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慢性稳泄性心绞痛诊断治疗指南解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高润霖我国口己制订的第一个“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发表了。这个指南是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组成的专家组,在收集循证医学证据的慕础上渗考国外广泛应用的指南,如美国心脏病学院/美国心脏协会(AH/VACC)指南和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等,结合我国实际悄况,历时「年多时...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后获得的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一2012年12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对患者实施常规治疗+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并且配合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完成治疗与护理后获得的效果表现。结果:对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最终成功提高了对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论:针对...
中西医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王伟杰山东省诸城市舜王卫牛院山东诸城262233【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0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中西医结合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法。12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12月后病情均有所好转,但实验组的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结论...
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的效果观察胥广华【摘要】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患者,由计算机编号,按照单双数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维持时间、总ST段降低情况、24h心肌缺血时间及血压水平。结果观察...
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的临床护理研刘成萍(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宜昌443000)【摘要】目的:探索非ST段与不稳定心绞痛临床护理给患者带來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86例非ST段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并把他们随机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结合综合护理措施,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予以观察与对比。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出现率比对照组明显要低,护理满意度与治疗效...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变化及临床意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变化及临床意义[摘耍]0的探讨B型利钠肽水平与心绞痛分型、冠状动脉累及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方法选择患者66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6例,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20例,对照组20例。所有这些病人均予以冠状动脉造影、心脏超声、运动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的检查,治疗前后分别测量病人血中B型利钠肽浓度。结果B型利钠肽的水平...
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杨婧杨婧(辽宁省阜新市第2人民医院心内科123000)【关键词】阿托伐他汀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5-0164-01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具有独特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预后。如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死,现将我院2010年5月-2012年8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ICD-10:I20.0/20.1/20.9)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ICD-9-CM-3:36.06/36.07)(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不稳定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7年AC...
洛阳医专学报.2002.20(10:62-63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绞痛60例疗效观察王志波,胡俊兴,徐胜国摘要: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在心绞痛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心绞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90例,疗程1月,设定疗效判定标准,疗程前后并做血液粘度改善程度的对比。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改善亦较对照组明显。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作为防治心绞痛主要用药,而且对合并有心脑血管病者疗效明显...
第1页共7页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摘要】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导致发生。其主要临床特点为发作时间短,性质为压榨性疼痛,常好发于胸骨后疼痛,可呈放射状至左上肢及心前区,主要导致发病的因素为劳累过度或情绪激动过渡时,发病时间多表现为持续数分钟,在休息或是舌下含服硝酸酯制剂,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可消失或是缓解。【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心绞痛;治疗方法【】R541.4【文献标识码】B...
第1页共14页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本文就头降げ蔚瓮柚瘟乒谛牟⌒慕释吹牧俅残Ч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3~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就诊顺序随机编入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消心痛口服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再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比较分析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心电图改善情...
第1页共8页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与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机制和效果。方法:在常规应用抗心绞痛药物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结果:显效36例,占75%;有效10例,占20.8%;无效2例,占4.2%。总有效率为95.8%(46例)。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低分子肝素[]R541[文献标识码]C[]1673-7210(2008)05(a)-185-02除劳力型心绞痛以外的缺血性...
【关键词】心绞痛,不稳定型;心肌缺血通心络胶囊临床医学论文•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通心络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治疗周后分别应用Holter检测心肌缺血总负荷(TIB),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的发作频率、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
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的病人100例,随机分为两组。益心舒组应用益心舒胶囊治疗,常规组除不应用益心舒外,其余治疗方案与益心舒组一致。观察两组住院期间的临床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益心舒组可显著减轻冠心病病人的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发作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心...
老年高血压合并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肖斌杨成林【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合并心绞痛患者存在哪些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00例医院接收的老年高血压合并心绞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选取100例医院接收的老年心绞痛不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为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检查和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生率、血清hs-CRP为以及CAS评分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研究【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0)07-0076-01【摘要】低分子肝素钙、辛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改善心绞痛临床症状。【关键词】低分子肝素;辛伐他汀;不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A)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种临床心绞痛综合征[1]。患者往往起病急,病情多变,拖延治疗或治疗不当即可迅速发展...
西医疗法与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心绞痛发作次数的分析刁小英【摘要】目的:比较西医疗法与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心绞痛发作次数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接诊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纳入本次试验,入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8月至2018年4月,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分别采取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和常规西医治疗,就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情况、血液流变...
胃食管反流病误诊为心绞痛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胃食管返流病的发病机制和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3例酷似心绞痛的胃食管返流病患者,应用奥美拉唑等治疗临床效果。结果:临床治愈10例,显效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100%。结论:胃食管返流病的发病机制与抗返流机制减弱和返流物对黏膜的攻击作用有关,在临床上做好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心绞痛[中图分类号]R5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以期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将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心绞痛改善情况、心电图变化、服药不良反应等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改善情况和心电图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