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原电池基础巩固1下列反应可用于设计原电池的是()A.H2SO4+2NaOHNa2SO4+2H2OB.2FeCl3+Fe3FeCl2C.Mg3N2+6H2O3Mg(OH)2↓+2NH3↑D.NaCl+AgNO3NaNO3+AgCl↓答案B2有关原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外电路中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B.在原电池中,只能用金属锌作负极C.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D.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负极方向移动答案C3有关如图所示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盐桥中装有含琼脂的KCl饱和溶液)()A.铜片上发...
第3课时pH的应用基础巩固1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滴定管下端连有橡皮管的为酸式滴定管B.在滴定时,左手操作锥形瓶,右手操作滴定管开关C.滴定前应首先排除尖嘴部分的气泡D.滴定过程中两眼应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答案C2准确量取25.00mL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A.500mL量筒B.25mL量筒C.25mL酸式滴定管D.25mL碱式滴定管答案C3一支规格为amL的滴定管,其尖嘴部分充满溶液,管内液面在mmL处,当液面降到nmL处时,下列判断正确...
第26点动力学中的板—块模型1.模型特点:上、下叠放两个物体,并且两物体在摩擦力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相对滑动.2.常见的两种位移关系滑块由木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木板同向运动,位移之差等于板长;反向运动时,位移之和等于板长.3.解题方法:一般采用隔离法.4.解题思路(1)分析滑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2)对滑块和木板进行运动情况分析,找出滑块和木板之间的位移关...
第21点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与牛顿运动定律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是指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其运动情况和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其受力情况,解决这两类基本问题的思路方法示意图如下:其中受力分析是基础,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是工具,加速度是连接力和运动的桥梁.对点例题某一旅游景区,建有一山坡滑草运动项目,该山坡可看成倾角θ=30°、长L=72m的斜面.一名游客连同滑草装置总质量m=80kg,他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在时间t...
第12点静摩擦力有无及方向的判断方法1.条件判断法(1)根据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即:①物体间接触且挤压;②接触面粗糙;③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2)根据“摩擦力的方向沿着接触面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2.用假设法判断假设法,就是假设接触面光滑,看物体是否会发生相对运动.若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物体原来的静止是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的静止,且假设接触面光滑后物体发生的相对运动方向...
第3点正确区分几种速度1.平均速度(1)定义:运动物体通过的位移与产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2)公式:v=(s表示位移,t表示发生该段位移所用的时间).(3)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注意:①平均速度粗略地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和方向.②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在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所以求平均速度时,首先明确求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的平均速度.2.瞬时速度(1)运动物体...
章末检测试卷(三)(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正确的说法是()A.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性质相同,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B.某物体若只受一个力的作用,说明可以只有作用力,而没有反作用力C.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必定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二)[目标定位]1.会推导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并知道关系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2.会用公式v-v=2as进行分析和计算.3.掌握三个平均速度公式及其适用条件.4.会推导Δs=aT2并会用它解决相关问题.一、速度位移公式的推导及应用[问题设计]射击时,火药在枪筒中燃烧.燃气膨胀,推动弹头加速运动.如果把子弹在枪筒中的运动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子弹在枪筒中运动的初速度为v0,子弹的加速度是a,枪筒长为s.试...
微型专题速度和加速度一、选择题考点一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对比理解1.(多选)一辆汽车向东行驶,在经过路标甲时速度表指示为50km/h,行驶一段路程后,汽车向北行驶,经过路标乙时速度计指示仍为50km/h,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经过甲、乙两路标时的速度相同B.汽车经过甲、乙两路标时的速度不同C.汽车经过甲、乙两路标时的速率相同,但运动方向不同D.汽车向东行驶和向北行驶两过程的平均速度相同答案BC【考点】平均速度与...
§7正切函数学习目标1.理解任意角的正切函数的定义.2.能画出y=tanx的图像.3.理解正切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周期性、奇偶性,及其在区间内的单调性.4.正切函数诱导公式的推导及应用.知识点一正切函数的定义思考1设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a,b),那么何时有意义?答案当a≠0时,有意义.思考2正切函数与正弦、余弦函数有怎样的关系?答案tanα=.梳理(1)任意角的正切函数如果角α满足:α∈R,α≠+kπ(k∈Z),那么,角α的终...
