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学史”的相关文档,共202条
  • 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精 (2)

    《尚书》是一部综合性的历史文献,它记录了上起尧舜下到春秋中叶的秦穆公期间1400多年的历史,其内容与甲骨文金文相参而证,是研究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不可多得的史料。其包含的体例有典、训、谟、诰、誓、命,是纪事本末体的萌芽,也开了编年体的先河,其中的《禹贡》关于九州的记载是后世大一统思想的根源。《春秋》是孔子修订的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现在所知道的第一部私人撰写的历史著作,儒家典籍...

    25.5 KB
  • 对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思考

    第。s卷第。期数学教育学报2006年8月JOURNAL0FMATHEMATICSEDUCATIONAug.,2006对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思考张楠1,罗增儒2(1.西南大学数学财经学院,重庆400715;2.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062)摘要:数学史料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数学史料对理解数学发展的作用;数学史料对学生掌握数学思想的作用;数学史料对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作用;数学史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数学史教育应遵循以下4原则:科学性、实...

    763.5 KB
  • 中国图书馆学史

    中国图书馆学史关键词周文骏图书馆图书馆学史周文骏先生是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和当代中国享有盛誉的图书馆学情报学家,《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史稿》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多维彰显、客观记述、不弃弱势、随录感受等方面,给学界以诸多启示。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图书馆学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他于1949年“开国大典”前夕考入刚刚建立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专修科,为该科公开招收的第一批学员,...

    23.5 KB
  • 中国史学史要点

    中国史学史1、《春秋》是孔子修订的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现在所知道的第一部私人撰写的历史著作,儒家典籍,被列为“五经”之一。3、春秋时期以语类即以记语为主的史著:《国语》、《战国策》和《战国纵横家书》。4、春秋战国时期,除了著名的编年体史书《春秋》、《左传》之外,还有《竹书纪年》和《穆天子传》。5、秦汉时期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史学与政治联系紧密。6、东汉时已经有《起居注》记录皇...

    50 KB
  • 中国社会学史完整资料

    1、《中国人口问题》:徐仕廉认为,要讨论中国的一切经济、社会与政治问题,必须从人口问题入手。人口、土地、生活程度及社会文明是社会的四要素,人们可通过人口的状况去衡量其他三项的状况他特别强调种族品质对于社会的重大关系,认为一个民族要取得竞争的胜利,关键在于提高人口素质。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中国人口论调与人口公例、研究中国人口材料与人口增加律问题,中国人口密度问题,生产律与死亡律,中国人口之...

    60.5 KB
  • 中国近代物理学史

    中国近代物理学史评从哥白尼时代起,第一次关于静止与运动相对统一的物理学革命,到牛顿时代结束。第二次物理学革命以数学分析为基础的近代物理学渐显雏形,至麦克斯韦时代结束。物理学大厦基本建成。到了20世纪初,以相对论与量子论为支柱的第三次物理学革命至今愈演愈烈。那么中国这一阶段在物理学方面扮演着什么角色?我们能从中认识到并反思到什么呢?一:16世纪至20世纪初华夏文明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科学...

    19.5 KB
  • 中国化学史对世界化学史的影响

    中国化学史对世界化学史的影响摘要:[引言]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漫长的历史的长河中,唯一一个不曾间断一直发展到现在的文明就是华夏文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化学作为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很长一的段历史时期内,中国的化学发展领跑着世界化学的发展,古代先贤的工作不但改善了我国的生活条件,更提高了世界人民的生活水平,以至于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说,中国是“...

    17.77 KB
  • 从模仿走向创新--从中国图书馆学史分期说起

    从模仿走向创新--从中国图书馆学史分期说起任何一门学科的学术史都涉及到对本学科历史的分期问题,分期的目的就是要对本学科过去的学术活动和学术成果进行总结性论述和评估,从而对本学科的发展方向有一个大致轮廓,并对本学科研究人员的努力方向有一种指导作用。目前,学术史分期一般以两种线索为依据,一种以社会政治发展史为主线,说得直白一些就是以意识形态的变更作为学术史分期的依据;另一种则是以学术史为...

    19 KB
  • 实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心得体会范文报告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心得体会范文广阔党员干部要仔细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主动为人民办事,为群众办实事。今日查字典的我为您细心选择了几篇关于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心得体会的优秀范文,感爱好的快来和我一同学习吧!期望我的整理能够对你有帮忙!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心得体会一文章强调,在党史学习训练中要做到学史明...

    19.02 KB
  • 中国现代语言学史的分期

    中国现代语言学史的分期中国语言学的现代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清末至北洋军阀时期):标志:(1)1898年《马氏文通》问世;(2)1906年章炳麟明确提出以“语言文字之学”取代“小学”。第二阶段(20年代末或30年代初至1949年):方言学以1928年赵元任《现代吴语的研究》为起点;语法学以1936年王力《中国文法学初探》为起点;修辞学以1932年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为起点。一、现...

