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信心铭”的相关文档,共7条
  • 信心铭》释义◎慧广法师

    信心铭》释义◎慧广法师禅宗三祖僧璨的《信心铭》,在禅宗史上,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古有禅师教人,每晨诵《信心铭》,把《信心铭》当作早课来诵。《信心铭》,表达了传统禅宗的修行理念与方法,提示了禅门「不二」(一亦不守)的修持。阅读之下,令人有一种「原来如是」的感受,觉得轻松、舒适。禅宗的这种修行理念,其实,便是般若的意境,也是佛门最高的修行方法。在一般的修行方法中,总是有取有舍、有是有非。从事这些...

    58.1 KB
  • 曹洞宗纲要:《信心铭》禅解

    曹洞宗纲要:《信心铭》禅解本光禅宗自六祖慧能法师之后,逐渐兴起,耀彩于盛唐中唐之际。至晚唐五代,禅宗五家亦即禅门五宗充溢佛教寺院,掩盖了教下诸宗,可谓盛之极矣。推五家之宗源,得两大流派:六祖上首弟子南岳怀让,下之马祖道一,下之百丈怀海,伪仰宗、临济宗出焉;六祖下之青原行思,下之石头希迁,下之药山惟俨,曹洞宗出焉。石头希迁禅师下还有天皇道悟禅师,下之龙潭崇信,下之德山宣鉴,云门、法眼两宗相继出焉...

    34.5 KB
  • 三祖僧璨大师及其《信心铭》略说

    三祖僧璨大师及其《信心铭》略说冯学成汉传佛教,历来都是由两种力量汇集而成,一是隐修岩穴的高僧,一是弘化尘世的高僧。隐修者实修实证,积聚法财,并源源不断地向弘化者输入智慧和力量,从而使道脉不断,佛法日新。在禅宗史上,三祖之于四祖,龙山之于洞山,大章契如之于清豁、冲煦二禅师等事例不胜枚举。有的则隐显难分,就得看用什么样的尺度了,如元代的高峰原妙,中本明本师徒二人,说隐似显,说显似隐,真有点隐显不二...

    20.94 KB
  • 三祖僧璨大师及其《信心铭》略说

    三祖僧璨大师及其《信心铭》略说冯学成汉传佛教,历来都是由两种力量汇集而成,一是隐修岩穴的高僧,一是弘化尘世的高僧。隐修者实修实证,积聚法财,并源源不断地向弘化者输入智慧和力量,从而使道脉不断,佛法日新。在禅宗史上,三祖之于四祖,龙山之于洞山,大章契如之于清豁、冲煦二禅师等事例不胜枚举。有的则隐显难分,就得看用什么样的尺度了,如元代的高峰原妙,中本明本师徒二人,说隐似显,说显似隐,真有点隐显不二...

    20.5 KB
  • 慧律法师僧璨大师最上乘《信心铭

    沉痛殷切地呼吁——佛弟子最茫然的是:法门众多,却不知何处入手。佛弟子最痛心的是:邪说横流、谈玄搞怪、白衣上座、不敬三宝,背离正知见的佛教乱象。当您以欢喜信受之心,看完这套三祖僧璨大师最上乘《信心铭》诚挚地祝福您:找到究竟的佛心、修行的指南、见性的关键、本具的摩尼至宝,更能以般若真如清净心,与六字洪名念念相应,掌握老实念佛的诀窍。在每一个当下,心归极乐,品尝法的喜悦。生命因分享而丰盛,慧命因实践...

    349 KB
  • 三祖僧灿大师最上乘《信心铭

    三祖僧灿大师最上乘《信心铭》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违顺相争,是为心病。不识元旨,徒劳念静。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止动归止,止更弥动。唯滞两边,宁知一种。一种不通,两处失功。遣有没有,从空背空。多言多虑,转不相应。绝言绝虑,无处不通。归根得旨,随照失宗。须臾返照,胜却前空。前空转变...

    28.5 KB
  • 信心铭》释义◎慧广法师

    信心铭》释义◎慧广法师禅宗三祖僧璨的《信心铭》,在禅宗史上,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古有禅师教人,每晨诵《信心铭》,把《信心铭》当作早课来诵。《信心铭》,表达了传统禅宗的修行理念与方法,提示了禅门「不二」(一亦不守)的修持。阅读之下,令人有一种「原来如是」的感受,觉得轻松、舒适。禅宗的这种修行理念,其实,便是般若的意境,也是佛门最高的修行方法。在一般的修行方法中,总是有取有舍、有是有非。从事这些...

    31.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