§3弧度制学习目标1.理解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概念,能对弧度和角度进行正确的转换.2.体会引入弧度制的必要性,建立角的集合与实数集一一对应关系.3.掌握并能应用弧度制下的扇形弧长公式和面积公式.知识点一角度制与弧度制思考1在初中学过的角度制中,1度的角是如何规定的?答案周角的等于1度.思考2在弧度制中,1弧度的角是如何规定的,如何表示?答案在单位圆中,长度为1的弧所对的圆心角称为1弧度角,用符号rad表示.思考3“1弧度...
第13课时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学考要求知识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成分aa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及实例bb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bb生物放大bb营养级aa课时要求(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成分。(2)举例说明食物链与食物网。(3)说明生物放大的含义。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成分1.概念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环境所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系统。2.类型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为生态系统两类。3....
第3课时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知识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1.炔烃的概念及判断。2.炔烃的物理性质。3.炔烃的化学性质。4.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来源和组成。baca目标定位1.知道炔烃的结构特点及炔烃的物理性质,能以乙炔为例,认识炔烃的化学性质。2.知道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一、乙炔的结构与性质1.炔烃的概念及其通式分子里含有碳碳叁键的一类脂肪烃称为炔烃,其分子的通式可表示为CnH2n-2(n≥2),其中碳原子数小于4...
第二单元芳香烃知识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1.苯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2.苯的用途。3.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4.芳香烃来源。baca目标定位1.认识苯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学会溴苯、硝基苯的制取,了解苯的用途。2.知道苯的同系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一、苯的结构与性质1.苯的分子组成及结构特点苯的分子式是C6H6,结构简式是,其分子结构特点:(1)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2)分子中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都在同一平...
第二单元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第1课时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知识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1.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2.同系物及其通式。bb目标定位1.能够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简单的有机物进行分类。2.能记住常见的官能团。3.会说出简单有机物所属的类别及分子的结构特点。4.学会判断同系物的方法。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有下列物质:①CH3CH2CH3,②CH2===CH2,③,④,⑤CH3CH2CH2OH,⑥CH3COOH。回答下列问题:(1)属于烃的是①②③...
第2节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测定第1课时有机化合物分子式的确定[学习目标定位]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初步学会测定有机化合物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的一般方法,并能据其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一、有机化合物元素组成的确定1.鉴定有机物中含有哪些元素(定性分析)(1)将某有机物在O2中充分燃烧后,各元素对应的燃烧产物:C→CO2;H→H2O;S→SO2。(2)若将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物只有H2O(使无水CuSO4变蓝)和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第一单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第1课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学习目标定位]知识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1.几种典型的弱电解质。2.弱电解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3.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4.多元弱酸的分步电离。aababba课时要求1.能准确判断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2.会描述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能正确书写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会分析电离平衡的移动。3.了解多元弱酸的分步电离。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化合物按照其在...
第2课时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学习目标定位]知识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1.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及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2.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选择和确定合适的生产条件。bc课时要求1.通过温度对可逆反应速率的影响,理解并掌握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规律。2.了解催化剂影响化学平衡的实质,并进一步探讨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从而了解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一、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实验探究按表中实验步骤要...
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第1课时浓度、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学习目标定位]知识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1.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2.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及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ab课时要求1.通过外界条件对可逆反应速率的影响,掌握化学平衡移动的内在因素。2.通过实验探究,讨论分析浓度、压强影响平衡移动的规律。一、化学平衡状态的移动1.化学平衡移动概念与实质(1)概念: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如果浓度、压强、温度等...
第3课时化学平衡常数[学习目标定位]知识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1.化学平衡常数。2.反应物的转化率。3.化学平衡常数与反应限度、转化率的关系。bbc课时要求1.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会根据化学反应书写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2.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一、化学平衡常数1.数据分析(1)NO2、N2O4的相互转化是一个可逆反应:2NO2(g)N2O4(g)。在25℃时,如果用不同起始浓度的NO2或N2O4进行反应,平衡后得到以下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