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血清”的相关文档,共446条
  • 血清25-羟维生素D测定在临床诊断上的重要意义

    血清25-羟维生素D测定在临床诊断上的重要意义王利丽(济南市中心医院医学实验诊断中心山东济南250013)【摘要】血清25羟维牛.素D是合成1,25(OH)2VD3的前体,是维生素D的主要循环形式,其半寿期较长,血中浓度较稳定,可直接反映机体维生素D的水平。1,25(OH)2D3是活性维牛.素D代谢物中最A活性的。己往维生素D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钙磷代谢的调节作用,近年来维生素D被证实具有更为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和免疫学效应,包括用以预防及治疗佝...

    26 KB
  •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血清及耳积液HA及白介素的变化观察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血清及耳积液HA及白介素的变化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血清及耳积液HA及白介索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7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4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观察组,并以42名健康人员为对照组,然后将观察组血清及耳积液HA、白介索和对照组的血清HA、白介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HA、白介索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血清及耳积液检测结果均高于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

    33.5 KB
  • 肺癌患者血清SAA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肺癌患者血清SAA水平及英临床意义[摘耍]冃的探讨肺病患者血清淀粉样物质A(SAA)的表达,及在临床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100例健康对照者及75例肺癌早期患者和53例中、晚期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AA的水平。结果健康对照组血清SAA[(6.58±0.52)mg/L]、肺癌组血清SAA[(88.36±5.23)mg/L]、肺癌早期组血清SAA[(68.88土5.23)mg/L]、肺癌中、晚期组血清SAA[(115.56±7.26)mg/L]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中、晚期...

    25 KB
  • 哮喘患儿血清中IL-1IL-2IL-6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哮喘患儿血清中IL-1IL-2IL-6的动态变化及意义作者:周均华寿小群边波萍【关键词】哮喘血清中IL-1IL-2IL-6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其患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少学者认为细胞因子网络失衡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探讨细胞因子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作者检测治疗前后哮喘患儿血清中IL-l、IL-2、IL-6的水平变化并与健康儿童比较,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4年1月至2006年10...

    114.5 KB
  • 小儿病毒性脑炎与血清心肌酶谱的相关性探析

    小儿病毒性脑炎与血清心肌酶谱的相关性探析袁进(湖北省当阳市人民医院湖北当阳444100)【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和血清心肌酶谱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13年所治疗的42例婴幼儿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分别于观察组的轻与重型脑炎、急性与恢复期、采用丙种球蛋白与常规治疗进行对比心肌酶谱的高低。结果:婴幼儿病毒性脑炎患者,心肌酶的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息息相关,病情严重则...

    22 KB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的变化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的变化吕燕(黑龙江省牡丹江机车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3)【中图分类号】R75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4-0135-02【关键词】系统性经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的主要环节是大量自身抗体与自身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进而激活补体而引起组织损伤。SLE的血管炎改变与淋巴细胞游走及黏附密切相关,因此认为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l(sVCAM...

    23.5 KB
  • 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患者血清几-6、TL-10.TL-1B的影响及疗效。方法将66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予以针对基础疾病治疗及抗感染、对症和营养支持等治疗。研究组加用乌司他丁20万U静滴,2次/d,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静滴。结果治疗7d后,两组血清IL-6和ILTB水平明显下降,ILT0水平明显上升,且研究组下降或上升值明显人于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总...

    36 KB
  • 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HcyIL-8IL-18和VEGF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Hey、IL-8、IL-18和VEGF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王仲(江苏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连云港222002)【摘要】目的探讨了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Hey、IL・8和VE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法对32例胃癌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前后血清Hey、IL・8、IL-18和VEGF水平检测,并与35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胃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前血清Hey、IL・8、IL・18和VEGF水平均非常显著的高于正常人...

    37 KB
  • 维生素C对急性运动后橄榄球运动员血清NONOS影响探究

    维生素C对急性运动后橄榄球运动员血清NO.NOS影响探究【摘要】通过测定10名男子撖榄球运动员急性运动前后静脉血清中NO含量、NOS(cNOS和iNOS)活性,并同步检测血清iNOSmRNA的表达水平,观察VC对NO、NOS的影响,并探讨可能机制。【关键词】急性运动;维生素C;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氧化损伤【中途分类号】R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129—021前言橄榄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强、体力消耗大、竞争激烈的运...

    27 KB
  • 血清小分子肽的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检测

    血清小分子肽的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检测[摘要]目的分离和鉴定蛙血清去蛋白提取物中的小分子肽,检测其生物活性。方法用超滤法收集蛙血清中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3000的组分;JURP-HPLC对超滤组分进行分离纯化;用串联质谱法分析鉴定小分子肽的分子质量;用呼吸检压仪测定并计算肝细胞呼吸活性和刺激指数。结果将相对分子质量为1638的小分子肽的二级质谱数据经处理后在数据库搜索,没冇搜索到相关肽的信息,可能是新发现的肽。...

