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史研宄需要精准“点穴”:师法方汉奇教授研习中国新闻教育史之悟作者:李建新作者简介:李建新,上海大学新闻传播系教授期刊名称.•《新闻春秋》复印期号:2017年01期新闻史是历史的科学!这是方汉奇教授的一篇研究新闻史的论文,也是他对新闻史及新闻史研究的一个精准判断。文章认为:历史研究,从来都是为现实服务的,我们之所以研究新闻史,目的是为了总结好新闻事业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更好地为现实服务[1]。事实上,中...
1.“朝报”(附开元杂报)---唐孙樵《读“开元杂报”》中,记载的开元时期一种每天条布于宫门外的朝政简讯的的载体。每天公开发布,内容完全是宫廷新闻,作为中央政府公开发布宫廷新闻的工具,直接向民众宣布,时效迅速。无固定名称,后唐和宋代方称之为“朝报”,该传播工具没有随王朝覆灭而消亡,宋朝报和明清宫门抄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唐朝政简报的继续。2.进奏院状---一种上行官文书,是进奏官专门提供给节度使本人阅读的情况...
2017考研已经拉开序幕,很多考生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考研复习资料。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准备了【新闻学考研知识点讲解和习题】,希望可以助考生一臂之力。同时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考研集训营、专业课辅导、精品网课、vip1对1等课程,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32.《清议报》——1898年横滨,政变后保皇会在海外办的第一个机关报,梁启超,旬刊。办报宗旨:“专以主持清议、开...
如何增加中国新闻史教学的附加值摘要本文认为,增加中国新闻史教学的“附加值”、提高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是改变中国新闻史教学长期困顿的有益尝试,关键词中国新闻史教学附加值G206文献标识码A在当今中国新闻传媒业迅猛发展以及业界对新闻专业毕业生“职业化”呼声日胜一日的情势之下,高校新闻专业新闻史教学日益“边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中国新闻史的教学尤其如此。那么,中国新闻史教学应该如何突困?笔者认为,以增加...
中国新闻史考研复习(大题)7主观题1、分别评述《察世俗每月统纪传》、《万国公报》、《申报》等出名报刊的创办经过,根本内容、性质与特点答:《察世俗每月统纪传》(1)创办经过:最早来华办报的是传教士马礼逊,1807年9月到达广州,成为第一个来华的基督教新教传教士。1813年,米怜受伦敦布道会派遣来华,辅助马礼逊。1814年初,米怜前往南洋群岛地区散发《新约》中译本。1814年冬返回广州,建立在马六甲设立对华传...
从《中国近代报刊史》谈新闻史探究视角《中国近代报刊史》的价值与特点1927年11月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出版,这被公认为我国新闻史系统研究的开端,标志着我国新闻史研究由零碎的探索阶段走上了系统化研究的道路,成为在很长时间里无人超越的高峰。直到半个世纪之后,方汉奇的《中国近代报刊史》问世,标志着中国新闻史研究攀上了新的高峰。1978年夏,方汉奇开始了《中国近代报刊史》的写作,到1981年该书由山西...
《中国新闻史》教学改革探析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国新闻史》教学的历史、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创新以彰显专业特色和培养思辩型新闻人才等。关键词《中国新闻史》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一、《中国新闻史》教学的历史回顾与现状《中国新闻史》教学的历史渊源,可以一直追溯到192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创办报学系之时设立的《新闻学历史与原理》课程,当时正是中国新闻史教学的初创时期,在随...
试论中国新闻史研究的范式演变——以?大公报?研究为例李彬关键词:革命范式现代化范式民族-国家范式新闻史研究大公报┊阅读:741次┊李彬杨芳[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公报?研究的梳理与分析,提炼出中国新闻史研究中的三种“范式〞,即革命范式、现代化范式和民族-国家范式,并探讨了三种范式的缘起背景、开展过程和总体取向。[关键词]革命范式现代化范式民族-国家范式新闻史研究?大公报?作为“中国新闻史上寿命最长、...
《中国新闻史》笔记重点名词解释答题要点分析※名词解释(或简述)。考察范围一般为重点报刊、新闻界主要人物、重要新闻事件、名作、名篇等,答题六七句即可。(一)关于报刊:首先,要回答出对新闻媒介要评价、归类、基本定性、特点、如:第一的报纸,某政党报纸。第二,何年何地出版(一句话即可)。第三,主办者、负责人、或是由某政党、团体创办。第四,办报宗旨、宣传内容、特色(高度概括,三四句)。(二)关于人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