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联合颈部血管彩超及DSA评估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关联性的意义【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颈部血管彩超及DSA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入住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12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患者组,75例未发生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经颈部血管彩超及DSA检查。结果二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0例脑梗死患者...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血清BDNF、GDNF水平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周雪梅王丽香贾文歆李运刚【Summary】目的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水平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的关系。方法选取45例VCIND患者作为VCIND组,另选48例同期非认知障碍脑梗死(NDCI)患者作为NDCI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两组患者的血清BDNF、GDNF水平进行测定并分析。结果VCIND组血清BDNF、GDNF水...
检查前访视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中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前访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将准备做CCTA检查的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治疗,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成功率,并由有丰富经验的放射科医师盲法评价两组患者的图像扫描质量。结果对照组检查成功率为62.5%,护理干预组成功...
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在老年患者特殊护理中的临床研究朱世娟(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兰州730050)【摘要】目的:讨论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在老年患者特殊护理中的临床效果,为口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2月一2014年3月收治的120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200例老年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定义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6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特殊护理,对照组患者未开展多排螺旋CT冠状动...
瑶药扶芳藤对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摘要]目的研究瑶药扶芳藤乙醇、正丁醇提取物对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缺氧损伤的作用影响。方法体外培养ECV-304细胞,MTT法测定扶芳藤提取物细胞毒性,以Na2S2O4诱导ECV-304细胞缺氧损伤模型,分别将扶芳藤乙醇、正丁醇提取物作用于细胞24h后,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收集细胞上清液,检测LDH露出率;台盼蓝计数检测细胞死亡率。结果扶芳藤乙醇和正丁醇提取物浓度为25~400μg/mL,对EC...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先兆子痫大鼠肾损伤中的进展【】R552【文献标识码】A【】1561-5464(2010)-05-0388-02【摘要】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先兆子痫大鼠肾损伤中的进展。方法采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复制大鼠先兆子痫模型,通过双抗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及尿液中VEGF含量,应用原位杂交法测定肾小球VEGFmRNA转录水平,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球VE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先兆子痫大鼠中,尿液中VEGF含量(以尿VEGF/尿肌酐表示)...
显微手术夹闭及血管栓塞术在脑动脉瘤患者中的治疗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比较显微手术夹闭及血管栓塞术在脑动脉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3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行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对照组行血管栓塞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和格拉斯评分。结果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手术夹闭治...
替米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所致血管内皮细胞游离钙离子的抑制作用[摘要]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细胞钙库的应激效应及替米沙坦对此的拮抗作用。方法预防性实验分组:正常对照组、AngⅡ0.1μmol/L组和替米沙坦60、300、1000μg/L预处理组;治疗性实验分组:正常对照组、AngⅡ0.1μmol/L组和AngⅡ+替米沙坦60、300、1000μg/L组。分别检测各组试验前胞内钙离子浓度,记为0h。体外培养的人大动脉血管内皮细胞预防性给予替米沙...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痰瘀互结证患者凝血功能、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痰瘀互结证型的临床特点及炎症指标水平,为痰瘀互结型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提供用于诊断的监测指标。方法该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回顾2016年3月―2017年3月该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选择符合纳入标准患者,辨证分为痰瘀互结证组及非痰瘀互结证组,观察、比较一般临床特征(性别、年龄、病程)、血常规...
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与大血管并发症【】R256【文献标识码】A【】1672-3783(2012)03-0419-02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与葡萄糖持续、缓慢且不可逆地进行非酶促蛋白糖化反应的产物,生成量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较高时,人体所形成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会相对较高。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天,因此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反映的是在检测前120d内的平均血糖水平,是目前公认的评估长期血糖的“金标准”。同时可进行糖...
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摘要]目的研究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诊断与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糖尿病患者拟诊为视网膜疾病的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实施检眼镜检查后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对患者的视网膜病变情况进行诊断与分级,并根据诊断结果进行治疗。结果965只眼中,检眼镜检查后共有670只眼发生视网膜病变,病变率为69.43%,其中I期、II期、III期、IV...
