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强化抗血小板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氯吡格雷强化抗血小板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9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9),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观察组给予常规疗法加氯吡格雷。比较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胸痛、胸闷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74%)优于对照组(80.85%),临床上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且副作用...
机采血小板红细胞混入原因的探讨[摘要]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在采集过程中红细胞混入的原因。方法:采用美国百特公司生产的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和血细胞计数仪,在采集前检测献血者外周血中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value,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edialcellvolume,MCV)、血小板(platelet,PLT)值,在机采后检测红细胞混入数值和产品袋中血小板的含量,进行分组对照。结果:HCT在36%左右,MCV小于75fl,血小板含量在正常...
单采血小板临床输注69例疗效研究【摘要】单采血小板输注是血液注射中比较常见的临床治疗手段,血小板输注的效果受到注射次数、疾病类型、注射前患者体内血小板含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结合实际例子探讨了单采血小板在注射中输注效率的影响因素,并借助血小板增高指数等常用指标对输注效果进行了判断。研究发现,为了提高血小板输注的效果,就必须把握好输注的时机,根据患者体内的血小板指数特征,尽可能降低外界因素对输...
ITP治疗后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李相磊1刘芳2李振国1韩亚莉3马春燕1张娟1(1河南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475001)(2河南幵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部475001)(3河南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475001)【】R554.6【文献标识码】A【】1672-5085(2010)33-0096-02【摘要】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的使用促使血液常规检验有了巨大的进步,但对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常被临床考虑为ITP,从而造成患者增加不必要的检查或误治,引起...
2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癡病人护理【摘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是最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由于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及时制止出血,补血,减少血小板的破坏,增加血小板的数量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免疫性破坏文分类号】R558【文献标识码】B【】1004-7484(2014)02-0624-0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是最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由于血小板免...
1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1例临床分析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thromboeytopeniepurpura,TTP)叉称为Moscheowtz综合征,其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发热、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贫血(MAltA)、神经系统症状和肾脏损害五大主征;典型病理改变为徽循环广泛透明血栓形成,引起相应供血的组织器官功能障碍。该病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异度大,容易误诊或漏诊,且病死率高。为提高TTP的早期诊断水平及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方...
CD4+CD25+T细胞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研宄张蓝方郝云良(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济南250062;山东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山东济宁272000)【】R554.6【文献标识码】A【】1672-5085(2010)33-0062-0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以血小板破坏加速为特征的慢性获得性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ITP的发病机制涉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常,CD4+CD25+Treg细胞是具有免疫抑制和免疫无能特性的调节性T细胞亚...
ecu病房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患者静脉穿刺拔针后按压时间及护理效果的研究张艳玲毕怀丽杨建豪赵巧红潘泽如(珠海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519000)【屮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1672-5085(2012)49-0335-01【摘要】R的探讨CCU病房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拜阿司匹林、波立维)患者住院期间静脉穿刺拔针后所需按压时间。方法选择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患者15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输液结束后分别按压10分钟、15分钟、20分钟,观察...
22例白血病输血小板致过敏反应的分析与护理李晓屏(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644000)【】R473.73【文献标识码】B【】1672-5085(2012)43-0287-02【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白血病输血小板导致的过敏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对在我院2009年8月〜2011年12月间住院治疗的22例白血病输血小板导致的过敏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白血病输血小板导致的过敏反应患者通过护理人员的合理的护理,均得到了缓解;由于过敏反应的程度不同...
1例剖宫产后子痫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淮223002):R473.71文献标识码.•A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以微血管内弥散性血小板血栓形成为特征的血栓性微血管病,临床以发热、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神经系统症状和肾损害为主要特征。木病的病因不明,可能与细菌、病毒感染、药物、妊娠、结缔组织病及恶性肿瘤等因素有关,偶可发生在妊娠晚期和产后早期。木病发病急、病情重...
紫癜病(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医诊疗方案(2019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16751.1-1997)。血小板计数减少,多伴有皮肤斑点或瘀斑,或伴有鼻衄、齿衄、便血、尿血月经过多等黏膜出血的病证。2.西医诊断标准采用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止血与血栓学组《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年版)》诊断标...
1例精神病人发生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体会江英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610036血小板疾病是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减少症)或功能减退(血小板功能不全)导致止血栓形成不良和出血而引起的。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血小板计数结果低于参考值下限(正常范围100-300*10A9/L),就是血小板减少,统称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源于血小板产生不足,脾脏对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坏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释。无论何种原因所...
医院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路径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ICD–10:D69.402)。患者年龄在1个月至16岁之间且为免疫性(原发性)。(二)诊断依据。根据《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张之南、沈悌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美国血液学会关于ITP的指南》(Blood,1996,88(1):3–40)、《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路径(2010年版)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ICD–10:D69.402)。患者年龄在1个月至16岁之间且为免疫性(原发性)。(二)诊断依据。根据《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张之南、沈悌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美国血液学会关于ITP的指南》(Blood,1996,88(1):3–40)、《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
CRRT中不同治疗剂量对血小板数量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在CRRT治疗中不同治疗剂量对血小板数量的影响。方法对36例需行CRRT治疗的患者分为传统治疗剂量组和低治疗剂量组,选择相同的滤器,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的数量、肾功能的指标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不同治疗剂量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有否差异。结果低治疗剂量组对血小板数量影响比传统治疗剂量组小,且能降低肌肝及尿素氮,但不能降低C-反应蛋白...
Jiff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型及临床配型应用研究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型及临床配型应用研究【摘要】目的:对患者进行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型与配型的研究,以探讨临床血小板输注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PCR-SSP),对长沙地区44例患者(人血小板抗原)HPA1〜5、15系统等位基因进行分型。结果:血小板基因配型吻合组血小板输注后CCI1.CCI24效果明显优于配型不合的对照组。结论:对患者进行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型与配型...
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变化分析及临床对策刘登国【摘要】目的:分析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变化并探讨临床对策,为术后预防性抗凝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全脾切除治疗,随后行自体脾片移植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d、7d、14d、1个月进行血常规复查,分析血小板计数变化。结果:术后7d、14d,患者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高于术前、术...
三分群血细胞研究仪血小板计数结果影响因素研究[摘要]目的对影响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寻求解决假性异常结果的途径和方法,避免临床误诊。方法随机选取门诊和住院患者100例,其中,末梢血50例,静脉血50例,均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进行抗凝后30min内上机检测,异常结果行手工计数和血涂片染色观察。结果100例原始标本中共有异常结果11例,包括减低8例,增高3例;通过更换抗凝剂、手...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转化为MDS-RAEB-1伴骨髓纤维化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转化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1型(MDS-RAEB-1)伴骨髓纤维化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选择,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转化为MDS-RAEB-1伴骨髓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经长期羟基脲治疗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转化为MDS-RAEB-1伴骨髓纤维化...
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假性减少原因分析陈静(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M0031)【摘要】目的总结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假性血小板减少因素和解决办法。方法重新抽静脉血分别用EDTA-K2和EDTA-K2#NaF抗凝,1h后用BC-55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2次仪器检测值与人工显微镜计数值进行比较。结果用仪器检测全血模式、预稀释模式和手工法比较,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o结论抽血不当和EDTA依赖性凝集是造成假性血小板减少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