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佛陀因休息安那般那而入禅定、之后观一切无常、无我、体悟十二因缘、达到涅盘的宁静状态。所以修行安那般那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大念处经》是南传佛教中最重要的一部经典,有兴趣的同修可以到网上找。如何修习安般念帕奥禅师讲缅译英:BhikkhuDhamminda﹙法王比丘﹚英译中:BhikkhuMahanaga(开恩比丘)BhikkhuKaiHong﹙开弘比丘﹚Dhammagavesaka﹙寻法比丘﹚佛陀于《大念处经》(MahasatipatthanaSutta)中,教导如何修...
如何才能精气神充足,戒淫是修行最重要一关无论男人、女人,男的想女的,女的想男的,那就叫漏。天上的魔和鬼神,都有五种的神通。什么五种神通?就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但没有漏尽通;如果他得到漏尽通,他也就不会来扰乱你了。因为他没有得到漏尽通,所以他就还想做坏人,还想做恶人,来破坏你。可见这个漏尽不容易得的。什么叫漏尽?我再给你们讲真了一点,就是你一天无论男人、女人,男的想女的,女...
站在人生的米字路口上,不知道走哪一条路,在犹豫中徘徊了好久,不知道哪一条路更平坦,哪一条路更好走?每到这个时候,总是试图寻找可以达到成功的那一条最近的路,去寻找人生的那一个最高点。人生就像是一道函数题,每一个人都试图尝试着用各种途径去寻找函数的最高点,这个最高点带来的结果是好的生活,不管是上学,出国,还是到外面学习技术,还是打工,都是试图去寻找这一个最高点,有的人找到了,有的人一辈子也没有找到...
达真堪布《在世间修行如何面对各种众生》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达真堪布发布时间:2011-7-1819:13:47繁體版我们通过学佛修行,就是让自己坚强起来,自信起来。真正的出离心是一种勇敢的心,敢面对,敢承担,没有什么可怕的。人的力量,也可以说是心的力量是很大的。我们就是信心不足,做什么事情都不专心、不认真,所以力量发挥不出来。你真能坚强、勇敢地去面对、去承担,有信心、有决心的话,没有什么做不到的。...
法王噶瑪巴開示:修持方法─『見修行』日期:2009/01/05地點:印度菩提迦耶〈第二十六屆噶舉大祈願法會〉翻譯:堪布丹傑噶舉傳承的見修行口訣符合上師傳記的行誼與功德,一刻都不能忘。【密勒日巴大師傳】密勒日巴在接受馬爾巴大師口傳、灌頂,並授與法名「密勒金剛幢」之後,依上師囑咐閉關修行,期間精勤修定,以一盞酥油燈置於頭頂,安住甚深禪定,寂靜不動地修了十一個月。法王說,據傳直到今天,那盞見證尊者甚深禪定的石...
印光大师:对于修行出现境界的开示然彼绝不知净土宗旨,故与禅对论。彼注重祥光胜境一语,大须斟酌,否则误人不浅。又谓不可著,以佛法无量,著则成有量,即不能入佛智。何止不入佛智。亦复或入魔界耳。至所云之各佛,乃禅家约心理之论,与净宗无涉。白光清空,既为如来一毛头许功德,汝何得以法界一相,寂照不二妄认。实则宿世定境,由净心而发,固不得当作奇特也。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有信愿,无论行之多少浅深,皆...
入世修行最成功的法门宇宙人生的真理即是缘起性空,这是有别于外道的佛的不共法,佛证得了而示现三身,从空性而言叫法身,所谓法身无相,从缘起显现而言叫报身化身,三身实际一个本体,是从不同侧面而言的,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实证此,或从空性修法身,或从显现修报化身,禅宗四祖以前以《楞伽经》印心,包含了三身修法,之后根基渐钝,实执愈重,唯以《金刚经》印心,教人从法身角度入手,入门之后,其余也就简单了。这跟藏地也...
【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方法及证悟过程】沉家桢观世音菩萨宏愿解脱一切众生的痛苦。自古以来,在世界各地,有数不清的灵感奇迹,都和观音有关。因为观世音菩萨和这世界上的人类,有这样深厚密切的缘份,所以效仿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方法,最易得到感应和成就。在《楞严经》里,有一段极重要的经文,是记载观世音菩萨自己讲述他修行的方法及经过。这是在一次法会上,二十五位大菩萨遵照释迦牟尼佛的咐嘱,讲述每个人的修行经验。二十五...