    27 KB
  • 中国史学史大题

    中国史学史考点集锦整理1.远古传说的类型:a.战胜自然灾害和在生产中取得成功的传说;b.氏族由来和氏族、部落间战争的传说。2.远古传说在史学上的价值:a、远古的传说不仅反映了氏族社会人们的历史意识,而且或多或少保存了一些真实的历史内容。b、当人们创造出文字以后,这些远古传说经过后人加工、整理并记载下来,成为学者探索、揭示先民初始时期社会历史面貌的重要资料。c、远古传说所反映出来的氏族社会人们对...

    55.5 KB
  • 党员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党员“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主题,对照“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求,结合自身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实际,认真总结学习的收获和体会,深刻剖析,自己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认真加以整改到位。一、党史学习教育收获和体会(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21.79 KB
  • 中国现代语言学史的分期

    中国现代语言学史的分期中国语言学的现代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清末至北洋军阀时期):标志:(1)1898年《马氏文通》问世;(2)1906年章炳麟明确提出以“语言文字之学”取代“小学”。第二阶段(20年代末或30年代初至1949年):方言学以1928年赵元任《现代吴语的研究》为起点;语法学以1936年王力《中国文法学初探》为起点;修辞学以1932年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为起点。一、现...

    27 KB
  • 中国现代语言学史

    中国现代语言学史1、现代语言学:是对古代的语言学而言的,强调的重点是历史时期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2、语言学的现代化:指的是观点、方法的转变,指的是学科本身的革新3、语言学现代化表现在:科学化(明确研究对象和范围、明确语言是一个独特的系统、明确内部专业分工)、社会化(为社会服务、社会变革推动语言学发展)、理论化4、中国语言学走向现代化的原因:语文运动的兴起、教育制度的革新、专门人才的出...

    90.5 KB
  • 近二十年来中国的西方史学史研究

    近二十年来中国的西方史学史研究(1978-1998)张广智【内容提要】本文对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年(1978-1998)的西方史学史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回顾与总结,文章从重评、译介、开拓与深化等几个方面揭示了这二十年来中国的西方史学史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并进而指出这是近百年来中国的西方史学史研究最为令人注目的历史时期。其间在西方史学的引进中,虽然也有失误,但从总体上看,西方史学的输入对促进中国历史...

    34.5 KB
  • 实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心得体会字范文报告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心得体会2000字范文党史学习重在尽力践行、学以全都用。党员干部要从党史中深刻把握艰苦朴实之本色,在力行清正廉洁上树新形象。今日查字典的我为您细心选择了几篇关于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心得体会的优秀范文,感爱好的快来和我一同学习吧!期望我的整理能够对你有帮忙!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心得体会一党史学习训练动员大会20日上午在...

    19.06 KB
  • 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世本》:原本15篇,记事从黄帝开始,讫于战国末年。有《帝系》、《王侯谱》、《卿大夫谱》、《记》、《世家》、《传》、《氏姓》、《居》、《作》、《谥法》等。其中《帝系》记帝王传授的系统;《王侯谱》、《卿大夫谱》记诸侯、卿大夫世系;《氏姓》记录当时所有的姓氏;《居》讲建都情况;《作》记录一些事物的发明情况及其历史;《谥法》记谥号的含义。其中《世家》、《...

    62 KB
  • 中国史学史讲义

    前言“中国史学史”概说(1学时)一、中国史学史的内容(一)历史、史学和历史记录“历史”和“史学”“广义的历史,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和社会史。通常仅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它是史学研究的对象。”“史学,亦称‘历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部门。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史”字出现。《说文解...

    196 KB
  • 中国社会学史共3页

    1.简述社会学专业首先在教会大学设立的情况与原因。情况:许仕廉先生于《中国社会学运动的目标经过和范围》一文中提到,“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有门阿瑟先生在圣约翰大学开社会学课”。圣约翰大学系美国基督教会1879年创办于上海。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该校社会学课程改由美国学者ArthurMonn讲授。把社会学作为一门系统的知识学科与职业,并专门培养此类人才的,上海沪江大学首开其端。该校亦由美国基督教会...

    18.22 KB
  • 中国儒学史(魏晋部分)

    中国儒学史魏晋部分讲义一、魏晋时代的大变局二、玄学的思想发展史三、援道入儒的逻辑进程四、研究状况的综述与参考书目我们今天呢,一起来学习的是《中国儒学史》的魏晋部分,可是我们题目却是这样的“魏晋:竹林七贤与玄学的文化意义”,一个“玄学”!为什么会这样?什么是玄学?“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到底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其实,我们在以前已经学习到了,一般来说,教科书上都说就是两汉以来社会经济政治...

    71.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