探讨经颅多普勒与脑电图诊断血管性头痛的价值对比[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经颅多普勒和脑电图在血管性头痛疾病诊断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方便抽取该院2011年3月―2015年3月所接收的64例血管性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32例与参照组32例,前者采取经颅多普勒检查,后者予以脑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正确率。结果研究组患者(90.6%)的诊断正确率比参照组患者(34.4%)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痰瘀同治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理论探讨:R749.1R255.2文献标识码:A:16721349(2012)02022503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是由于脑血管病变引起或与脑血管病变有关的痴呆,是继Alzheimer病(AD)之后第二常见痴呆。严重者丧失生活能力,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在欧美等国家VD占老年痴呆的10%~20%,而在亚洲国家,由于该地区的高中风率使VD的发病率较高[1]??。我国VD的发病率占痴呆发病率的20%左右,并呈迅速增...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实验研究[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血管性痴呆大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年龄在12个月左右的60只健康成年Wistar大鼠作为该次实验对象,实验时间为2015年5―10月,大鼠的体重均在300~400g左右,用于制备血管性痴呆2VO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及NSCs组,在移植前后对3组大鼠实施Morris水迷测试。结果移植后5周、10周时,NSCs组大鼠逃避潜伏期(36.85±7.14)、...
深静脉血栓与血管附着力的实验研究【】R543.6【文献标识码】A【】1672-3783(2011)11-0023-01【摘要】目的:观察肝素、尿激酶及肝素加尿激酶治疗急性大鼠下腔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形成后不同时相静脉血栓与血管附着力大小的变化。方法:100只雄性大鼠建立大鼠急性下腔静脉血栓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肝素组(A组),尿激酶组(B组),尿激酶加肝素组(C组),各30只;另10只为假手术组(D组)作为对照。其中A,B,C组再分为术...
抗血管生成治疗耐药与肿瘤微环境关系的研究进展[摘要]血管生成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起重要作用,抗血管生成治疗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然而抗血管生成治疗存在耐药现象,且在临床中的益处都是短暂的,通常会迅速地出现肿瘤的生长、进展和转移,这与肿瘤微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目前,耐药机制尚未明确,本文主要从其他促血管生成因子或通道、缺氧微环境、细胞自噬、肿瘤基质细胞及其他血管生成方式等方面简述了肿瘤微环境介...
基于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的盆部原发肿瘤III■■in三维模型重建及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索基于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二维图像的盆部原发肿瘤及其周围结构的三维模型重建方法,为术前明确诊断、制订个体化的手术方案、指导手术路径及评估预后提供更加全面、直观的影像学信息。方法对证实为盆部原发肿瘤患者行动静脉期64排螺旋CT扫描,形成格式为标准Dicom3.0的CT连续断层图像,利用计算机三维图像重建软件Mimics建立盆部原发肿...
改良型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型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门静脉高压症治疗的价值。方法自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以改良型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98例为实验组,以98例经典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作为对照组。测量患者手术前、切脾+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自由门静脉压力,入院时、手术后2周的门静脉血流量,观察术后复发出血、肝性脑病、门静脉高...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叶佳国(广西北海市人民医院536000)【摘要】随着螺旋CT探测器层数的增加和软件口益更新,CT冠状动脉成像在技术上具有更多优势,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上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及敏感性。后处理技术方面强大的随机软件也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钙化斑块、支架等造成的边缘伪影,有利于准确判断管腔的真实情况,简便易行、安全可靠,为临床对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冠...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救治与护理[]R473.6[文献标识码]A[]1005-2720(2009)14-0614-02[摘要]目的:总结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救治与护理经验,指导,临床实践技能。方法:对我1~2007年3月~2008年1月间收治的不同程度断指病人204例386指进行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86指的处理的临床观察和救治、护理。结果:75指成活,救治成活率为87.2%。结论:断指再植术后掌握血管危象发生的原因,精心的观察与护理,及时果断的救治,可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