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心血管内科治疗急性心肌梗临床效果【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患者采用注射用尿激酶治疗的效果。方法:针对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200例实施β阻滞剂、地尔硫卓或维拉帕米等常规药物的治疗基础上,给患者实施注射用尿激酶治疗心肌梗死疾病,治疗周期为2个周,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身体各项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200例患者治疗显效192例,有效率96%。结论:心血管内科治疗急性心肌梗...
碎裂QRS波对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碎裂QRS波对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陈旧性下壁心梗死心电图,根据碎裂QRS波和病理性Q波情况分为三组,分别为fQRS波组、病理性Q波组和fQRS波结合病理性Q波组。统计分析三种方法对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鉴别诊断的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病理性Q波方法的特异性高但敏感性低,fQRS联合病理性Q波...
浅谈心肌梗死的临床监护与健康教育【】R688【文献标识码】A【】1005-0515(2011)06-0145-01急性心肌梗死是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它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持久的缺血而发生的局部坏死,其病情险恶。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等表现,如果治疗护理不及时,就很可能导致心律失常、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等严重情况。目前对于急性心肌梗死问题的解决,除了早期的及时诊断和合...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方法5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早期诊断、积极救治、合理治疗,有效护理,并做好康复期及出院指导,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对患者出院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5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52例抢救成功,出院后生活自理,5例住院期间死亡,其中2例心源性休克死亡,2例室颤死亡,1例出院后2周心脏骤停死亡。救治成功率为91.2%。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早期诊断、...
60例硝酸酯类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岳乐(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163001)【摘要】目的探讨硝酸酯类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2010年9月〜2012年8月期间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入院时间和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结果用硝酸酯类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治疗组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总有效率73.9%。治疗后动脉收缩压降低,高血压患者动脉收缩压降低、心率增加...
69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徐雪(黑龙江省迎春林业地区人民医院158403)【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系统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69例病例中顺利出院62例,死亡7例。结论积极的抢救和有效的护理和健康指导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护理【】RC【文献标识码】B【】1672-5085(2013)43-0202-02...
5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体会王慧斌谷红涛唐海燕孙杰(大庆油田总院黑龙江大庆163001)【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对50例60岁以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高,50例中痊愈33例,加重自动出院15例,死亡2例。结论: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一旦诊断明确,应进入冠心病监测病房,连续H夜监测。【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老年;临床分析;治疗...
[经典]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探讨[摘要]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并与同期随机抽取的40例老年AMI患者进行对比。结果:青年组中,男性、大量吸烟、酗酒、心血管家族史、精神压力大等诱因为主要发病危险因素(P〈0.05),胸痛症状典型(P〈0・01),冠脉病变以单支为主(P<0.05),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低(P〈0....
探讨人性化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73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随机分为护理组87例与对照组8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应的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心绞痛发作频率、治疗依从性、治疗时间、健康知识...
家兔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颤动模型制作#卢俊宇1,3,谢露2,陈蒙华1**(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院ICU;510152025303540452.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教研室;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摘要:目的:探索建立家兔心肌梗死后心室颤动(简称室颤)模型,验证在缺血条件下应用交流电刺激是否增加持续性室颤的发生率。方法:选取健康家兔36只,随机分为缺血组(开胸结扎冠脉)、非缺血组(开胸不结扎冠脉)和对照组(不开...
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比较单爽1阚鸿雁2(1凌源市中心医院循环内科辽宁凌源122500)(2凌源市中心医院ICU辽宁凌源122500)【摘要】目的观察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将112例AMI病人随机分两组。瑞替普酶组56例,给予瑞替普酶20单位,分两次,每次10单位,间隔30分钟静脉推注;尿激酶组56例,给予尿激酶150万单位溶栓,30分钟内静点完成,两组均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
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比较单爽1阚鸿雁2(1凌源市中心医院循环内科辽宁凌源122500)(2凌源市中心医院ICU辽宁凌源122500)【摘要】目的观察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将112例AMI病人随机分两组。瑞替普酶组56例,给予瑞替普酶20单位,分两次,每次10单位,间隔30分钟静脉推注;尿激酶组56例,给予尿激酶150万单位溶栓,30分钟内静点完成,两组均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和肝素钠治疗结果两组组间的t-PA、PA1、血管再通率、CK-MB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尿激酶溶栓时间越早,再通率越高,是一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的措施【关键词】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分析R586.1+1A12...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研究---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布合丽其木.斯麦提喀什地区维吾尔医医院邮编844000摘要:目的研究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现状。方法选择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到医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30例,并且根据心电图结果有或无ST段抬高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并且两组的患者在病种、病情程度等方面...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张玲莉【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的日益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上升,随之带来的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也是多样化,急性化的。现如今,心肌梗死对大家来讲已经不再是陌生的的名词了,它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身边。中老年人是高发人群,现在也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压力大,经常熬夜等都会引起心肌梗死的发生,给人们的身心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与折磨。患者不仅要配合医生的治疗,还...
对78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处理体会徐华(云南省澜沧县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665699)【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措施和方法,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我院门诊急诊科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患者,经急诊抢救后,病情稳定67例,抢救成功率85.9%;抢救无效死亡例,死亡率14.1%;结论对急性心梗患者及时开通医院“绿色通道”,有效提高病患获救率;同时给予患者早期溶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