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心颗粒治疗常见心律失常30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辅助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3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律失常治疗,治疗组加用稳心颗粒,对照组未加用稳心颗粒。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辅助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关键词】心律失常稳心颗粒离子通道调节作用【】R259【文献标识码】...
稳心颗粒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效果评价王晶(吉林省松原市中心医院138001)【摘要】目的了解稳心颗粒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其中对照组予以单纯胺碘酮治疗,实验组施以稳心颗粒+胺碘酮联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4.87%)明显优于对照组(79.49%),差异具有显箸统计学意义(PV0.05)。结论...
研究乙胺碘咲酮在心律失常中治疗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乙胺碘咲酮临床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情况分析。方法对我院收集的相关病例进行随机筛选,以期前收缩为主的心律失常患者采用乙胺碘咲酮治疗,观察和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经治疗后,160例以期前收缩为主的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9%,治疗后血压、心率等情况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❷0.05)。有1例患者在用药...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62例临床效果研究【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对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期间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共62例,随机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在针对原发病用药的基础上加以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用治疗,对照组在针对原发病用药基础上仅给予胺碘酮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共22例,好转共7例,无效...
普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18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普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5例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毛花苷丙静脉注射,观察组给予普萘洛尔(β受体阻滞剂)静脉注射。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8%,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88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室率...
基层医院护士对心律失常认知调查及研究[关键词]心律失常;护士;护理质量:R541.7文献标识码:B:1009_816X(2008)03_0213_02心律失常指心脏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激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1]。目前在临床工作中,心电监护已成为医护人员观察病情的重要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而护士是心电监护的直接观察和记录者,也经常接触心电图诊断报告。为了解目前基层医院临床护士对常见心律失常和恶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识...
冠心病心律失常应用稳心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探(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苏常州213000)【摘要】目的:针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讨论实施稳心颗粒联合辛伐他汀的治疗效果,为口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2月〜2015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140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针对对照组患者,应用稳心颗粒治疗;针对观察组患者,应用稳心颗粒联合辛伐他...
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急诊治疗的临床分析周建新(广丙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丙柳州545006)【摘要】目的:分析研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通过胺碘酮急诊治疗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2月到2015年1月急诊收治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资料88例实施回顾性分析,88例患者全部实施胺碘酮治疗,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88例患者快速心律失常治疗有效率为87.5%,其中总有效率最高为房颤95.0%,...
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临床意义研究李阳(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430030)【摘要】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10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7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性心电图检查形式,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形式,对动态心电图诊断意义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房...
81例非心脏病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刘香莲(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IX人民医院021000}【摘要】目的探讨非心脏病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2011年5月〜2013年5月非心脏病性心律失常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1例非心脏病性心律失常患者中78例心律失常缓解直至完全消失,1例因原有疾病治疗效果不佳而心律失常加重,2例心律失常未缓解而自动出院;所有非心脏病性心律失常患者中原有疾病为:甲亢33例,颈椎病31例,心脏神经官能...
55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护理雷文秀郭雅茹(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保健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R473.5【文献标识码】B【】1672-5085(2013)03-0260-01【摘要】木文通过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以探讨护理方法和效果。得出结论,护士不仅要熟练掌握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心肌酶学改变,急性期的心电图特征,还要有过硬的专科护理知识和抢救技能,这样会大大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关键词】...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方法:将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中,对照组服用美托洛尔每次25mg,每日2次,八周为一个疗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步长稳心颗粒一次一袋,每日3次,八周为1个疗程。结果: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心律失常发作明显减少,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组有效...
STEMI再灌注心律失常临床疗效研究王迎军(博兴县中医医院256500)【】R541.7【文献标识码】A【】1672-5085(2012)28-0149-02【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STEMI)尿激酶静脉溶栓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临床特点。方法釆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STEMI患者158例,分析再灌注和未再通组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和转归。结果158例再灌注101例,再灌注率为63.9%,溶栓后2小时内RA出现71例,其中室性心律失常58例,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传导...
46例胎儿心律失常诊断及治疗分析曾慧琳1王巧玲2(1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516001;2惠阳区妇幼保健院516001)【摘要】目的探讨研宄胎儿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对胎儿心律失常诊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9年10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胎儿心律失常孕妇46例作为木次实验的研究对象,观察胎儿心律失常的表现,总结临床诊治方法,并观察治疗结果。结果46例胎儿心律失常中包括:胎儿心动过速4例,心动过缓7例,不规则胎儿心律35...
社区老年人颈椎病性心律失常临床特点分析摘要:目的:探索社区老年人颈椎病所致心律失常临床特点,为社区医生对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提供另一种思路。方法:采用多年收集的社区病例进行系统的颈椎病治疗,与单纯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所研究对象中经颈椎病缓解症状治疗后52.17%的患者心电图趋于正常,短期内复发患者4例。结论:对来社区就诊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效果不佳的老年患者,应考虑是否存在...
山东省心律失常介入诊疗质控汇报山东省心律失常介入诊疗质控报告2022年射频例数全省射频例数:2022年统计:开展射频医院89家,2761例2022年统计:开展射频医院90家,3563例增长率292022年房颤例数全省射频例数:2022年统计:开展医院20家,271例2022年统计:开展医院29家,443例例数增长率63前二十家医院射频例数机构名称2022年2022年2022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330341456山东省立医院216310363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14527...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分析段季功【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成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给,1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86%(39/42)高于对照组76.19%(32/42)(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伴...
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探究进展【摘要】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以心率减慢为特点的临床常见病,一般起病隐匿,病程进展较缓慢。近年来,中医药针对此类病症中心病理环节,审证求因,病证结合,整体论治,具有显著临床疗效,且毒副作用小,长期依从性好,表现出一定优势。根据相关文献报道,笔者从本病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古方应用、自拟方及中成药治疗等方面进行介绍,兹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关键词】缓慢性心律失常;心悸;中医药...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心肌梗死合并心衰、心律失常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了心内科1例心肌梗死合并心衰、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并对该病例进行分析与干预。结果:患者口服胺碘酮长达5月余,出现甲减、肺纤维化、肝脏毒性。药师由于胺碘酮半衰期长达长达40-55天,达稳态浓度需1个月,淸除较慢,易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长期口服出现不良反应,消失的时间较长。推荐临床在使用该药时告知患者服用第1年应3个...
2008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专题组一、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和用法药物一直是防治快速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奎尼丁应用已近百年,普鲁卡因胺应用也有50年历史。60年代,利多卡因在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到80年代,普罗帕酮、氟卡尼等药物的应用,使Ⅰ类药物发展到了顶峰。90年代初,CAST结果公布[2],人们注意到在心肌梗死后伴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