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县地名志(1986版)——水西公社概况水西公社位于县城东面10公里处,驻地水西圩。东与罗坊公社交界,西和沙土公社接壤,南邻峡江倒,北靠马洪公社,西北界下村公社,东南连东边公社。总面积136平方公里。辖26个大队,414个生产队,185个自然村。9783户,4890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74人,均属汉族。以驻地水西圩得名。此处有一小溪,自西北丘陵流向东南,注入袁河,水西位于该小溪之西,故名。解放前夕,袁河以南...
新余县地名志(1986版)——河下公社概况河下公社位于县城西面8公里处。西南与分宜县交界,西北与界水公社相接,南靠九龙山垦殖场和良山公社,东傍珠珊公社。总面积125平方公里。海拔57米。全年17.8度,1月份气温5.5度。无霜期284天。下辖13个大队,1个林场,143个生产队,126个自然村,3992户,2014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445人,均汉族。以驻地得名。在江口、洋田、潭汾等地曾建立过西路区乡苏维埃政权。解放前夕属...
新余县地名志(1986版)——鹄山公社概况鹄山公社位于县城北面,距县城35公里。东邻水北公社,南靠下村公社,北接上高县,西傍蒙山。总面积48平方公里。下辖10个大队,128个生产队,47个自然村,3148户,1498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60人,均属流族。鹄山公社以驻地集镇而得名。镇内的鹄山村,据谱记,黄氏祖先于宋祥符三年,从湖北江夏黄鹄山(今武昌蛇山)迁来,以祖先原居地,减免“黄”字,名日鹄山。解放前夕属水...
新余县地名志(1986版)——珠珊公社概况珠珊公社位于县城南面3公里处。驻地潭口村。东与水西公社交界,南与良山公社接壤,西北与河下、沙土公社隔河相望,北靠袁河与县城分界。总面积59.32平方公里。下辖18个大队,187个生产队,95个自然村,6386户,3035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93人,均属汉族。沿用原珠珊乡驻地珠珊村得名。解放前属洋津区,下分塘下、鹏湖、潭口、洋津四个乡,18个保。解放初中洲、石洲、洲下,洞...
新余县地名志(1986版)——下村公社概况下村公社位于县城北面,驻地下村圩,距县城15公里。东与马洪公社接壤,西和观巢公社交界,南与沙土公社毗邻,北和仁和公社相连。总面积148.23平方公里。辖21个大队,278个生产队,169个自然村,8262户,4619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391人,均汉族。下村公社以驻地得名。据谱记:下村原名霞溪,以山川秀丽,玉带香泉,云蒸霞尉之谓也。解放前夕属江东区下村乡、江东乡、岭下乡、...
新余县地名志(1986版)——欧里公社概况欧里公社位于县城西北18公里处。东邻下村公社,南靠观巢公社,西北与分宜县交界。总面积64平方公里。辖13个大队,129个生产队,67个自然村,2964户,1548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5人,均属汉族。以驻地欧里圩得名。圩座落于山坑里,方言山垇里,(“垇”,方言读欧“ou”)演变为欧里。解放前夕属观巢欧里乡。解放初隶属沿旧。合作化时由上巢、白梅、栗山、皇华、联盟、带源、...
新余县地名志(1986版)——河下公社概况河下公社位于县城西面8公里处。西南与分宜县交界,西北与界水公社相接,南靠九龙山垦殖场和良山公社,东傍珠珊公社。总面积125平方公里。海拔57米。全年17.8度,1月份气温5.5度。无霜期284天。下辖13个大队,1个林场,143个生产队,126个自然村,3992户,2014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445人,均汉族。以驻地得名。在江口、洋田、潭汾等地曾建立过西路区乡苏维埃政权。解放前夕属...
新余县地名志(1986版)——观巢公社概况观巢公社位于县城西北面,驻地观巢圩,距县城12.5公里。东北与下村公社交界,东南和沙土公社接壤,西北与欧里公社相连,西靠分宜县,南邻界水公社。总面积90平方公里。下辖15个大队,202个生产队,127个自然村。4342户,2404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48人,均属汉族。以驻地观巢圩得名。观巢原名鹳巢,“鹳”是一种水鸟,因地处低洼,四面环山,中间形成盆地,好像一个鸟窠,故...
新余县地名志(1986版)——鹄山公社概况鹄山公社位于县城北面,距县城35公里。东邻水北公社,南靠下村公社,北接上高县,西傍蒙山。总面积48平方公里。下辖10个大队,128个生产队,47个自然村,3148户,1498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60人,均属流族。鹄山公社以驻地集镇而得名。镇内的鹄山村,据谱记,黄氏祖先于宋祥符三年,从湖北江夏黄鹄山(今武昌蛇山)迁来,以祖先原居地,减免“黄”字,名日鹄山。解放前夕属水...
新余县地名志(1986版)——北岗公社概况北岗公社位于县城东北面,驻地北岗圩,距县城25公里。东邻清江县,西靠马洪公社,南傍罗坊公社,北接水北公社。总面积38.44平方公里。辖9个大队,124个生产队,54个自然村,2388户,1287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3人,均汉族。北岗位于县境北部小山岗上而得名。曾为贸易集镇,镇内有康公庙,相传主宰保佑猪牛。每年农历八月初一至十五日庙会,人山人海,极为热闹,邻近数县,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