法王噶瑪巴開示:修持方法─『見修行』日期:2009/01/05地點:印度菩提迦耶〈第二十六屆噶舉大祈願法會〉翻譯:堪布丹傑噶舉傳承的見修行口訣符合上師傳記的行誼與功德,一刻都不能忘。【密勒日巴大師傳】密勒日巴在接受馬爾巴大師口傳、灌頂,並授與法名「密勒金剛幢」之後,依上師囑咐閉關修行,期間精勤修定,以一盞酥油燈置於頭頂,安住甚深禪定,寂靜不動地修了十一個月。法王說,據傳直到今天,那盞見證尊者甚深禪定的石...
多位高僧大德开示,睡觉时的修行诀窍睡觉的诀窍——索达吉堪布什么是吉祥卧?这种卧式有哪些功德?在入睡之前,有哪四点需要注意?睡如佛涅盘,应朝欲方卧,正知并决志,觉已速起身。睡眠时应保持什么威仪呢?结束了一天的闻思修行和修持善法之后,晚上入睡时,应像怙主佛陀4月15日示现涅盘时的吉祥卧一样:右侧下卧,以足压足,右手垫在右脸颊下,左手放在左腿上。以这种卧式入睡,即使突然离开人间,也不会堕入恶趣当中。莲花...
居士修行与弘法中的几个误区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清净法师发布时间:2011-11-290:43:32繁體版佛制四众弟子,出家众以修习梵行、弘法度众为要务,在家众以护持三宝、为要务,各有侧重,其最终目的都是行出世之道,出离轮回。如果不明确这一点,就会出现以世间善法或近似佛法来混淆真正清净出世法的可能,这一点在在家弟子身上尤其容易出现偏差。一,以世法心行出世法一个人如果对世间的名闻利养未起厌...
准提心脉传承修行重点——传藏法师(吉祥金刚)我们今天这是随便讲一讲,我希望大家多看看《楞严经》。由“七处征心”开始,一条一条的好好去研读。你不用去念,也不用去背,你只要去好好地研读《楞严经》,从“七处征心”开始。佛陀来到娑婆世界给我们说法,最根本的东西、最珍贵的东西,也就是希望我们众生能够从“明心见性”一路超出,直至成佛。这个“明心见性”确实非常重要。这几年密法大兴,无论东密、藏密都很兴盛。但...
谈老子《道德经》中的修行方法释迦牟尼佛说法49年,讲证道的方法有八万四千法门。而老子在《道德经》中讲证道的方法只讲了一种:“致虚极,守静笃。”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原文]《道德经》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B][注解]证道的唯一方法就是:...
让修行融入生活之中一九八五年春於尼泊尔雪谦寺顶果钦哲仁波切开示所谓一个佛法修行者,乃是指面对任何顺逆诸境,皆能转极逆的境界为励缘的修行人。他能清净一切外境,且对修行的过程中一切顺逆外境的经验及相应,也能清楚地了知。修法者不应被顺逆诸境所引起的障碍而停滞及困扰,应视自身如同大地对於任何的众生不分其好壤及顺逆,均同样加以维护,而仅作承担与容忍而已。修行者又应视困顿环境为修持的增上逆缘,如同强风不只...
金刚经中的40句名言极其重要修行之明灯1.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4.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5.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7.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8.法尚应舍,何况非法。9.无有定法,如来可说。10.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11....
每天上午索达吉堪布开示香怎耶巴说:“上午若没生起无常之念,中午贪图今世的念头就会抬头;中午若没生起无常之念,晚上就会被贪图今世的念头所俘虏。”现在有很多修行人,对于修行一拖再拖,做其他琐事则快马加鞭;而前辈大德们与此恰恰相反,他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将修行摆在第一位,这是因为他们无常观修的到位。在未生起以上如是定解之前,我们务必要唯一观修死亡无常。怎样对无常生起定解:在日常生活中十个观修法索达...
遍智尊者:菩提心是最圆满的修行发布:明华居士[全部文章空间留言]日期:2009-8-23收藏菩提心是最圆满的修行――遍智尊者本文系遍智尊者过世前三个月所作的最后开示,摘录自一九八三年十二月柯磐寺的禅修课程中,有关皈依、五戒及菩提心的开示。佛法里最圆满、最实在的修行,无疑是修习“菩提心”。而慈爱众生是菩提心的精髓,是菩萨心行,是最快捷的修行之道。任何哲学、科学或心理学的理论都不能不同意,怀着“菩提心”,就...
真言:没有修行只有认同摘要:修行是什么?修行就是强化我们与佛陀之间的认同和融入。一旦认同,抓住它,融入进去,就顿悟成佛了。不存在修行,只有认同。为了获得这种认同感、这种信任感,有的人需要几生。没有几生的磨炼,他不能有这样的认同。没有认同怎么办?就去训练认同。我在讲《心经》的时候,就一再强调“修行”这两个字,只是一个方便说法而已,我们姑且说你在“修行”。事实上,这个世界上是没有修行的。这个世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