    48 KB
  • 肾肿瘤患者血清癌胚抗原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肾肿瘤患者血清癌胚抗原的测定及临床意义南晓松石银川王少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1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河南焦作454003)【中图分类号】R446.l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028(2011)46-0028-03【摘要】目的研究肾肿瘤患者血清癌胚抗原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手术前后血清癌胚抗原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采用EUSA方法对肾肿瘤患者58例、良性肾疾病患者20例和健康人30例,以及肾肿瘤患者术前和术后7d进行血清癌胚抗原检测。结...

    37.5 KB
  • 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艾司西酰普兰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艾司西駄普兰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予以口服艾司西駄普兰10mg,起始剂量10mg/d,早餐后服用,根据病情逐渐调整10〜20mg/d;对照组予以口服舍曲林,起始剂量50rng/d,早餐后服用,根据病情逐渐调整50—200mg/d,两组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

    36.5 KB
  • TNF-在OSAHS及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意义

    TNF-a在OSAHS及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意义朱向东1,张峰2,魏灵妙3,戴军3,王玮3,王永睿3(1.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062552;2.辛集市中医院052360;3辛集市第一医院052360.)摘要:目的通过观测单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及OSAHS合并高血压(EH)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lpha;(TNF-alpha;)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单纯OSAHS及OSAHS合并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OSAHS患者45例(均为男性)。正常对照组20...

    29.5 KB
  •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浓度动态变化的意义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浓度动态变化的意义[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脑病(HTE)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足月窒息新生儿75例(窒息组)和健康足月新生儿5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3、7d时血清NSE浓度变化,并分析英变化与窒息后HIE的关系。结果出生后1、3、7d,窒息组新生儿血清NSE浓度...

    37 KB
  • CT联合超声与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CT联合超声与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王利顺聂红艳景彦民李刚王玉洁刘洪峰王启臣(河北省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河北秦皇岛066000)【摘要】R的:就CT联合超声与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卵巢癌早期诊断屮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04年12月所收治的3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肿块患者,CT联合超声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结果:CT在卵巢癌屮的诊断约登指数为44.6%,准确度为92.3%,特异度为50.0%,灵...

    27 KB
  • 浅议丙肝抗体阳性者血清中HCVRNA联合检测应用探析

    浅议丙肝抗体阳性者血清中HCV—RNA联合检测应用探析摘要:目的:探讨丙肝抗体阳性者血清中HCV-RNA的阳性率,为临床诊断、治疗HCV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实时荧光定量法对36例丙肝抗体阳性患者进行丙型肝炎病毒RNA检测。结果:36例丙肝抗体阳性患者中,20例HCV-RNA阳性,阳性率为55.56%O结论:抗-HCV和HCV-RNA的联合检测,对于丙型肝炎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及临床意义。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抗丙肝病毒抗体;PCR实...

    20 KB
  • 浅析血清中AFPAFU-GT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浅析血清中AFP,AFU,y-GT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SignificanceofCombinedDetectionofAFP,AFU,andy-GTintheSerumofLiverCancerPatients姚涛YAOTao长沙市传染病医院检验科(中国4100)ChangShaCityHospitalForInfectiousDisease中图分类号:R496.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8-0086(2009)03摘要:目的研究3种血清检测指标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意义,以提高对原发性肝癌检测的敏感性。方法取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肝硬化患者50例,其它...

    56.5 KB
  • 浅谈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

    浅谈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蓝义伦(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柳州545001)【摘要】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中,质量控制是确保实验工作正常进行而在每一次实验过程中必须采取的各种措施,也是实施实验室质量保证的一部分,它表明每一步操作的最终结果可以了解木次实验是否有效,所有试验条件是否正常,以及所有试验结果是否可靠,那么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过程中,要保证乙型肝炎病毒...

    25.5 KB
  • 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医学检验探究

    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医学检验探究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医学检验措施的应用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医学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46例,对其血清胱抑素C水平进行检验,分析检验方法的运用以及血清胱抑素C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46例脑梗患者第3天血清中胱抑素C检测结果平均值为(1.44±0.47)mg/1,第5天血清中胱抑素C检测结果平均值为(1.61±0.46)mg/1,与参考值对比,均呈增高状态。结论:血清...

    20 KB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清sFas与VEGF浓度相关性探究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清sFas与VEGF浓度相关性探究[摘要]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ro)患者血清可溶性凋亡相关蛋白(sFa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变化,探讨凋亡机制在COPD发病机制的作用,寻求评价C0H)病情控制水平的凋亡/抗凋亡指标。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3年8月就诊于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COPD急性发作期(急性期组)、治疗后达到稳定期(稳定期组)的患者139例,并选择33名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进行...

    48.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