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下肢静脉血栓预防和护理【摘要】在骨科行骯、膝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的高危人群。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因其可引起灾难性后果,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对本病的预防、治疗及早期诊断已引起临床上的足够的重视。本文在诸多方面详细阐述了骯、膝关节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治疗及早期诊断的当前研究进展,临床上在手术前、中、后,应对患者进行系...
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关键词】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干预对策【中图分类号】R6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2)10-0071-0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是骨科患者术后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有资料显示,外科手术后出现DVT的发生率为10%〜80%。DVT可并发致命的肺栓塞及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1危险因素分析1.1与患者自...
个人介绍副主任护师国际造口/伤口/失禁治疗师(ET)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大外科科护士长中华护理学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护理学组委员中国VTE院内护理预警联盟秘书长湖南省医学会骨科学专业委员会护理学组组长湖南省护理学会理事湖南省护理学会外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南大学湘雅医...
骨科病人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和护理【关键词】骨科病人;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及护理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是静脉系统回流障碍性疾病,下肢静脉好发[1]。据报道,骨科大手术后未采取预防措施,DVT发病率高达50%o如未及时发现和治疗,可导致下肢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而致残,并可发生致命的肺栓塞[2]。随着临床护士对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肺栓塞认识的提高,骨科病人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
注射用血栓通在脑梗塞治疗中的应用探讨成敏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人民医院云南昭通657200【摘要】目的:分析在脑梗塞病人治疗中注射血栓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70例脑梗塞病人,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各35例,常规组予以20ml复方丹参与250ml生理盐水行静脉注射,干预组予以10ml血栓的注射液,同时加入浓度为5%的250ml葡萄糖盐水或者是10ml牛理盐水,分析两组研究对象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
重症监护室病人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唐郁丽唐郁丽(桂平市中医医院广西桂平537200)【摘要】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Z-,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研究发现VTE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龄、机械通气障碍、侵入性操作、活动限制、下肢长骨骨折、药物因素等;根据患者具体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如弹力袜、间歇气动压迫装置等机械预防,机械预防,肝素、华法林等药物预防等...
肿瘤患者PICC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防治进展广丙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丙南宁530000[中图分类号]R846[文献标识硏】A[文章编号]1672-5018(2015)11-249-02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从肘部贵要静脉、正中静脉或头静脉穿刺送管至上腔静脉的置管技术,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肿瘤患者的化疗,但在使用过程中,患者会因各种原因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其中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是最...
支架血栓形成是严重问题陈艺娜王辉宇(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472000)【摘要】目的为研究三门峡地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术患者,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stentsDES)和金属裸支架(baremetalstentsBMS)支架内血栓形成(stentthrombosisST)的发牛率。急性血栓在24h小时发生,亚急性血栓在30天内、一年或者超过一年发牛。方法所有患者患有急性冠脉综合症或者不稳定心绞痛,所有患者病...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0-0151-01中国论文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是临床常见病,近年来以介入技术为主的治疗得到广泛的应用。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在防止发生肺栓塞的基础上,最大可能使血栓在短时间内溶解,避免治疗带來的各种并发症和后遗效应。我院0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共对20例DVT患者行介入综合治疗,经过与医生的配合,収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
依拉达奉注射液治疗血栓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血栓性脑梗塞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0例该院进行血栓性脑梗塞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8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40例患者。医护人员对治疗组患者进行依拉达奉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滴注次数和剂量为2次/d,30mg/次;医护人员对治疗组患者进行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滴注次数和剂量为1次/d,0.2g/次,丹参多酚酸盐注射...
血栓止血分子标志物在心绞痛和脑血栓诊疗中的应用李卫军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江苏扬州225000【摘要】目的分析心绞痛和脑血栓病人血栓止血分子标志物检测结果的差异性,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木院住院治疗的心绞痛和脑血栓病人各60例纳入研究对象採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Fbg)的浓度及抗凝血酶一lll(AT-lll)的活性.另选取同期在木院作常规体检的40例健康人群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心绞痛...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血浆置换治疗杨晶晶(广丙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肾内科广丙桂林541000)【摘要】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E)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TT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资料、血浆置换的疗效。结果2例均有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MHA)表现、血小板减少、神经系统症状、肾损害和发热。给予PE、血浆输注(PI)治疗。1例治愈后出院,1例因经济困难好转后出院。结论TTP患者应尽早行PE...
!1![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炭;血栓通注射液;尿毒清颗粒血栓通注射液及尿毒清颗粒联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静滴配合尿毒清颗粒口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诊断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配合必需氨基酸和抗高血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栓通注射液4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糖尿病患者用0...
血栓通联合针刺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观察海南省中医院针灸科海南海口570203作者简介:王邦傅,男,1972年8月,海南海口,海南省中医院,大学本科,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神经系统疾病[摘要]为了观察血栓通联合针刺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木研究将307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针刺组、血栓通组和联合组,采用对应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结果表明,治疗后针刺联合血栓通组患者血小板凝集率、实验室...
血栓通联合胰岛素等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野缺损的临床疗效血栓通联合胰岛素等西纱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野缺损的临床疗效【摘要】冃的: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野缺损釆取血栓通联合胰岛素等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杲进行探讨。方法:将本院200例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划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血栓通联合胰岛素治疗,对照组采取胰岛素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视野情况进行检查,...
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药物治疗与进展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药物治疗与进展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4-8824(2007)-9-0017-03关键词血栓栓塞性疾病药物治疗进展溶栓1概述1.1血栓的概念血栓是流动血液中的血液成分在血管或心脏内膜形成的一种病理性非匀质性的凝块或沉积物〈sup〉[1]</sup>o大体上血栓可分成以下六类:①血小板血栓:市大量血小板聚集形成,存在少量纤维蛋白网,多发生于微血栓。②白色血栓:主要发生于流...
血栓前状态与血瘀证的相关性探讨陈百坚王晶(通讯作者)吴雪洵丁邦晗(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广东广州510120)【摘要】目的:探讨血栓前状态(PTS)与中医证候血瘀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K类中心聚类法对154例血栓前状态病例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进行聚类分析;对中医证候中血瘀证形成有诊断意义的、合并其他脏器受损有鉴别意义的实验室指标的以上27项进行主成分判别分析。结果:聚类分析发现,耳鸣腰酸肌肤甲错,舌暗红(...
血栓弹力图比较替格瑞洛及氯吡格雷对PCI术后患者的血小板抑制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比较替格瑞洛及氯吡格雷对PCI术后患者的血小板的抑制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PCI术后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收治时间在2013年2月22日~2014年2月22日,这80例患者均使用信封抽取法进行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实验组采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并在治疗结束后,使用血栓弹力图比较两...
血栓抽吸联合盐酸替罗非班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杨庆坤(江苏省新沂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新沂221400)【摘要】目的观察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AMI患者128例,均行急诊PCI,PCI术屮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的6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直接行PCI的6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术后冠状动脉血流灌注...
复方血栓通联合川茸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复方血栓通联合川茸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联合川穹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血栓通3粒口服,川茸嗪160mg,加入0.9%氯化钠液250ml中静滴。两组疗程均14天,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心电图ST-T改变。结果: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