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眩晕的体会中医辨证治疗眩晕的体会:R2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2-090-02眩晕是常见临床症状之一,可见于西医的多种疾病,如耳性眩晕、脑性眩晕❷其它原因引起的眩晕等。中医理论认为眩晕多属肝的病变,由“风、瘀、痰、虚”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目眩或视物模糊、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称为“眩晕”。眩晕早在《内径》中就有论述;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拟定出相应的治法...
眩晕症28例治疗体会古兵(辽宁省新民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110300)【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眩晕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式。方法:我院2013年3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一共收治了眩晕症患者2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木组28例患者经过病因和药物治疗之后,临床症状均缓解。结论:眩晕症的患者经查询病因并给予适合的治疗方式,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关键词】眩晕症临床诊断治疗方法【】R441.2【文献标识码】B【】1672-5085(2...
眩晕诊治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眩晕的病因诊断对众多医生而言,一直是个临床难题。近年来,随着理论普及和辅助检查技术的进步,绝大多数眩晕已能确诊[1];但由于眩晕的发生涉及神经科、耳鼻喉科和内科等众多领域,有些病理生理等基础问题至今仍未能明确,部分眩晕的病因在理论上尚难明确,因此给临床实践带来困难。此篇专家共识着眼于常见眩晕的规范化诊疗,同时尽可能地全面概括少见眩晕的临...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眼震图定位诊断【摘要】目的:探讨眼震图(Videonystagmograph,VNG)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回顾126例BPPV患者的眼震图资料,分析总结各型BPPV在Dix-Hallpike和滚转试验中眼震图上的眼震特点。结果:126例BPPV患者中,后半规管(PSC)BPPV98例(77.8%)、水平半规管(HSC)BPPV17例(13.5%)、前半规管(ASC)BPPV仅5例(3.9%)、混合型BPPV6例(4.8%),28例PSC-BPPV记录到反转相...
临床常见眩晕病的诊治【关键词】眩晕症眩晕症是临床常见病,I大1其涉及到多个学科,该病的诊断与治疗一直令许多医生感到闲惑。导致这种现状主要有三个因素:1.内耳位置深,体积小以及实验方法的限制,前庭病变实质的研究发展缓慢;2.前庭疾病的检查手段是间接的,需要依靠眼动、脊髓反射反映前庭功能状态;3.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前庭疾病治疗多限于对症[1]。因此很多眩晕患者经常在临床的多个科室Z间辗转,得不到适当的诊断...
第1页共6页复方血栓通治疗眩晕症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眩晕症患者72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合天麻素片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天麻素片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显效率为30.56%,研究组的显效率为63.89%,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眩晕症疗效显著,用药...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文献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颈性眩^(CerivealVertigo,CV),X称“颈源性眩晕”,是由于颈部椎间盘变形、骨质增生、髓核突出、神经刺激、慢性劳损、外伤和炎症等多种因素刺激和压迫周围的神经和血管,引起大脑供血不足而出现以头晕、恶心、呕叶•及颈部不适为主症的一类病症。临床症状一般有头晕,恶心,呕吐,耳鸣,视物不清等,最突出的特点为体位性眩晕即当改变体位尤以扭转头...
第1页共7页苯海拉明在急诊眩晕症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苯海拉明治疗急诊眩晕症的临床疗效,为急诊救治提供有效的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2008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眩晕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盐酸丁咯地尔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治疗3d的患者为对照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苯海拉明肌注治疗3d的患者为观察组,38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h后的快速疗效和疗程治疗结束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治疗...
穴位注射治疗眩晕病的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672-3783(2013)12-0169-01【摘要】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活血化瘀、解痉止痛药治疗眩晕的疗效。方法穴位注射丹参、三七加针灸治疗与单纯针灸治疗眩晕各取46例,观察疗效比较。结果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眩晕疗效优于单纯针灸治疗。结论穴位注射对本病有显著改善大脑的血液供应,缓解眩晕症状的作用。【关键词】眩晕穴位注射丹参三七针刺穴位注射是根据中医辨...
老年颈性眩晕CT及X线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颈性眩晕的CT及X线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有完整X线和CT资料的确诊老年眩晕病例资料,并对80例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组80例患者中X线显示寰椎两侧骨块与枢椎齿突间隙不等宽10例,钩椎关节增生、骨赘形成56例,椎间隙狭窄10例,生理曲度异常32例,颈椎失稳16例,侧弯或移位10例;CT横断平片显示横突孔狭窄。变形14例,...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体位限制时间长短与疗效的相关性观察【摘要】目的通过调查研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体位限制时间的长短与临床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将68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分成体位限制时间较长的观察组,体位限制时间较短的对照组各34例,给予两组正常Epley手法、Barbecue翻滚法的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BP...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成功复位后残留头晕的研究【摘要】目的: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成功复位后残留头晕发生特点,分析危险因素,为疾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筛选2013年2月~2015年7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BPPV患者371例,复位后随访评价残留情况。结果:1~2日后,第一次随访残留46.36%,3个月后残留率7.91%;残留者女性比重、年龄、SAS、SDS、BBPV持续时间、眼振持续时间高于对...
中药药枕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40例卓小萍江苏省中医院心内科210029【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药枕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40例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肝阳上亢型眩晕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实验组40例,对照组根据具体情况釆用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eta;受体阻滞剂等降压药物,同时让病人保持合理的饮食及作息。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釆用中药药枕治疗,疗程10天。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
不同方法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治疗的策略2900字[中图分类号]R2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4)03(a)-0029-03眩晕症是指目眩与头昏症的总称,为运动不存在时却有主观上出现运动感的疾病,患者对空间关系定向以及平衡方而出现功能性障碍,最终对周围环境出现晃动、倾斜、旋转或者摇摆不定等运动幻觉,常见头昏、呕吐、恶心以及冒冷汗等临床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虽、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2]0研究表明,一些...
急诊眩晕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急诊眩晕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耍:目的:对应用中医辨证施治方案对患有眩晕的急诊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患有眩晕的急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8例。采用常规西医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眩晕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眩晕症状彻底消失时间和药物治疗方...
1、耳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医临床路径耳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西医诊断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住院患者一、耳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耳眩晕(ICD10:BRE09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SD)(ICD10:(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86例临床观察班琳娜1孙海波2(1辽宁省沈阳市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牛学院辽宁沈阳110032)(2辽宁省沈阳市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沈阳110032)【摘要】目的:观察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临床86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行手法复位治疗后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周痊愈64例(74.4%),有效19例(22.1%),无效3例(3.5%),复位有效率为96.5%;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