥萨克政策的演变赵凤彩2013-03-1113:29:47来源:《西伯利亚研究》2011年第3期(青岛科技大学外语学院,山东青岛266061)摘要:历史上,苏维埃政权对哥萨克采取了“非哥萨克化”政策并在19世纪20年代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迁徙和迫害,这导致了哥萨克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群体近七十年的沉寂。苏联解体至今,在俄罗斯境内掀起了哥萨克复兴的浪潮,当代俄罗斯国家对哥萨克的复兴则给予了诸多政策和舆论导向支持。关键...

    23 KB
  • 黄花梨历史名称的演变

    黄花梨历史名称的演变在我国历史上,黄花梨先后有多个不同的称谓,从留存下来的古代文献以近现代相关著作中,能够看到黄花梨的诸多名字,如花榈、榈木、花梨、花梨木、老花梨、新花梨、黄花梨、海南檀、降香黄檀。花榈(榈木)的称谓从唐不断影响至今花榈(榈木)的称谓从唐不断影响至今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称之为“榈木”;明代的李时珍《本草纲目》、清代的屈大均《广东新语》称“花榈”;李宗山先生所著《中国度具史图说》...

    55.34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